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走进大澳:古渔村?古渔港?古商埠
2013-09-20   来源:资阳农批网  作者:嘉音   字体:【 】  浏览:49次   评论:0

前言:“大澳赚钱大澳花,东平赚钱无回家。去到闸坡由自可,千奇无好去沙扒”。这首漠阳儿女耳熟能详的打油诗,道出了大澳当年的繁华。

历史上的大澳声名显赫,曾入列广东大港之一,史称“六澳之首”,是中国古代南方“海上丝绸之路”必经的重要港口。昔日港口商贸繁盛,与广州的“十三行”相并列,又称“十三行尾”。岁月沧桑,这个曾经的渔村、渔港、商埠繁华褪去,更多时候存在于祖祖辈辈的记忆与口耳相传中。

上个世纪90年代,在市委市政府、阳东县委县政府重视与支持下,人烟渐稀少的大澳开启了一轮开发。一番“淡妆浓抹”后,大澳再成新“阳江十景”之一,它也成为目前省内唯一依旧保持着原始渔家小屋风貌的渔村,“大澳灵寿祠”、“明清一条街”、 “古商会旧址”、“古炮楼”等人文景观也逐渐为省内外游客所熟知。

20多年过去了,乘着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闭幕的东风,静静矗立在南海边的大澳也迎来发展的又一春。在我市高举旅游强市的旗帜下,阳东强力推动东平建设旅游强镇的大背景下,围绕大澳而展开的“古渔村、古渔港、古商埠”主题旅游开发蓄势待发……

古渔港

“海上丝绸之路”必经港口

历史记载,大澳渔村秦时属于南海郡,汉时属合浦郡,史称“六澳之首”,是当年全国十大港口之一。大澳古港水位深、港池较大,属静水区。水上交通便利,当年许多来往香港、澳门、广州、江门、珠海、斗门的商船、捕鱼船,大多会抛锚停泊在大澳塘一带。自唐宋以来,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始发港广州至出口港徐闻,大澳是个必经的避风港和补给港。宋代沉船“南海Ι号”就发现于大澳港附近海域。明代大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时,也曾从此经过。

大澳作为渔港的繁华在鸦片战争爆发发生变化。清王朝被列强用坚船利炮撬开国门,中国沿海的上海、宁波、厦门、福州等港口被迫逐渐对外开放,广州港一口通商的优势不复存在,大澳逐渐走向衰落。此后,曾经为大澳村带来财富与机遇的海洋又展露出其危险的一面,村落数次遭到台风和巨浪侵袭,繁华的街市渐渐沦为废墟。

1 2 3
Tags:古渔村 古渔港 古商埠 责任编辑:嘉音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吉林农大图书馆“学习包厢” 800.. [下一篇]潮州两少年兄弟梦中惨遭割喉双双..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