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多管齐下推进中心镇加快发展
■ 阳江日报记者/胡小升 郭晓琼 通讯员/伍志雄
镇容镇貌焕然一新,商住楼盘拔地而起,特色产业集聚发展……近年来,阳春市吹响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号角,围绕“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要求,重点推进辖区春湾、潭水、合水、岗美等4个中心镇加速发展。目前,这4个中心镇建成区面积共16.7平方公里、人口共9.8万人,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69.1亿元。
扩容提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9月,走进春湾、潭水、合水、岗美等镇,只见镇容镇貌正在悄然改变,街道变亮了,镇区变绿了,环境变美了,商品房增多了,人气更旺了,公园、市场、学校、医院等新的公共服务场所建设方兴未艾。
阳春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动镇区扩容提质,4个中心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工程,增强镇区辐射和承载能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首先是加快镇区道路建设。春湾镇完成了春兰路、迎宾大道、春湾大道等道路建设及绿化亮化工程,完善了春湾中学至春湾大桥1600米路灯工程,全部完成了旧街水泥路面及亮化改造工程。潭水、合水镇对一批道路进行建设及改造,并对主要街道进行绿化亮化。岗美镇完成了春南大道岗美段等路段建设及改造。
健全的公共服务设施是吸引人口向镇区集聚的重要因素之一。春湾镇对中山公园进行了升级改造,岗美镇建成了中心市场、新客运站和群众健身广场等,合水镇建成了文化广场,被国家体育局命名为“全国乡镇体育健身示范工程”。同时,4个中心镇均已完成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任务,各镇的污水处理厂筹备建设工作在稳步推进。合水镇新建中心幼儿园,岗美镇新建岗美医院,春湾镇实施中心卫生院扩建工程。 ※page※
扩权强镇,激活城镇发展活力
扩权强镇是阳春市中心镇建设的另一大亮点。该市加大对中心镇的政策扶持和建设力度,在优先安排用地、财政倾斜、事权下放等方面进行扩权强镇,以人财权改革进一步激活中心镇发展活力。
阳春市从2013年起三年内给予每个中心镇安排不少于150亩的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对落户在中心镇的重点项目或大型建设项目,由阳春市另外安排用地指标。积极实施用地计划指标调整转换政策,对已有用地批文但未实施征地且现状仍为农用地的土地,将该用地指标调整置换到需要发展项目的地块上。中心镇土地整理新增耕地的60%可作为城镇建设用地的折抵指标。同时,该市从2013年起,属中心镇超收部分由市与中心镇按环比计算,中心镇的分成比例不低于60%,保持五年不变。属中心镇的土地出让收入扣除土地储备成本、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等各种提留后的净额,按一定比例返还给中心镇,专项用于相应中心镇的土地开发和城镇建设;镇内收取的基础设施配套费,返还80%给中心镇,专项用于相应中心镇市政卫生管理等方面的支出。
今年6月,阳春市政府下发《通知》,明确将原由市级部门行使的56项行政审批权和16项行政执法权项直接下放或委托下放到各中心镇,赋予中心镇相应的经济类项目核准、备案权和城乡规划、人口计生、就业社保、户籍管理等经济社会管理事项权限。
项目拉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在城镇化过程中,产业集聚是人口迁徙的基本动力。4个中心镇发挥自身优势,培育和壮大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努力形成产业群,通过项目辐射带动形成新的“一镇一业”,镇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春湾镇辖区总人口接近10万,成为全国1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广东省省级中心镇、广东省26个综合改革试点镇之一。目前,落户春湾镇的工业大项目有投资30亿的阳春海螺水泥项目、投资20亿元的华润水泥(阳春)项目。“我们依托这两大项目,实施以产业带动城镇化发展,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致力把春湾打造成为阳春第二城区、北大门城市。”春湾镇委书记黄培新说,两大项目落户当地,在吸纳就业、拉动消费、促进商贸物流业繁荣等方面凸显带动效益。
合水镇则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接受市区辐射,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业、房地产业和特色农业。合水镇委书记范林介绍,目前该镇正在推进多个项目建设,如总投资5亿元的合水酒厂股份重组扩产项目、总投资逾11亿元的金银湖旅游项目、总投资上亿元的新居商贸城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的合水缫丝厂项目等。
此外,潭水镇依托阳春新钢铁项目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钢铁上下游产业、商贸物流业。岗美镇依托温泉度假村旅游项目和承接阳江、阳春市区的地域优势,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商贸流通业和房地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