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高校一道诚信题答案大不同 雨伞回不来超市无坏账
2013-04-28   来源:博尔塔拉农批网  作者:噩梦之王   字体:【 】  浏览:87次   评论:0

华农200把“诚信雨伞”,自取自还两月仅剩两把;同性质的“诚信超市”,账面反而多收了52.7元——

图为:摆放在华农第三教学楼的“诚信雨伞”和“诚信超市”

“下一场雨就少十几把雨伞,诚信就真的这么不值钱?”两个月前,华中农业大学投放了200把靠学生自觉取还的“诚信雨伞”,现在只剩下两把,这让“诚信雨伞”管理员胡汉章很难过。

而就在“诚信雨伞”的旁边,是该校的“诚信超市”(本报曾报道)。这个超市没有收银员,学生购物自行投币,还可赊账。超市运营1年多来,少有“坏账”发生,截至上周,账面反而比实际货款多收了52.7元。

同样是靠诚信维系的项目,缘何出现厚此薄彼的情况?记者进行了一番探访。

“诚信雨伞”项目无以为继

今年2月,华中物业在第三教学楼投放了200把雨伞,初衷是让忘带雨伞的学生少淋雨,同时也考验学生的诚信,因此学生借伞无需登记,全靠自觉归还。可现实却没有设想的那么美好,投放2个月来,到目前只剩下2把雨伞(如图)。

“每次雨过天晴,就发现雨伞柜上又空了许多。”管理员胡汉章说,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学生还有借有还,但随着时日增加,归还雨伞的越来越少。有一次,一场暴雨过后两天,雨伞柜空空如也,过了很久才陆续有几个人还伞。

华农教学楼物业服务部办公室主任助理王小姐表示,“诚信雨伞”濒临“破产”,物业正在考虑是否撤销“诚信雨伞”,改做“便民雨伞”——把雨伞放在值班室,今后凡是借雨伞都要到值班室登记。

“诚信超市”多收了52.7元

去年,武汉高校首个“诚信超市”在华农开张,这家没有收银员、顾客自行投币、还可赊账的超市有两个分店,一个在该校荟园主干道,另一个在第三教学楼大厅,主要出售笔芯、橡皮等文具。

“诚信超市”管账的学生杨妮平介绍,超市开张1年多来,每周结算一次,中间只有9周出现亏损,截至上周,账面比实际货款多收了52.7元,这可能是学生付款时没有零钱,宁愿多付也不欠费所致。根据杨妮平透露的数据,应收货款5261.5元,实收5314.2元。

考查诚信还需考虑人性

两个诚信项目,对于同一批学生却考查出不同的“诚意”。对此,两个诚信项目的老顾客、该校学生朱淑娴分析认为,关键是外部环境不一样。她说:“学生到‘诚信超市’购物,会受周围无数双眼晴的监督,出于基本的廉耻心,一般都会付款;而‘诚信雨伞’项目,由于不用即时归还,没有这种外部监督环境,所以出现了很多不诚信的情况。”

“实现诚信的前提和基础是人性。”武汉宏智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周菁表示,“诚信超市”的良好运营,说明大学生的诚信水平是过关了的,出现“诚信雨伞”经营不下去的情况,主要是没有考虑到归还的便捷性,“如果能够在校内多设置几个归还点,便于学生还伞,或许情况会好一些。”来源楚天都市报

Tags:高校一 责任编辑:噩梦之王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习近平: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 [下一篇]阳江农民人均纯收9年增1.4倍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