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4日晚,6名中国留学生在法国葡萄酒产区一处住所中遭当地青年酒后袭击,一名女生被玻璃瓶击伤脸部,伤势严重,正在医院救治。
法国内政部长斥责肇事者此举为“排外行为”。中国驻法国使馆昨日在新闻公报中严厉谴责该暴力攻击事件,要求法方依法惩办肇事者,采取措施确保中国留学生安全。
□事件经过
24岁女生遇袭重伤
法国内政部15日发表新闻公报称,事发地点位于法国西南部吉伦特省南部奥斯唐。事发当晚,3名处于醉酒状态的当地居民对正在住宅中的6名中国留学生发动袭击,一名中国女留学生被一个砸来的玻璃瓶击伤脸部,伤势严重,已被转送到波尔多的医院救治。
据法国媒体报道,遇袭中国学生来自北京奥洛美葡萄酒学院,年龄在22岁至30岁之间,他们今年3月11日到法国,在白塔葡萄酒学院进行为期12个月的深造,所居住的奥斯唐是波尔多南部50公里一个有着1300居民的小城。
14日晚,当地警方曾前往肇事者住地警告其“深夜扰民”,3名酒醉男子误认为是中国邻居告发,在警察走后敲开中国留学生住所的门实施暴力袭击。“当一个中国学生出来开门被袭击后,其他人就想把这些袭击者赶出去,就在这时袭击者中的一人扔出一个酒瓶砸中了那个中国学生的脸”,这批中国留学生的负责人波尔多-吉伦特农业职业培训部门乔治·约瑟德说。
法国媒体报道称,三名袭击者曾因深夜扰民被处理,此次三人喝得极醉,至少有两人闯入中国学生住处。受重伤的女生24岁。
波尔多中国学者与学生联合会主席张文晓曾前往医院探望伤者。据其介绍,受伤女生脸部被香槟酒瓶击中,左侧脸上有四条伤口,现已缝合。医生表示会尽量修复。
奥斯唐镇长说,这些年轻的中国留学生很安静,“他们在这座小城的生活很平和”。
□法方表态
法内政部定性为“排外行为”
法国内政部长瓦尔斯在新闻公报中严厉谴责这起袭击中国留学生事件,称此次袭击事件属于“排外行为”。
瓦尔斯强调,袭击者必须受到法律惩处,并表示全力支持受袭中国留学生的家属。发动袭击的三人中两人已被宪兵羁押。
据报道,肇事者在施暴时使用了“种族主义言论”辱骂受害者。有消息称,肇事者很清楚中国留学生住在哪儿,想对他们进行“种族侮辱”。
当地华人媒体“巴黎观察”主编蔡斯图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到,在欧洲如果说“中国人滚回去”类似的话性质是很严重的,但他个人感觉法国并没有专门针对中国人的“排外”。
“在这种小镇发生袭击很少见”,蔡斯图介绍,法国南部是极右翼势力盘踞的大本营,但法国排外势力主要针对黑人、阿拉伯人,但是针对亚洲人,尤其中国人是极其罕见的。
波尔多中国学者与学生联合会主席张文晓介绍,据其了解,事发前这群法国人曾在楼下吵闹,一个法国老人报了警,这在法国比较正常,但肇事者怀疑是中国人报的警。
张文晓介绍,肇事者与遭袭中国留学生并不认识,此前没有任何的冲突,目前肇事者已被抓到警察局,因这几个中国学生的法语不是特别好,有些事情没有说清楚,现在还未对肇事者具体定罪。
张文晓表示,据其他同学陈述,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偶然的事件。
□中方表态
我驻法使馆进行严厉谴责
中国驻法国使馆昨日发表新闻公报,严厉谴责这起中国留学生遭暴力攻击事件,要求法国有关部门尽快查清案情,依法惩办肇事者,并采取适当措施确保中国留学生安全。
新闻公报说,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和中国驻法国使馆对此事高度关注,使馆已派员前往波尔多进一步了解案情,协助处理有关事宜,看望受伤学生,并转达中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使馆的关心和慰问。
使馆工作人员昨天一早就赴出事地点了解情况。中国驻法国使馆教育处秘书武学民介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打电话要求妥善处理此事。中国驻法国使馆临时代办邓励也提出要求,使馆教育处对此事也非常重视,派两人前往了解情况。
“如果定性是一种排外行为的话,是极其严重的事情”,武学民在前往波尔多途中告诉记者。
这起袭击事件正值波尔多世界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开幕式前夕。该展览会一项研究指出,中国目前是法国第三大红酒市场,预计将于2016年上升成为法国红酒的第二大市场。
□留法学生感受
法国人较友好未感到“被排外”
“一早收到很多问候的信息,亲友们十分关注法国留学生遇袭事件,关心我的安全状况”,针对此事,25岁的留法学生小王发出微博:“据我了解,只是邻居间一般的治安案件,并没有达到国内一些媒体渲染之排华的程度。”
小王昨天告诉本报记者,他在法国北部城市贡比涅已留学两年,并没有感受到排外。法国人总体比较友好,当地治安状况也良好,有数百中国人安居乐业。
对于此事,他从法国新闻网上了解了情况,“据我了解只是偶发事件,是醉酒的邻居滋事”。小王表示,此事并未引起身边的中国留学生恐慌,“基本没什么反应。觉得(遇袭学生)安全意识比较差,轻易给人开门。”
小王提到,尽管在法国的中国游客遭偷盗抢劫不少,但学生还是比较安全的。他个人认为此事达不到“排外”的层面,“即使排外,那个地方是农村地区,可能思想保守,对外国人有偏见,也是正常的。”
19岁的小陈在法国西部城市昂热留学。在法国生活1年多的她昨天告诉本报记者,感觉当地治安非常好,法国人也很友善,并没有“被排外”的感觉。
小陈表示,她并未因此担心自己的安全,“我跟闺蜜一起住,房东夫妇非常友善,外出都会开车载我们到目的地,只要别太晚归,别去偏僻的地方,不安全因素会降到最低”。
小陈认为,此事只是小部分极端分子造成的。
□浪漫法国的另一面
别带大额现金别理搭讪
昨天,一个名为“巴黎治安新闻”的微博发帖寻找遇袭中国留学生及其同学,想了解此次事件“是否是针对中国人还是系统性的排外行为”。该微博建立以来,转发了不少中国网友在法国遇到的偷抢事件,此前还曾总结《法国旅游防抢防盗指南》,一度成为热帖。
该账号负责人正是“巴黎观察”主编蔡斯图,他介绍,这其实是“巴黎八卦新闻”的小号,因收到很多网友被偷抢的报告,“每天差不多有10来条”,所以专门建了这个账号给大家一些安全提醒。
“浪漫法国的另一面。不理陌生人搭讪,出门不带现金。”账号说明如此写道。蔡斯图介绍,治安问题并非最近才发生,也非法国独有,而是因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不好,近10年来欧洲几国都存在这个问题,如罗马、雅典、巴塞罗那等城市,也并非只针对中国人,当地人也会遇到偷盗和抢劫。
蔡斯图指出,遇袭的中国留学生或因年龄小,到法国的时间短,对一些危险性还没足够的认识,但相较而言,像巴黎、马赛这样的大城市相对乱一些,中国游客被偷抢较多。
“出门不要携带大额现金、住宿吃饭应选择安全区域、最好不要夜间出行、不要搭理任何主动搭讪或者求助的陌生人、在地铁上最好不要玩任何手机、公众场合不要大声喧哗,引来窃贼的注意力”,《指南》建议。
中国人在法频遇盗抢
中国驻法使馆领事服务的置顶信息是一则赴法国旅行提醒,介绍了法国常见的作案手段、作案地点,提醒中国公民多加防范。近年,这样的提醒更为频繁地出现在使馆领事服务信息中。以下是去年部分事件:
2012年7月
一名在奥尔良市的中国博士生晚上回家时被四名歹徒抢劫,该同学鼻梁骨折,多处擦伤,同时笔记本电脑、背包被抢走,损失惨重。
2012年6月
两名中国游客在巴黎戴高乐机场候机时,行李被窃贼掉包,丢失护照、现金等物品,损失惨重。
2012年5月
三名中国摄影发烧友车辆后备箱被撬,价值数万元人民币的高档摄影器材失窃。
2012年4月
中国一商务考察团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遭窃,其停在路边的面包车车窗被砸,大胆窃贼偷走了放在车内的手提包,损失惨重。
2012年1月
两名中国游客在乘车赴戴高乐机场,途经法兰西体育场时,被一名骑摩托车歹徒将车窗砸破,一乘客手提包被抢走。
记者商西综合新华社、央广网
(来源:京华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