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之美
文/图 胡天骄
满园金蝶妆,蜂来吻花香。
疑惑篱栏处,谁铺遍地黄?
在陕西省汉阴县漩涡镇有一处山水环绕的清代万亩梯田——凤堰古梯田,被称为陕西最美梯田。从汉阴县城驱车向南,沿盘山公路而上,翻越海拔两千米的凤凰山颠,云雾飘渺,峰回路转,莽莽林海围绕着层层梯田,延绵数十公里,俯仰皆是。春日的凤堰古梯田,漫山遍野都是高低错落的正在盛放的油菜花,金黄色弥漫了整个漩涡古镇的空间。

人勤春早
1、金色田园诗意美
驱车赏玩凤堰梯田最大的妙处就数这沿路的风光了。驶入汉漩公路,感觉就像进入了一条满是金色的山水画廊,一路小河相伴,哗啦啦的溪水或奔腾,或跳跃、或匍匐,在云遮雾罩中流向山下。只见蜿蜒如春螺般的梯田,群环抱着山脊,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大如曲池,小似碎镜,高低错落,形状各异。从高处远眺,梯田的优美曲线一条条、一根根、或平行或交叉,披岚似云塔,叠置像海浪,若舞女婀娜的塔裙。站在山腰放眼,密密麻麻的梯田,就像串串珍珠点缀大地,层层叠叠,在沟沟坎坎中延伸,犹如天梯直上云端,仿佛只要拾级而上,就可登上蓝天。在金色花海的掩映中,飘浮云海的覆盖下,万顷梯田若隐若现,阡陌纵横行云流水,村舍散落其间,袅袅炊烟飘起,农夫悠然劳作,静寂如世外桃源,这动人心魄、流光溢彩的梯田花海,望一眼便足以让人如醉如痴,好一派诗意梦幻的田园长卷。
油菜花铺天盖地,郁郁葱葱。金色的山岗、金色的沟壑、金色的原野、金色的河堤、金色铺设了山山水水,风堰成了金色的世界。那种黄,黄得明晃晃,黄得撩人心扉,黄得歇斯底里,黄到眼睛在离开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看到的还是一片黄。车行路中,我早已被迷倒了,迫不及待地停车拍照。菜花怒放,一朵朵成簇,一簇簇成枝,一枝枝花开,一田田金黄,春色最美如斯。我走入油菜花田,花香瞬间沁人心脾,它仿佛在轻轻诉说,又犹如在欢愉地歌唱,恰似在唤起你美好的回忆,又好像在安抚你烦乱的思绪。春天到乡间观赏油菜花,花迎花送,心情自然会溶入到大自然里,令人心旷神怡。

春之韵
对生活在城市的我来说,亲眼见到油菜花开过了,觉得这个春天才像真的过了一回。如果说油菜花是一种花,那她绝对是属于百花园中的草根一族了。一直以来,油菜都是被当作经济作物来种植,油菜花更不可能走进庭院、公园与名卉花草争奇斗艳。然而,她却默默地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中,与河流山川为伴,无论肥田沃土还是贫瘠坡地都意志顽强地茁壮成长。我喜欢油菜花妖娆而不虚伪、舒展而不张扬之品性,虽然油菜花的花形并不美,单独的一花一朵并没什么可看,但是到了花季,成畦成片的金黄色漫开来,淹没着田野村庄和房屋,晴朗的潮湿空气中似飘满了花粉般质感的微尘,让人领略到花海的万种风情,把你的心情,把你的思绪,把你的梦想,都染得金灿灿的。油菜花的美丽其实是很朴素的,就是一片金黄,以数量取胜,给看惯了奇珍异花的人们以返璞归真的感觉,或是让人想到:啊!原来美丽就是这么简单,而生活也可以这样因为简单而美丽。
2、天人合一生态美
春天是一个梦想的季节,在这万紫千红的春天,徜徉于花的海洋,第一次来到漩涡镇,我瞬间就融入其中。看罢大景,我走入梯田环绕的小村,油菜花像金黄色的绸缎挂在村民的房前屋后,香气沁人心扉,我不由地坐了下来,“姑娘,累了吧?”这家门前坐着夫妇二人正在吃午饭,热情地和我打招呼,男主人自我介绍说,他叫吴明寿,一直居住在这里,门前的田地就是他们耕种的。我问起这片梯田的历史,有多大规模,为何人何时所建?吴老伯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边比划边给我讲了起来,这一片叫堰坪,这是黄龙、中银、东河、堰坪、茨沟五个村的连片梯田,修建于五公里外的凤江两岸山坡上的,是凤江梯田,合起来称为“凤堰梯田” ,总面积有一万多亩。
让我想不到的是,老吴讲话并不是陕西腔,而是操着浓浓的客家口音,看出我的诧异,老吴笑着告诉我,他的祖上吴氏族人,在清初“湖广填陕南”大移民中,是从湖南长沙府善化县迁来汉阴定居的,从乾隆年间始,这片梯田经过十几代人营建,才成现在的规模,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

忘情花海
看着一层层几十级、上百级的梯田,从山脚顺着坡势蜿蜒向上伸展,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梯田常年种植油菜花和水稻,漫山却找不见一座水库。老吴耐心地给我讲了起来,面对高山峡谷的生存空间,老祖宗们不仅带来了南方先进的农业理念和种植方法,还创造、总结出一套垦种梯田的丰富经验。根据不同的地形、土质修堤筑埂,利用“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条件,把终年不断的山泉溪涧,通过水笕沟渠引进梯田。形成了自流灌溉,常年不息的梯田灌溉系统完备。200多年来,这里从没有发生水土流失以及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我不由得感叹,凤堰古梯田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典范。先人们巧妙科学地利用了当地地理、自然和水文条件,创下了北方首开梯田的奇迹,把南方的农耕文明北移,与凤堰当地小气候完美结合,加上顽强精神和劳动智慧,造就了壮美的万亩古梯田。它不仅是目前中国北方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清代梯田,更是湖广移民开发陕南的“活标本”和中国农耕文化的“活化石”。
3、花美人美风味美
我坐在花海里,和他们夫妇二人拉着家常话,感觉就像自己家的亲人一样和蔼可亲,吴老伯问我们吃过饭没有,这一问,我顿觉饥肠咕噜。夫妇俩人二话没说立刻要给我去做饭,还说不知道要来人,没有准备些炒菜,我坚决要求和他们吃一样的饭,老吴夫妇也不推托:“那就一起吃热面皮菜豆腐?让你们尝尝地道的陕南味儿。”
吴阿婆挽起袖子马上开始动手,我饶有兴趣地在旁观看,只见她麻利地舀一勺用浸泡过的大米磨成的米浆,均匀地摊到蒸笼的笼布上,旺火一催,不消两三分钟,热气腾腾、香味四溢的面皮已被翻倒在了案板上,我近前细看,色泽如玉,整张面皮圆圆的如十五的明月。吴阿婆随即在面皮上抹上一层黄澄澄的菜籽油,紧接着只见几刀起落,被切成两指宽的粗条热面皮就放进了大檐瓷碗中。趁着热气,她放入些许煮熟的黄豆芽,调入盐、醋、油泼辣子和姜汁、蒜泥等近二十种调料,一碗拌好的热面皮就放在我面前。我忍不住美味引诱,看一看,黄白互衬,色泽鲜亮;闻一闻,气味芳香,风味独特;吃一吃,软软乎上筷只觉顺从,柔柔乎入口才知劲道。

热面皮
看我吃得喷香,吴老伯兴致勃勃地给我讲起了面皮的来历。据传,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屯兵汉中、汉阴一带,当地没有面食,只吃米饭,久而久之,士兵对生活生厌,诸葛亮看在眼中,急在心中,立即和军需商议解决办法,后在大家集思广益下,把大米磨碎,做成米皮,军士吃后非常高兴,士气大振,这一饮食杰作流传至今。
听着吴老伯的介绍,一碗热面皮不觉被我狼吞虎咽地吃完了,这时顿觉口中浓烈的辣味让人忍不住吸气吐舌,吴阿婆看着我的样子笑着说,轮到它的绝配——菜豆腐登场了。吴老伯在旁边忙活边告诉我,在当地,面皮和菜豆腐稀饭其实是不可以拆开来的,光吃面皮会口辣火烧心,而空腹喝菜豆腐稀饭又嫌太稀,而两样合起来吃,可就相得益彰,或者说简直就是珠联璧合了。
美美地吃着这独具风味的面皮菜豆腐,那个高兴真没法表达。我要给他们饭钱,夫妇二人坚决不要,说我们认识那是缘分,让我好感动。深临美妙的人间仙境,我亲身感悟到了漩涡古梯田的韵味,不仅花香花美,人更美!
赏花攻略
行:自驾行车路线:西安(西康高速)—200公里—安康(十天高速)—50公里—汉阴(汉漩公路)—35公里—漩涡镇凤江梯田。单程约285公里
游:最佳出游时间为三月中下旬至四月初,沿凤江梯田有环形村级水泥公路,道路狭窄,要注意安全。若恰逢当地油菜花节开幕式,会有一定的公路管制。
住:汉阴县城有各种档次宾馆,推荐漩涡、堰坪等赏花区,有农家乐入住。
食:汉阴蒸盆、炕炕馍、酸菜肉夹馍、油炸米饺、菜豆腐热面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