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国内外专家为海陵岛总体规划修改献言献策
2013-10-08   来源:鞍山农批网  作者:阿婆扶我过马路   字体:【 】  浏览:43次   评论:0

依托资源打造国际旅游生态岛

编者按:近日,我市召开了海陵岛总体规划修改(2007—2020)专家咨询会。来自国内外的10多位著名专家齐聚一堂,畅所欲言,为海陵岛的发展贡献各自的智慧,描绘了海陵岛未来发展的蓝图。本报记者摘取部分专家的精彩观点,与读者分享。

李永洁 (广东省住建厅总规划师)

建立公共交通体系 营造良好旅游氛围

来海陵岛的路上,我的总体感觉还是旅游氛围淡了一些,房地产的广告太多了,让人感觉不到是进入了一个旅游胜地。

我们还是应该加强旅游规划,将房地产烙印转化为旅游资源,在全岛营造浓厚的旅游氛围。海陵岛的基础建设还有待于加强,对于没有私家车的游客而言,环游全岛的旅游交通依然不太便捷。这点上,可以参照瑞士的旅游小火车建立慢行交通体系。

在景观塑造上,我们是不是可以更有创意些,不能止步于海滨浴场。一方面我们可以向内陆延伸,打造特色村落文化,结合农业开发,让四季的植被景观各具特色。另一方面,我们应在海洋旅游开发方面走得更深一点,探索立体的游乐方式。以后海陵岛的游客会越来越多,要注重有机生态系统的建设,开发清洁能源,保住海陵岛的蓝天碧海。

William Deedie(美国著名建筑师)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建立便民配套设施

我从洛杉矶飞了十几个小时到广州,由广州到海陵岛又花了4个小时,作为一个外国人,来海陵岛还是不方便。海陵岛要走向国际化,就必须考虑这个问题:有多少外国人愿意花如此久的时间来这里?

当我想从所住的宾馆去沙滩散步时,我找不到一条便捷的木板小路,而在济州岛,“偶来小路”甚至成为了一道风景。岛上的景观喷泉不少,但好像都只能用来观赏,游客无法融入其中嬉戏玩乐。海陵岛现在拥有豪华的五星宾馆,但并不是所有的游客都能消费得起,是否要考虑建造更多便宜而实用的小旅馆,惠及更多人?

在美国,海滩与居住区之间不仅有可供游客散步的小道,还有专门的商业区,这些都充满着浓郁的地域风情。海陵岛可以在村庄集中的区域设立小型商场,吸引游客上岸消费。国外的海岛都有用于运输游客的大小驳船,这些船既有实用性,又有观赏性,但我在这里还没有发现。
※page※

黄少辉 (中科院广州地理研究所风景旅游规划中心主任)

拓展文化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既然要把海陵岛打造成“国际旅游生态岛”,那么,就要做足“国际”、“旅游”、“生态”、“岛”的文章。

海陵岛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宋文化、疍家文化,这些都是大有可为的。“本土的就是世界的”,本土特色文化就是一块吸引国际游客的磁铁。目前,海陵岛的城市、土地规划和旅游衔接得还不是很紧密,没有一个游客服务中心,这不利于长久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海陵岛的一个优势,要保护好“红、绿、蓝”三色生态,即红树林、山地、海洋。我们要尽早规划统一好“后退红线”,原生态是不可再生的,失去生态就丢掉了根本。海陵岛是岛,而非滨海,因此,我们要打好“岛”这张牌。可以考虑开通“海上绿道”,以码头或港口为依托和东平、北津、沙扒、溪头等地建立海上联系,实现有机对接。

李兵弟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技术委员会主任)

优化组合资源 打造特色旅游

海陵岛不能再搞成建城、建镇模式,要注意空间布局的安排,集中建城,分散置业,置业与资源开发相结合。

政府应对海陵岛的资源尤其是稀有资源进行分析、重组,江苏启东就把长江出海口的资源全部拿回来重组、重新招商,发展速度大为加快。目前,岛上人口已近10万,将来肯定会继续增多,作为旅游胜地的海陵岛究竟能承载多少人口?这个问题要搞清楚。

在深挖特色旅游资源上,我们还大有文章可做。将农村改造与农村游结合起来进行,既可以丰富旅游内容,也能繁荣农村经济。“南海Ⅰ号”完全可以打造成为国际品牌,利用它深厚的宋文化背景,可以拓展为一个完整的文化产业链,例如举办宋词论坛、宋代饮食文化讲座等特色鲜明的活动,提升海陵岛的知名度。

Diang Legge Kemp (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硕士、美国建筑师协会资深会员)

开发山地旅游 关注海上运动

海陵岛总体规划有点晚,但还是可以做很多事。山海一体,是海陵岛的特色,但山地旅游资源开发还尚未起步,山地骑行、远足或者登山观景,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活动。

作为一个帆船手,我发现海陵岛还没有一片安全水体用于相关训练,如果能建设一些体育运动项目,这里将成为海上运动天堂。三亚的成功有其自身的条件,海陵岛应该突出特色,而不是模仿三亚,这里的渔村、渔港以及渔民风俗,对国际游客来说都有着令人着迷的特殊魅力。

我知道到上海昆山酒店的食物原材料都产自其周围农田,海陵岛是不是也可以学习一下,这样能为农民增加一个创收的新渠道。另外,岛上的公共交通体系需要尽早建立起来,应该引入旅游巴士、小火车等慢行交通工具,连接各个旅游点。现在岛上的建筑过于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旅游氛围,我们应该在建筑设计上保留本土特色并融入海洋景观元素。

Tags:国内外 责任编辑:阿婆扶我过马路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阳春特色农业向园区化发展 [下一篇]市政协等单位考察探讨推进扶贫开..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