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小学生减负规定征求意见引反响 众家长褒贬不一
2013-08-24   来源:东莞农批网  作者:魔虎骑   字体:【 】  浏览:49次   评论:0

小学生减负规定征求意见引强烈反响:有家长担心孩子借口不学习

羊城晚报讯 记者陈晓璇报道:小学不留书面作业,一至三年级不用考试……新学期来临之际,教育部发布《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下大力气治理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消息一出引发强烈反响:厌倦了陪作业的家长称“这是全家人的解放”,也有家长担心“没有作业会成为孩子厌学的借口!”征求意见稿真能成功落地吗?羊城晚报记者23日采访广州部分小学校长和教育专家,他们一致认为“必须有配套政策,否则就是一纸空文”。

家长赞:受够陪作业有望解放了

学生家庭作业繁重一直备受诟病,在喊了多年的“减负”后,有部分小学布置的家庭作业量逐渐减少,有些学校则在设每周“无作业日”,让小学生享受减负的快感,但其实这只是少数人的“幸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很多小学都给学生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学生每天放学回家平均要花两个小时才能完成作业,而更苦逼的是,这两个小时几乎都要家长全程陪伴,甚至孩子做完之后家长还要批改。

女儿在广州某重点小学上三年级的陈女士告诉记者,每天孩子放学回家前,她的手机里就会提前收到老师发来的短信“今天要听写10个英语单词,朗诵5遍古诗,抄写5遍生字”之类。陈女士说,她每天晚上哪里也去不了,只能陪着女儿做这些作业。虽然一肚子怨气,但看到现在陪孩子做作业几乎成了一种“正常”的学习方式,她也只好无奈接受。

“我就不听老师的布置,即使作业做不完也要让孩子按时睡觉。”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家长于女士,对老师布置太多作业很抵触,每天收到老师的作业单,她会和孩子先“过滤”一遍,挑一些认为有必要做的作业来写。“我常常收到老师的批评短信,说我女儿的作业没完成,但我不管那么多。”于女士说,宁愿让女儿看多些有用的课外书,也不想女儿因为作业太多而对读书失去兴趣。

有不少家长还向记者反映,不少小学老师有一“癖好”,就是让学生抄试卷、抄书。“如果学校真的能做到小学不留书面作业,一到三年级不考试,那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种解放”。

家长弹:没作业孩子得理不学习

不过,即使有学校大胆响应减负号召,让小学生告别书面作业,但恐怕也有些家长会“不答应”。

家长肖女士认为,孩子厌学的原因不是因为作业多,很多孩子厌学是因为对学习的内容不懂,吃不透,所以没兴趣。“教师布置作业可以让他们多点接触课文内容,加深印象。”肖女士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孩子再懒,一般还是会去做作业的,但是如果没有作业,要逼着小孩去读书写字就更难了,因为他们永远会有借口说:“老师也没有布置作业,我为什么要学?”不少家长跟肖女士一样,担心没有作业孩子会更加理直气壮地不学习。

家长江女士举了个例子,她有个朋友对孩子属于放养式的,怕孩子做作业累坏了,跟老师说要让他儿子快乐成长,老师只好放手不管。结果现在这个孩子上到初三了,上课睡觉,作业从来不做,写篇一百字左右的文章错别字连篇,他的爸爸后悔得肠子都青了。“作业还是要做的,关键是要把握个度的问题。”江女士说。

至于一至三年级不考试,多数家长也持反对态度。“不考试,那我们更不知孩子学得怎么样了。”家长邓先生谈到,一上四年级可能就得面临“小升初”考试的激烈竞争,如果前三年都没有锻炼考试的技巧和能力,恐怕到时就太晚了。

教育界:评价体系不改有令难行

对于学校校长来说,教育部的减负文件这些年没少收过,不过,教育部这一次的“军规”,在多数小学校长看来有点重了。广州市惠福西路小学校长朱思红表示,以前教育部是提出1-2年级不留作业,这可以接受,但现在是要求整个小学阶段没有作业,这样的“一刀切”并不合理。“学习不可能一些压力和负担都没有,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负担才可以有动力的。如果正常的负担都取消,还如何保证学生学到知识,保证教育质量呢?”

“要减负必须有整个教育体制配套才行。”朱思红说,“现在小升初,你别说差1分,差0.5分排名都可能差好几十位,就有可能上不了好学校,各级的指挥棒都是这样,学校又怎么敢减负呢?此外,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之下,如果家庭作业少了,家长也会到处找练习册子给孩子做,参加补习班。如果学校全部家庭作业都没有,估计更多家长都会转到外面补习机构给孩子加码的。”

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李伟成认为,“军规”要达到效果,需要的不仅是行政命令,还要有各种配套,比如将来的升学、招生、招工等社会评价的体系能否跟得上,如果社会评价体系都没有改,仍然是以分取士,这种禁令就很容易成为一纸空文。
※page※

【同题报道】

教育部拟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

■新快报记者黄婷 实习生鲜垚

广州不少家长直呼不现实,有专家认为减负新规听上去美但操作难

小学生书面家庭作业或全面取消!日前,教育部就学生减负出台《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征求意见,内容涉及小学生入学、分班、考试及家庭作业。其中,拟全面取消小学阶段书面家庭作业的规定,引发网友热议,有人直言“这是向素质教育迈进了一大步,可以尝试”。

然而,在广州,家长们可没这么淡定。昨日,记者采访多位小学生家长,有家长认为取消家庭作业太理想化,与其说是不布置作业,

家长更愿意接受“少布置作业、合理布置作业”。

新规

拟以体验式作业取代家庭作业

在“十条规定”中,教育部对小学生入学、分班、考试及家庭作业等方面都做了明确规定,要求小学以就近入学为原则,编班时则要邀请家长、社区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参加,接受各方监督。同时要求,小学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

规定中,“小学将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最受公众关注。教育部要求,取消书面作业,学校应积极与家长、社会资源单位联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社会设施,组织参加力所能及的手工劳动、农业劳动。

以体验式作业代替书本作业,这也意味着,未来小学生或将实现零作业。

规定出来后,即在网络上引发讨论,有网友认为“这是向素质教育迈进了一大步,可以尝试”。但拿到现实中讨论,对于家长而言,他们的态度却有不同。

家长

最好少布置或合理布置作业

孩子在越秀区某省一级小学上二年级的“兔子”妈妈认为,不给小学生布置作业是理想状态,不具有实际操作性。她透露,孩子马上升入三年级,从前两年的情况来看,学校布置的作业并不算多,回家后基本能在半个小时内完成。

“老师在入学时候就明确说了,一二年级每天都会有少量作业,帮助孩子巩固所学知识,也能让老师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兔子”妈说,不排除个别学校作业量大,但她认为,与其说不布置作业,不如少布置作业、合理布置作业,“比如语文,抄写生字,老师可以让小朋友认真抄一遍,而不是机械式抄十遍,也许效果都是一样的。”

已经开始备战“小升初”的海珠区刘爸认为,一刀切不布置作业太绝对了,而体验式作业无法考量也难实施,当孩子进入六年级后,有升初中的压力,不写作业基本是空谈,“你不写作业,你就要落后,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家长负责任的话,都不会拿孩子的未来冒险。”

各方声音

老师取消作业难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学校到底要不要给孩子留作业?昨日,环市西路小学副校长潘雪梅就教育部“十条规定”接受了记者采访,她坦言对学校而言,不留作业牵一发而动全身,“不留作业,但还要保证学生的知识和技能都达标,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教学调查,这并不是简单的‘加法’或者‘减法’的问题。”

潘校长进一步解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有些记忆性的知识是需要不断重复的,如果不留作业而要求学生保持一定知识和技能水平,这对教师是一种考验,老师将很难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此外,她认为如果学校不布置作业,孩子的课余时间更多了,这势必造成家长盲目为孩子报各种培训班,最后影响的还是孩子。

天河区某小学校长则直接预言,“不留作业”的规定将无疾而终,“‘减负’提了很多年了,但都是治标不治本,学生学习负担重,用行政手段去解决,我认为效果不大。”

专家一刀切要求不布置作业不可取

“小学阶段不留作业,实际上是剥夺了老师的话语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不同学生的学业情况差异很大,一刀切地要求不布置作业不可取。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直言,教育部此次征求意见的“十条规定”,只是听上去很美。

他认为,喊了多年的“减负”都流于形式,是因为我国教育最终以考试,特别是中高考来衡量学生,“如果考试制度不改革,减负最终也只是喊喊而已。”因此,他建议要真正减负,一方面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需要建立新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教育拨款体系,打破择校利益链;另一方面,改革中高考制度,建立多元评价体系,需要推进考试社会化,同时把招生自主权归还给大学。

焦点

小学分班要代表委员监督

有校长担心会造成学生隐私公开

新快报讯昨日,记者还就“十条规定”的分班问题采访部分小学校长。根据规定,学校要按照随机方式对学生和教师实行均衡编班,编班过程要邀请家长、社区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参加,接受各方监督。

“邀请家长、人大代表等参加分班,意义并不大。”环市西路小学副校长潘雪梅向记者透露了他们学校的分班办法,“社区分布、性别均衡、家庭情况等都是分班因素,同一个社区的学生会被分到不同的班级。”她坦言,在编班过程中,会涉及到学生的隐私问题,比如说家庭环境、条件等等,若是拿出来公开供各方参考,这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天河区某小学校长对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学校分班,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对名学校而言,邀请代表很容易,但对其他学校而言,可能会很困难。”

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

1阳光入学。学校要严格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招生不依据任何证书和考级证明。实行信息公开,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利用网站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公开每所小学和初中的招生计划、范围、程序、时间和结果,积极推行统一的网上报名招生。

2均衡编班。按照随机方式对学生和教师实行均衡编班,严禁以各种名目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编班过程要邀请家长、社区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参加,接受各方监督。

3“零起点”教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从“零起点”开展教学,不得拔高教学要求,不得加快教学进度。

4不留作业。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

5规范考试。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从四年级开始,除语文、数学、外语每学期可举行1次全校统一考试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每门课每学期测试不超过2次。考试内容严禁超出课程标准。

6等级评价。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采取“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分级评价。全面取消百分制,避免分分计较。

7一科一辅。教辅材料购买遵循“一科一辅”和家长自愿原则。学校和教师不准向学生推荐、推销任何教辅材料。

8严禁违规补课。学校和教师不得在课余时间、寒暑假、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公办学校和教师不得组织或参与举办“占坑班”及校外文化课补习。

9每天锻炼1小时。

10强化督察。

■意见反馈途径公开征求意见时间截止到8月29日,市民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意见建议:

1.电子邮件:xiaoguanchu@moe.edu.cn ;2.自动传真:010-66097346,010-66097809;3.邮递信件:北京(100816),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学校管理处。

Tags: 责任编辑:魔虎骑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95后迈入大学时代:个性夸张 不失.. [下一篇]臭猪肉肆无忌惮卖到腊味厂 每月20..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