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志勇在市委六届六次全会上的讲话摘要
回 顾
幸福追赶
2013年,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1040亿元,增长15.3%;人均生产总值达42000元,增长14.7%,在粤东西北地区率先超过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50亿元,达53.7亿元,增长24.5%。
转型升级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40亿元,增长30%。工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由上年40.6%提升到43.9%。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五金刀剪产业总产值397亿元,增长33.5%。
重点项目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5亿元,增长23%,其中60个重点项目投资232.75亿元,增长19%。阳江核电站1号机组和华厦阳西电厂3、4号机组并网发电,世纪青山镍合金精炼扩产、阳春海螺水泥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阳江核电站5、6号机组和云阳高速公路罗阳段等项目顺利开工。
招商引资
新引进翌川镍合金、山河游艇等内外资项目104个,总投资290.4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65亿美元,增长8%。外贸进出口总额23.91亿美元,增长8%。
城乡建设
市区新江东路、金郊路等市政工程完工;城市绿化美化亮化成效显著,住建部拟命名我市为国家园林城市。推进中心镇建设,4个镇、7条村分别创建为省第二批宜居示范城镇和示范村。
深化改革
市级卫生计生、食品药品机构改革和第五轮市、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基本完成,试点地区和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顺利完成。开展农村政经分离改革,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以上行政村实现政经分离。
改善民生
建成启用了两阳中学新校区,组建了市第三中学,整合了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与市高级技工学校。市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动工建设,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现全覆盖。
部 署
今年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1%,农业总产值增长4.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省下达指标范围内。
关键词:
项目建设
安排重点建设项目76个
计划安排重点建设项目76个,总投资2159亿元,年度投资228亿元。安排预备重点项目59个,总投资1429亿元。推动阳江核电站2—6号机组、游艇制造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确保翌川镍合金等项目建成投产。力促地球卫士环保新材料、阳江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尽快动工建设。
——丘志勇在市委六届六次全会上的讲话摘要
回 顾
幸福追赶
2013年,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1040亿元,增长15.3%;人均生产总值达42000元,增长14.7%,在粤东西北地区率先超过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50亿元,达53.7亿元,增长24.5%。
转型升级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40亿元,增长30%。工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由上年40.6%提升到43.9%。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五金刀剪产业总产值397亿元,增长33.5%。
重点项目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5亿元,增长23%,其中60个重点项目投资232.75亿元,增长19%。阳江核电站1号机组和华厦阳西电厂3、4号机组并网发电,世纪青山镍合金精炼扩产、阳春海螺水泥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阳江核电站5、6号机组和云阳高速公路罗阳段等项目顺利开工。
招商引资
新引进翌川镍合金、山河游艇等内外资项目104个,总投资290.4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65亿美元,增长8%。外贸进出口总额23.91亿美元,增长8%。
城乡建设
市区新江东路、金郊路等市政工程完工;城市绿化美化亮化成效显著,住建部拟命名我市为国家园林城市。推进中心镇建设,4个镇、7条村分别创建为省第二批宜居示范城镇和示范村。
深化改革
市级卫生计生、食品药品机构改革和第五轮市、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基本完成,试点地区和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顺利完成。开展农村政经分离改革,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以上行政村实现政经分离。
改善民生
建成启用了两阳中学新校区,组建了市第三中学,整合了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与市高级技工学校。市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动工建设,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现全覆盖。
部 署
今年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1%,农业总产值增长4.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省下达指标范围内。
关键词:
项目建设
安排重点建设项目76个
计划安排重点建设项目76个,总投资2159亿元,年度投资228亿元。安排预备重点项目59个,总投资1429亿元。推动阳江核电站2—6号机组、游艇制造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确保翌川镍合金等项目建成投产。力促地球卫士环保新材料、阳江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尽快动工建设。
关键词:
产业发展
力争新增超10亿元企业2家
力争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企业2家、超50亿元企业1家。以争创国家5A旅游景区为目标,推进海陵岛旅游综合开发,规划建设“南海Ⅰ号”文化景区。着力建设阳东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建10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关键词:
交通建设
加快国道省道路网升级改造
加快阳江港、深茂铁路阳江段、云阳高速公路罗阳段建设。加快国道、省道路网升级改造,启动国道325线北惯至白沙段新建工程,抓好省道277线阳春岗美至海陵大堤段、省道282线阳西新墟高速出口至月亮湾段等规划建设。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加快推进阳东撤县设区
推进阳东撤县设区工作,加快阳东与市区一体化进程。加快滨海新区起步区建设,重点推进洛东大道、四围大道等市政项目,突出抓好港口码头、物流仓储、公共服务平台等设施建设。
关键词:
招商引资
加强与世界500强对接合作
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央企、上市公司、知名民企对接合作,着力引进一批投资额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的项目。扎实开展镍合金、硅基功能材料、金融服务业等十大领域专业招商,注重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延伸完善产业链条。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建10个镇级污水处理场
整治漠阳江沿岸污染源,启动春湾、合水等10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市区城北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和三江河涌治理,加快城南、城北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强固体废物、重金属污染等防治。
关键词:
深化改革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推动市水务集团、市漠阳置业集团等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实现市县两级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在线申办。扩大农村政经分离改革成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关键词:
改善民生
动工建设548套公租房
力争江城等4个县(市、区)提前一年实现教育创强目标。完成市高级技工学校第三期扩建工程。加快市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建设,整体搬迁市卫生学校。动工建设548套公租房,建成500套。完成7701户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任务。整理/黄娟娟 赵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