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广东高招一本补录383个学位无人问津
2013-07-17   来源:滁州农批网  作者:smile   字体:【 】  浏览:44次   评论:0


中大举行的高校招生咨询会上,考生青睐“外地”学府 羊城晚报记者 陈秋明 摄

羊城晚报讯 记者林世宁报道:16日下午,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公布2013第一批本科征集志愿录取结果,约3900名考生如愿入读一本院校,而同时也有383个计划无人问津。缺档高校不少是地处偏远地区,或是农业院校,北京体育大学也意外遭遇零投档。

省内高校生源充足

华南农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等少数几所高校参加了征集志愿,投档过程中,几所高校只有参与文科征集志愿的广州中医药大学出现断档,缺档19人;理科各高校均超额完成征集志愿计划,且投档线基本都超出征集志愿资格线。其中,华农投档线为571分,广工567分,广大569分。此外,上述几所高校均在原招生计划基础上有所扩招,其中华农超额115人,广中医超额50人,广工超额70人,广大超额25人。

省外高校热冷不均

从征集志愿投档情况看,投档线超一本的高分高校都集中在省外,如文科北京交通大学投档线617分,北京工业大学614分;理科湖南大学613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610分等。

与此同时,零投档、断档高校也都基本集中在省外,如文理科分别有12所和26所高校遭遇零投档,这些高校基本集中在东北、西北等偏远地区,如东北石油大学、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等,或校名与农相关,如华中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

今年录取过程中,北京体育大学也意外遭遇零投档,该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运动康复等专业在广东招生,但是由于对专业和学校了解不多,一直没有考生报考。

华农越来越受青睐

华农今年在广东省计划招生7264人,其中文科计划1080人,录取1110人;理科计划5622人,录取4986人,征集志愿降3分录取613人。

从今年的招生情况可以看出,考生对华农这所百年老校认同度越来越高,对农科专业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看中了不少专业的广阔发展前景和就业机会。今年华农理科录取的最高分629分(高出重点线55分)的考生,选择了林学院的园林专业。此外,兽医、兽药、种子工程、农学等农科专业也全部在线上完成了招生计划。


※page※

华工副校长邱学青:高分考生出走未必就是坏事

羊城晚报讯 记者林世宁报道:理科679分的高分考生方素被华南理工大学录取(详见本报昨日报道)引发关注,有人感叹“可惜了”,有人则力挺方素的选择。

方素究竟该选择怎样的大学?有家长感叹:“679分可以读省外比华工更好的学校,太可惜了”,但也有家长赞同方素的选择:“她去名校很可能上不了喜欢的专业,在华工不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还能享受到更好的资源,以后会有更好的前途。”

小周是2011年广东理科状元,现为北京大学大二学生,谈及当年填报志愿的过程,他坦言只考虑过清华、北大和港校,省内的中大、华工根本没进入视野。“省内大学也有专业跟北大、清华不相上下。”小周说,社会上普遍的观点是顶尖学生应该去北大、清华。“其实我认为,如果打算本科毕业就工作的话,可能在广东读书会更好一点,就业后身边都是校友,很容易建立自己的关系网;而如果立志做科研,北大、清华的平台可能会更好一点。”

小周说,其实并非每个高分考生都适合北大、清华的氛围,本来是中学的佼佼者,来到大学才发现身边都是很优秀的人,自己变得很平凡,这种落差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

有高校招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北大、清华的学生虽然入学时都是出类拔萃的,可是本科四年下来并非个个都能成才,“其实有关‘凤尾’‘鸡头’的争论一直都有,老师和家长有义务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邱学青认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高分考生出走省外的现象,“他们去省外、甚至国外的好学校接受教育,然后回来再为广东建设做贡献,这是好事。广东高校应该做的是提升自身实力,争取让更多的优秀考生留在省内。而不是用人为因素让他们留下。”人才培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要急功近利,要注重过程,扎扎实实把过程做好,培养出优秀人才就是必然,不要期望三到五年就成才,眼光要放长远。

邱学青说,省内中山大学的文科、医科,华南理工大学的工科都有优势学科,“虽然华工综合实力排不上国内前列,但建筑、轻工等多个专业全国排名都很靠前,各行各业都能出状元,高校也要做出自己的特色,以此来带动整体实力的提升”。

本文来源羊城晚报



Tags:广东高 383 责任编辑:smile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四川暴雨洪涝灾害启动国家三级救.. [下一篇]垃圾围村篢平南村组织党员群众清理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