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2日在阳江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阳江市财政局局长 梁文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阳江市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第一部分
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市各级政府和财税部门按照中央、省和市的经济工作部署以及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年度预算,狠抓财源建设,努力增收节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管理监督,财政预算完成情况良好,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据快报统计(以下2013年财政收支数均为快报数),2013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37,000万元,为年度预算508,850万元的105.5%,比上年收入实绩431,221万元增收105,779万元,增长24.5%。加上上级补助收入589,884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收入6,145万元,上年结余(含省批复决算增加数)216,857万元,调入资金15,145万元,全年总计收入1,365,031万元。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135,469万元,比上年支出实绩1,029,023万元增支106,446万元,增长10.3%。加上上解上级支出18,319万元,调出资金2,813万元,债券还本支出7,001万元,全年总计支出1,163,602万元。收支相抵结余201,429万元,减除结转下年的支出198,818万元,净结余2,611万元。
(二)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市本级(含市直、海陵岛试验区、阳江高新区,下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33,905万元,为年度预算226,054万元的103.5%,比上年收入实绩188,383万元增收45,522万元,增长24.2%。加上上级补助收入403,229万元(根据财政部文件要求,2013年市本级反映的上级补助收入为全市合计数,相应在支出方反映对下级补助的合计数,不包括纳入省直管的阳春市数据;支出方反映的上解上级支出也为全市合计数),县(市、区)上解收入21,712万元(含上解省财政的收入),上年结余(含省批复决算增加数)136,715万元,调入资金8,955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收入3,461万元,总计收入807,977万元。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15,724万元,比上年支出实绩305,502万元增支110,222万元,增长3.3%。加上补助县(市、区)支出321,214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8,455万元,调出资金1,291万元,债券还本支出4,521万元,总计支出661,205万元。收支相抵结余146,772万元,减除结转下年的支出144,809万元,净结余1,963万元。
1、市直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13年,市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63,800万元,为年度预算163,280万元的100.3%,比上年收入实绩138,371万元增收25,429万元,增长18.4%。加上上级补助收入403,229万元(根据财政部文件要求,2013年市直财政反映的上级补助收入为全市合计数,相应在支出方反映对下级补助的合计数, 不包括纳入省直管的阳春市数据;支出方反映的上解上级支出也为全市合计数),县(市、区)上解收入32,286万元(含上解省财政的收入),上年结余(含省批复决算增加数)114,546万元,调入资金8,955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收入3,461万元,总计收入726,277万元。市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21,462万元,比上年支出实绩228,187万元减支6,725万元,下降2.9%。加上补助县(市、区)支出350,043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8,455万元,调出资金985万元,债券还本支出4,521万元,总计支出595,466万元。收支相抵结余130,811万元,减除结转下年的支出130,273万元,净结余538万元。
剔除省财政补助县(市、区)的收入和县(市、区)上解省财政的支出,2013年市直的收支完成数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63,800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06,155万元,县(市、区)上解收入26,370万元,上年结余(含省批复决算增加数)114,546万元,调入资金8,955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收入3,461万元,总计收入423,287万元。市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21,462万元,加上补助县(市、区)支出52,96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2,539万元,调出资金985万元,债券还本支出4,521万元,总计支出292,476万元。收支相抵结余130,811万元,减除结转下年的支出130,273万元,净结余538万元。
2、海陵岛试验区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13年,海陵岛试验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7,028万元,为年度预算34,182万元的108.3%,比上年收入实绩28,018万元增收9,010万元,增长32.2%。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6,420万元,上年结余(含省批复决算增加数)8,696万元,总计收入62,144万元。海陵岛试验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7,252万元,比上年支出实绩39,988万元增支7,264万元,增长18.2%。加上调出资金175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644万元,总计支出52,071万元。收支相抵结余10,073万元,减除结转下年的支出10,005万元,净结余68万元。
3、阳江高新区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13年,阳江高新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3,077万元,为年度预算28,592万元的115.7%,比上年收入实绩21,994万元增收11,083万元,增长50.4%。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2,409万元,上年结余(含省批复决算增加数)13,473万元,总计收入58,959万元。阳江高新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7,010万元,比上年支出实绩37,327万元增支9,683万元,增长25.9%。加上调出资金131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930万元,总计支出53,071万元。收支相抵结余5,888万元,减除结转下年的支出4,531万元,净结余1,357万元。
二、201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一)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据快报统计,2013年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46,953万元,加上上级基金补助收入41,162万元,上年结余31,309万元,调入资金2,857万元,省对直管县专项补助2,740万元,全年总计收入325,021万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78,270万元,加上调出资金7,001万元,直管县市对省专项上解2,740万元,全年总计支出288,011万元。收支相抵结余37,010万元。
(二)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市本级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22,711万元,加上上级基金补助收入7,394万元,下级上解收入1,054万元,上年结余18,220万元,调入资金1,335万元,总计收入150,714万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16,421万元,加上补助县(市、区)支出6,548万元,调出资金7,001万元,直管县市对省专项上解2,740万元,总计支出132,710万元。收支相抵结余18,004万元。
1、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2013年,市直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83,721万元,加上上级基金补助收入7,137万元,县(市、区)上解收入5,788万元,上年结余14,559万元,调入资金1,029万元,总计收入112,234万元。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7,020万元,加上补助县(市、区)支出7,664万元,直管县市对省专项上解2,740万元,调出资金7,001万元,总计支出94,425万元。收支相抵结余17,809万元。
2、海陵岛试验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2013年,海陵岛试验区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9,021万元,加上上级基金补助收入438万元,上年结余3,655万元,调入资金175万元,总计收入23,289万元。海陵岛试验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2,974万元,上解支出126万元。收支相抵结余189万元。
3、阳江高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2013年,阳江高新区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9,969万元,加上上级基金补助收入935万元,上年结余6万元,调入资金131万元,总计收入21,041万元。阳江高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6,427万元,上解支出4,608万元。收支相抵结余6万元。
三、2013年预算执行的重点工作
(一)以增收节支为抓手,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1、收入规模实现新突破,县域发展跃上新台阶。2013年,由于全国经济增速放缓和受各种减税政策的不利影响以及我市税源偏紧的现状,我市财政收入增收困难。全市各级政府和财税部门经受住重重考验,千方百计组织收入工作,通过坚决执行财税联席会议制度、深挖增收潜力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圆满完成了全年预算收入任务目标,实现了全市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2013年我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再创新高,突破50亿元大关,达53.7亿元,比上年增收10.6亿元,增长24.5%,增速在全省地级以上市中排名第二,五年来我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连续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同时,县(市、区)财政收入也有新的突破,实现“双破十”、“双破五”,阳东县、阳春市财政收入超10亿元,阳西县、江城区收入超5亿元。县(市、区)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平均增长达27.4%,对全市财政收入实现快速增长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
2、注重源头管控,强化支出管理。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精神,在合理安排财政支出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差旅费、会议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经费、因公出国(境)经费等管理,切实将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有关规定落实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中,严格预算约束。2013年市直部门会议活动经费、公务接待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累计同比下降8%。牢固树立绩效意识,优化财政资源配置,集中财力办大事,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
(二)以转型升级为主线,推进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区扩容提质。一是构建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向金融机构融资5亿元,用于滨海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BT、BOT等方式引进民间资本2.3亿元,用于两阳中学新校区建设和马南河雨污分流工程建设。二是推进市城投公司第一期10亿元企业债券于2013年9月正式发行,并制定了《关于加强我市企业债券资金监督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加强企业债券资金管理、使用和债务风险防范,更好地发挥政府融资平台对我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作用。
2、继续推进扩大内需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建设。2013年争取到扩大内需新增中央投资项目25个,资金13,509万元;争取到地方政府债券资金6,145万元,用于基础设施项目及民生项目建设。
——2014年1月22日在阳江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阳江市财政局局长 梁文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阳江市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第一部分
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支持下,全市各级政府和财税部门按照中央、省和市的经济工作部署以及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年度预算,狠抓财源建设,努力增收节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管理监督,财政预算完成情况良好,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据快报统计(以下2013年财政收支数均为快报数),2013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37,000万元,为年度预算508,850万元的105.5%,比上年收入实绩431,221万元增收105,779万元,增长24.5%。加上上级补助收入589,884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收入6,145万元,上年结余(含省批复决算增加数)216,857万元,调入资金15,145万元,全年总计收入1,365,031万元。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135,469万元,比上年支出实绩1,029,023万元增支106,446万元,增长10.3%。加上上解上级支出18,319万元,调出资金2,813万元,债券还本支出7,001万元,全年总计支出1,163,602万元。收支相抵结余201,429万元,减除结转下年的支出198,818万元,净结余2,611万元。
(二)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市本级(含市直、海陵岛试验区、阳江高新区,下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33,905万元,为年度预算226,054万元的103.5%,比上年收入实绩188,383万元增收45,522万元,增长24.2%。加上上级补助收入403,229万元(根据财政部文件要求,2013年市本级反映的上级补助收入为全市合计数,相应在支出方反映对下级补助的合计数,不包括纳入省直管的阳春市数据;支出方反映的上解上级支出也为全市合计数),县(市、区)上解收入21,712万元(含上解省财政的收入),上年结余(含省批复决算增加数)136,715万元,调入资金8,955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收入3,461万元,总计收入807,977万元。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15,724万元,比上年支出实绩305,502万元增支110,222万元,增长3.3%。加上补助县(市、区)支出321,214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8,455万元,调出资金1,291万元,债券还本支出4,521万元,总计支出661,205万元。收支相抵结余146,772万元,减除结转下年的支出144,809万元,净结余1,963万元。
1、市直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13年,市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63,800万元,为年度预算163,280万元的100.3%,比上年收入实绩138,371万元增收25,429万元,增长18.4%。加上上级补助收入403,229万元(根据财政部文件要求,2013年市直财政反映的上级补助收入为全市合计数,相应在支出方反映对下级补助的合计数, 不包括纳入省直管的阳春市数据;支出方反映的上解上级支出也为全市合计数),县(市、区)上解收入32,286万元(含上解省财政的收入),上年结余(含省批复决算增加数)114,546万元,调入资金8,955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收入3,461万元,总计收入726,277万元。市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21,462万元,比上年支出实绩228,187万元减支6,725万元,下降2.9%。加上补助县(市、区)支出350,043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8,455万元,调出资金985万元,债券还本支出4,521万元,总计支出595,466万元。收支相抵结余130,811万元,减除结转下年的支出130,273万元,净结余538万元。
剔除省财政补助县(市、区)的收入和县(市、区)上解省财政的支出,2013年市直的收支完成数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63,800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06,155万元,县(市、区)上解收入26,370万元,上年结余(含省批复决算增加数)114,546万元,调入资金8,955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收入3,461万元,总计收入423,287万元。市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21,462万元,加上补助县(市、区)支出52,96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2,539万元,调出资金985万元,债券还本支出4,521万元,总计支出292,476万元。收支相抵结余130,811万元,减除结转下年的支出130,273万元,净结余538万元。
2、海陵岛试验区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13年,海陵岛试验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7,028万元,为年度预算34,182万元的108.3%,比上年收入实绩28,018万元增收9,010万元,增长32.2%。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6,420万元,上年结余(含省批复决算增加数)8,696万元,总计收入62,144万元。海陵岛试验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7,252万元,比上年支出实绩39,988万元增支7,264万元,增长18.2%。加上调出资金175万元,上解上级支出4,644万元,总计支出52,071万元。收支相抵结余10,073万元,减除结转下年的支出10,005万元,净结余68万元。
3、阳江高新区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13年,阳江高新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3,077万元,为年度预算28,592万元的115.7%,比上年收入实绩21,994万元增收11,083万元,增长50.4%。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2,409万元,上年结余(含省批复决算增加数)13,473万元,总计收入58,959万元。阳江高新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7,010万元,比上年支出实绩37,327万元增支9,683万元,增长25.9%。加上调出资金131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930万元,总计支出53,071万元。收支相抵结余5,888万元,减除结转下年的支出4,531万元,净结余1,357万元。
二、201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一)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据快报统计,2013年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46,953万元,加上上级基金补助收入41,162万元,上年结余31,309万元,调入资金2,857万元,省对直管县专项补助2,740万元,全年总计收入325,021万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78,270万元,加上调出资金7,001万元,直管县市对省专项上解2,740万元,全年总计支出288,011万元。收支相抵结余37,010万元。
(二)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市本级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22,711万元,加上上级基金补助收入7,394万元,下级上解收入1,054万元,上年结余18,220万元,调入资金1,335万元,总计收入150,714万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16,421万元,加上补助县(市、区)支出6,548万元,调出资金7,001万元,直管县市对省专项上解2,740万元,总计支出132,710万元。收支相抵结余18,004万元。
1、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2013年,市直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83,721万元,加上上级基金补助收入7,137万元,县(市、区)上解收入5,788万元,上年结余14,559万元,调入资金1,029万元,总计收入112,234万元。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7,020万元,加上补助县(市、区)支出7,664万元,直管县市对省专项上解2,740万元,调出资金7,001万元,总计支出94,425万元。收支相抵结余17,809万元。
2、海陵岛试验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2013年,海陵岛试验区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9,021万元,加上上级基金补助收入438万元,上年结余3,655万元,调入资金175万元,总计收入23,289万元。海陵岛试验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2,974万元,上解支出126万元。收支相抵结余189万元。
3、阳江高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2013年,阳江高新区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9,969万元,加上上级基金补助收入935万元,上年结余6万元,调入资金131万元,总计收入21,041万元。阳江高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6,427万元,上解支出4,608万元。收支相抵结余6万元。
三、2013年预算执行的重点工作
(一)以增收节支为抓手,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1、收入规模实现新突破,县域发展跃上新台阶。2013年,由于全国经济增速放缓和受各种减税政策的不利影响以及我市税源偏紧的现状,我市财政收入增收困难。全市各级政府和财税部门经受住重重考验,千方百计组织收入工作,通过坚决执行财税联席会议制度、深挖增收潜力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圆满完成了全年预算收入任务目标,实现了全市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2013年我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再创新高,突破50亿元大关,达53.7亿元,比上年增收10.6亿元,增长24.5%,增速在全省地级以上市中排名第二,五年来我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连续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同时,县(市、区)财政收入也有新的突破,实现“双破十”、“双破五”,阳东县、阳春市财政收入超10亿元,阳西县、江城区收入超5亿元。县(市、区)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平均增长达27.4%,对全市财政收入实现快速增长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
2、注重源头管控,强化支出管理。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精神,在合理安排财政支出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差旅费、会议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经费、因公出国(境)经费等管理,切实将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有关规定落实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中,严格预算约束。2013年市直部门会议活动经费、公务接待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累计同比下降8%。牢固树立绩效意识,优化财政资源配置,集中财力办大事,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
(二)以转型升级为主线,推进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区扩容提质。一是构建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向金融机构融资5亿元,用于滨海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BT、BOT等方式引进民间资本2.3亿元,用于两阳中学新校区建设和马南河雨污分流工程建设。二是推进市城投公司第一期10亿元企业债券于2013年9月正式发行,并制定了《关于加强我市企业债券资金监督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加强企业债券资金管理、使用和债务风险防范,更好地发挥政府融资平台对我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作用。
2、继续推进扩大内需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建设。2013年争取到扩大内需新增中央投资项目25个,资金13,509万元;争取到地方政府债券资金6,145万元,用于基础设施项目及民生项目建设。
3、促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配合做好与珠海市的市级和县区级对口合作共建园区工作。千方百计争取省级产业园扶持资金。省财政拟在2013—2017年安排专项资金共135亿元,分四个专项扶持省级产业园发展,我市积极开展相关调研和项目申报,已向省申报三个专项共14个项目。
4、支持企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2013年,市财政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各项资金共2,300万元,有力支持了我市中小企业和传统产业发展,进一步发挥了财政资金引导放大效应。认真落实“三促进一保障”政策,共安排科技三项经费2300万元、科普经费250万元,着力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能力。贯彻落实省出台的多项鼓励外经贸发展的资金扶持措施,共拨付省级扶持资金4,671万元。
(三)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1、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进一步加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方面的投入力度,积极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是支持教育优先发展。2013年,全市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的学生人数为278,165人,共拨付免费义务教育补助经费24,916万元。加大对普及高中和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了两阳中学校舍及设备迁建和市第三中学、岗列中小学、江城一小城南分校、特殊学校等校舍新建迁建所需资金,为提前完成我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推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市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共拨付资金4,043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完成103.86万人参保工作,共拨付资金4,224万元。三是不断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保障资金的投入。2013年,共拨付市区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3,834万元,较好地解决了我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2、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做好“三农”工作。2013年,全市农林水事务支出189,784万元,同比增长13.7%,基本保证了重点农业项目的资金需要。一是认真落实涉农财政补贴政策。全市共拨付农资综合直补资金12,173万元、种粮直补资金1,140万元,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是贯彻执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着力支持村级公益设施建设。2013年,全市下达省财政补助资金68,350万元,市财政配套资金5,769万元,用于奖补一事一议建设项目1617个。
3、不断推进实施省、市十件民生实事。2013年省、市承诺为民办的十件实事共94项具体措施,涉及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住房保障等方面。我市各级政府及财政部门高度重视,集中财力,共拨付资金239,357万元,完成年度资金安排数238,465万元的100.4%,各项民生实事的资金全部落实到位。
4、扎实做好保障底线民生工作。我市积极做好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孤儿保障、医疗救助、基础养老金、残疾人保障等底线民生工作,2013年累计投入资金118,567万元。
5、全力支持医疗机构加强H7N9禽流感疫情监控检测。2013年12月,我市爆发首例禽流感,市财政紧急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我市流感哨点医院监控检测,全方位编织H7N9禽流感防护网,保障百姓生命健康。
(四)以科学化精细化为重点,深化财政各项管理改革。
一是做好省直管县试点改革后的财政体制变动和财政结算、清算等工作的衔接。二是继续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制度。制定了《阳江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评审专家库管理办法》,形成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第三方约束机制,促进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制定了《阳江市中介机构参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暂行办法》,积极探索和引入第三方参与绩效评价工作,努力增强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三是继续深化市级预算单位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单位范围和资金范围。全面推进财政支出管理电子平台建设,强化信息技术支撑。四是加强市级预算单位财务核算信息集中监管和公务卡结算改革工作,扩大公务卡使用范围。五是着力推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工作。2013年,市级财政预算首次安排了150万元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经费,批复了第一批共5家单位17个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项目计划。六是不断完善财政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财政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督,保障财政资金安全。七是改革投资审核模式。通过政府采购公开招标,确定了5家实力强、信誉好的造价咨询公司负责我市政府投资项目的预结算审核工作,有效地整合了评审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积极推动新一轮国企改革工作,壮大企业实力。
为做大做强市属国有企业,促进阳江经济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实施了新一轮国企改革,结合市属国有企业现状,将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通过分拆、资源整合,分别组建了四大市属国有企业(市恒财城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市水务有限公司和市漠阳置业发展有限公司),由市财政局(市国资委)代表市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直接监管。经多方努力,2013年11月底前已基本完成对原企业清产核资、财务审计工作和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办公设备整合配置以及人力资源整合配置等工作,新公司的工商登记、税务登记工作也于2013年12月底前完成,资产划转、财务合并等各项工作目前正在有序推进,2014年四大市属国有企业将按计划正式挂牌运作。
第二部分
2014年预算安排草案
一、2014年我市财政收支面临的形势
2013年,我市财政收入虽然实现了平稳快速增长,但地方可用财力增长有限,税源仍然偏紧,税收占比偏低,财政收入质量有待提高。面对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和经济转型的双重压力,2014年我市的财政收支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当前,政策性增支因素较多,公共财政供给范围逐步扩大,财政支出中的刚性支出需求不断增加,政府性债务偿债压力大,地方可用财力较为紧缺,我市财政预算平衡压力仍然较大。
二、2014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草案
2014年市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这一重大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行体制为基础,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代财税体制机制。坚持统筹兼顾、保障重点、厉行节约、讲求绩效的原则,科学合理安排2014年财政预算。
(一)2014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按照我市2014年国民经济指标及社会发展计划,经市政府研究,2014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拟安排 625,605万元,比2013年收入实绩537,000万元增加88,605万元,增长16.5%。加上上级补助收入353,912万元,上年净结余收入2,611万元,减除上解上级支出25,319万元,调出资金3,500万元后,全市可供支配的财力为953,309万元。按照《预算法》的规定,2014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计划相应安排953,309万元。
(二)2014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草案
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总体情况。2014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276,720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32,907万元,县(市、区)上解收入10,674万元(含上解省财政的收入),上年净结余收入1,963万元,减除补助县(市、区)支出167,88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8,195万元,调出资金1,684万元后,市本级可供支配的财力为324,503万元。按照《预算法》的规定,2014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计划相应安排324,520万元。其中:
1、市直公共财政预算总体情况。2014年市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190,010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32,907万元,县(市、区)上解收入26,000万元(含上解省财政的收入),上年净结余收入538万元,减除补助县(市、区)支出180,18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8,195万元,调出资金1,300万元后,市直财政可供支配的财力为239,774万元。
剔除省财政补助县(市、区)的收入和县(市、区)上解省财政的支出,2014年市直的预算收支安排计划为: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190,010万元,比上年收入实绩163,800万元增加26,210万元,增长16.0%。加上上级补助收入70,152万元,县(市、区)上解收入13,410万元,上年净结余收入538万元,减除补助县(市、区)支出17,431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5,605万元,调出资金1,300万元后,市直可供支配的财力为239,774万元。按照《预算法》的规定,2014年市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计划相应安排239,774万元。
2、海陵岛试验区公共财政预算总体情况。2014年海陵岛试验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43,710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7,149万元,上年净结余收入68万元,减除上解上级支出6,112万元,调出资金234万元后,海陵岛试验区财政可供支配的财力为44,581万元。按照《预算法》的规定,2014年海陵岛试验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计划相应安排44,581万元。
3、阳江高新区公共财政预算总体情况。2014年阳江高新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计划43,000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5,172万元,上年净结余收入1,357万元,减除上解上级支出9,214万元,调出资金150万元后,阳江高新区财政可供支配的财力为40,165万元。按照《预算法》的规定,2014年阳江高新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计划相应安排40,165万元。
三、201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一)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14年,全市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434,650万元,加上上年结余37,010万元,调入资金3,124万元,省对直管县专项补助850万元,预算安排总计收入475,634万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相应计划安排468,508万元,加上上解上级支出6,276万元,直管县市对省专项上解850万元,预算安排总计支出475,634万元。
(二)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14年,市本级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175,589万元,加上上年结余18,004万元,调入资金1,684万元,预算安排总计收入195,277万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相应计划安排186,249万元,加上补助县(市、区)支出1,90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6,276万元,直管县市对省专项上解850万元,预算安排总计支出195,277万元。其中:
1、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2014年,市直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121,113万元,加上上年结余17,809万元,调入资金1,300万元,下级上解67万元,预算安排总计收入140,289万元。市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相应计划安排130,391万元,加上补助县(市、区)支出2,77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6,276万元,直管县市对省专项上解850万元,预算安排总计支出140,289万元。
2、海陵岛试验区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2014年,海陵岛试验区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18,551万元,加上上级基金补助收入150万元,上年结余189万元,调入资金234万元,预算安排总计收入19,124万元。海陵岛试验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相应计划安排19,057万元,上解上级支出67万元。
3、阳江高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2014年,阳江高新区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计划35,925万元,加上上级基金补助收入720万元,上年结余6万元,调入资金150万元,预算安排总计收入36,801万元。阳江高新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相应计划安排36,801万元。
四、2014年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按照中央、省、市关于编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要求,我市从2014年起试编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14年市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计划2,038万元,相应计划安排支出2,038万元。
第三部分
切实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推动阳江经济跨越发展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十二五”规划第四年,对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至关重要,做好2014年的财政工作,对于保持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实现争先转型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精神,各级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突出财政工作重点,做实财政增长基础,增加地方可用财力,优化支出结构,致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一、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按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探索建立以“预算编制科学完整、预算执行规范有效、预算监督公开透明”为主要特征的现代预算制度,2014年在预算管理中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扩大政府预算编制范围。在科学精细化编制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的基础上,从2014年起独立编制市级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加大财政监督力度,确保国有资本经营收支真实、准确。
2、不断完善预算编制方法。继续实行综合预算,强化预算内外资金统筹安排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开展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编制,不断充实部门预算的编制内容,增强预算完整性。
3、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加强预算约束,按照有关审批程序严格预算执行调整,强化预算执行环节控制,依靠信息化技术支撑严控资金安全管理,加强预算执行分析。
4、逐步推进预算公开透明。积极稳妥推进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等公开工作,逐步将“三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益性建设等项目预决算纳入公开范围。
二、进一步提升财政调控职能
贯彻落实胡春华书记提出“发展粤东西北地区抓好交通、园区、城镇化三大抓手”的精神,紧紧抓住省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财政引导调控的职能作用,努力建设美丽文明幸福阳江。
1、积极支持融资建设。2014年,围绕城市扩容提质中心任务,积极利用政府储备土地、河砂特许经营权等现有资产资源,为推进滨海新区建设进行多渠道融资:一是发行私募票据;二是采取“债贷结合”方式,申报发行第二期15亿元企业债券;三是通过国家开发银行“四位一体”新型城镇化投融资模式以及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股权基金等渠道争取股权基金和银行贷款10亿元左右;三是积极争取银行贷款,特别是通过国家开发银行“四位一体”新型城镇化投融资模式融资用于滨海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四是积极推进滨海新区第二期BT项目的融资建设工作。
2、促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继续做好与珠海市的市级园区共建工作,深化县区级对口合作工作。大力支持产业园区建设,实行园区开发股权投资改革,管好用好产业园区扶持资金。完善政府融资平台和融资功能,多渠道筹措资金,促进园区建设。
3、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资金统筹力度,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持续加大财政对城市公益性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积极配合做好阳江港、海陵岛大桥、阳江港大桥、深茂铁路阳江段、湛高速公路阳春段和云阳高速公路罗阳段建设的建设工作。
三、进一步抓好增收节支工作
切实加强收入组织工作,围绕征管关键领域、重点地区、重点税源,加强工作督导,挖掘增收潜力。综合运用财政政策手段,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增长,实现财政与经济良性互促共进,确保实现财政增长预期目标。同时,坚持量入为出,继续落实厉行节约措施,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继续从严控制楼堂馆所建设,控制和压减各类会议、节庆活动的支出,严格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增人增编,集中财力确保重点项目和民生支出。采取各种积极有效措施,加强支出监管,提高财政支出的均衡性和有效性。
四、进一步优化民生支出
着力解决“基本民生”问题,不断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资金投入。着力解决“底线民生”问题,做好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孤儿保障、医疗救助、基础养老金、残疾人保障等工作;加大对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支持力度。着力解决“热点民生”问题,保障资金投入,切实做好省、市十件民生实事。加强财政民生支出的监督管理,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上下功夫,促使财政民生投入由“舍得花”向“花得好”转变,真正让人民群众满意。
五、进一步提高财政监管效能
健全财政管理规章制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政府采购、国有资本经营、财政资金支付、非税收入管理、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等规章制度。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机制,注重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积极创新监督手段,强化事前和事中监督,提升信息化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保障能力。进一步做好省直管县试点工作,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券管理,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规章制度,提高地方财政风险防控能力。深化政府购买服务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工作。
六、做好新一轮市属国企改革相关工作
一是指导四大市属国有企业继续做好资产划转、财务合并等工作,全面完成组建工作。二是指导四大企业结合功能定位明确企业的经营范围,着力推进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拓展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三是督促指导四大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依法经营运作。四是继续妥善处理好国企改革职工信访问题,积极维护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攻坚克难,解放思想,拓展思路,深化改革,扎实工作,圆满完成2014年财政预算任务目标,为我市在粤东西北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