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去年阳江募集善款6603万元
2013-06-17   来源:唐山农批网  作者:小00   字体:【 】  浏览:51次   评论:0

●核心提示

第三届“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围绕“扶贫济困、奉献爱心”的活动主题,广泛动员抓落实,成效显著,有力促进了我市扶贫开发“双到”任务完成,推动了我市公益慈善事业深入开展,彰显了培养扶贫济困奉献爱心社会新风尚。

截止目前,我市共收到2012年“6•30”扶贫善款6603万元,用于资助贫困户泥砖危房改造1400户;资助改造建设中小学校53所、敬老院15所;资助贫困户子女上学1550人、医疗救助困难群众1600人、救助困难职工450人、解决贫困户饮水问题2580户;扶持修建道路96公里、农田水利设施5公里;建设贫困村村容村貌整治项目48个、文化卫生设施65宗;帮扶贫困村发展农业生产项目、工业生产项目和商贸旅游项目共38个;帮扶发展种植业受益贫困户2950户、发展养殖业受益贫困户2700户。

去年全市募集善款6603万元

去年以来,全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创新形式,组织发动了声势浩大的爱心捐赠、人人奉献爱心“一元捐”等系列扶贫济困募捐活动,广泛开展了扶贫慰问、扶贫认捐和认建活动,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

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踊跃捐款,整个活动行动迅速,范围广泛,参与人数多。去年,全市募捐意向6310万元,实际捐款6603万元,特别是活动中涌现出敏捷集团、广东金世纪实业有限公司、广东冠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阳西县昌利房地产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捐赠先进典型,这些先进典型为扶贫济困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彰显了全市广大干部职工、企业家、热心人士扶贫济困的浓厚热情。

善款投入迅速 社会效益明显

善款的快速投入像一场“及时雨”,发挥了最大社会效益。各地各帮扶单位按照返拨捐赠资金管理使用的要求,快速将市慈善会返拨的扶贫济困捐赠资金重点用于贫困户泥砖危房改造、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村发展扶贫项目,建设养老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敬老院、学校,以及资助贫困户子女上学、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艾滋病致孤致贫家庭救助、困难职工救助等扶贫济困事业。

尤其是市本级资助市直帮扶的30条帮扶村及市养老中心、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圭岗敬老院等一批公益慈善项目,在扶贫捐赠资金的资助下,不仅加快了贫困村扶贫项目和公益慈善项目建设步伐,还提升了贫困村整村扶贫开发的质量,以及提高了公益慈善项目建设的档次和水平。通过捐款的快速投入和带动各级财政资金及社会资金投入,有效地解决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加快了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步伐,为推进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发挥了扶贫济困捐赠资金的最大社会效益。
※page※

善款监管到位 资金运作安全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管好和用好返拨捐款,真正发挥扶贫捐赠资金的效益,全市加强规范扶贫济困捐赠资金的使用管理,努力将“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打造成公开、透明、阳光的品牌。各地各有关单位科学制订捐赠资金使用方案,迅速将捐款投放到贫困地区,并及时公布使用情况,做好信息公开工作,确保资金使用及时、高效,以及公开、公平、公正。同时,为及时发现扶贫济困捐款管理使用存在的缺陷或漏洞,审计、财政、民政、检察等部门切实加强了扶贫济困捐款的监督检查。去年8月至10月,市审计局对2012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捐款募集和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通过审计,提高了捐款的社会公信力和透明度,确保资金安全使用、善款善用。去年8月至9月,市检察院还联合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和市扶贫办对2011年扶贫济困捐赠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有效防止了职务犯罪的发生。

发动各方参与 培育扶贫新风

近年来,我市通过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并与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有效结合,打造了一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促发展、共同富裕、共享成果的扶贫济困爱心平台,拓宽了扶贫济困的社会参与面,探索出一条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社会化新途径。通过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献爱心、搞帮扶,既使被帮扶者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又使帮扶者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升了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在全市营造了扶贫济困、团结互助的社会氛围,培育了扶贫济困的社会新风尚,有力地促进了阳江和谐社会建设。

新一轮扶贫济困活动启动,下一步,我市将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济困活动。各地各帮扶单位到帮扶村开展访贫慰问;立足各系统各单位行业特点,发动专项扶贫活动;开展“一元捐赠、一份爱心”捐赠活动;组织和发动全市公益慈善团体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发动市内外乡贤与爱心人士开展“春晖行动”;组织扶贫济困项目成果回访活动;发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企业开展项目认捐活动。

扶贫济困任重道远

努力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省,在全国首开先河设立扶贫济困日,为消除地区差异,先富帮助后富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

近年来,我市响应省的号召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掀起一轮又一轮扶贫济困热潮,为一大批困难群众雪中送炭。社会的关爱,如同和煦的阳光,温暖着被帮扶者。今年6月30日是第四个“广东扶贫济困日”,又有一批待援之手,将会因此受惠。

扶贫济困是新时期“广东精神”的写照。行善积德,福有攸归;授人玫瑰,手有余香。扶贫济困点燃了被帮扶者的生活希望,让他们迎来崭新生活,也使全社会洋溢互助互爱之风,共创社会和谐。

让贫困户住上安全的房屋,让贫困的孩子们重新回到校园,扶贫济困是一条同舟共济的大船,不会落下一个弱者。同时,扶贫济困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凝聚更多全社会力量参与到扶贫济困工作中来。让我们马上行动起来伸出援手,共创美好明天。

●捐款方式

市、县两级慈善会和红十字会负责捐赠款的接收,未设立慈善会的由当地民政部门负责接收。

阳江市慈善会接收捐款地点:市区新江北路11号阳江市民政局四楼;联系电话:3367700、3367222;开户银行:广发行阳江分行营业部;开户账号:119001516010005082。

阳江市红十字会接收捐款地点:市区东风三路绿苑小区6号8楼;联系电话:3308829、3302883;开户银行:中国银行阳江分行;开户账号:704257760115。 本报记者/杨晏彬

 

 

Tags:江募集 6603万元 责任编辑:小00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农产品也需要用包装来赢得市场 [下一篇]农业部批准发放三个转基因大豆进..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