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阳东县2013年度宣传思想文化“亮点工作”
2014-03-18   来源:咸阳农批网  作者:电波妹   字体:【 】  浏览:56次   评论:0

2

幸福阳东·周末大广场

PJPG001994636209

“学习好人黄丽芬”讲座

34

雅韶十八座

让文化之风吹拂阳东大地

全县掀起学习好人黄丽芬热潮、东平大澳渔村入选“中国古村落”、“幸福阳东·周末大广场”活动启动……2013年,是阳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年,也是该县文化事业欣欣向荣的一年,在加大文化产业建设、加强文化体制改革、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等方面成效显著,亮点纷呈。在此,我们一起回眸那些在过去一年璀璨绽放在阳东大地的文化之花。

宣传推介

电视书籍全方位

全视角展示阳东

2013年9月24日,一个阳东广播电视事业值得铭记的日子。为了适应阳东社会经济发展,扩大宣传阳东力度,加强应急安全宣传,丰富阳东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在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下,经过县广播电视台的艰辛努力,阳东电视综合频道在这一天正式开播,改写了该县没有自己频道的历史。频道开播后,开设有《阳东新闻》、《印象阳东》、《身边人身边事》、《一周关注》、《民生一线》和《说农事拉家常》等自拍自制的栏目,还通过光纤在阳东有线电视网络内传输覆盖,每天播出14.5个小时,从中午11时开播至凌晨1时30分左右结束。

近年来,该县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做大做强,硕果累累,先后实现了全县有线电视光纤联网,实施了有线数字电视整转;每年在市台的新闻和专题用稿量均排在全市各县区台第一位,还有36件作品获得了全国和省级的奖励;安全播出保持“零事故”纪录。去年,由县广播电视台报送的两件电视作品《莫让扶贫变了味》和《大山里的爱》,还分别获得了全国县级广播电视优秀作品评析消息类和专题类一等奖,论文《县级台如何办好农业栏目》获得了全国县级广播电视系统论文评比一等奖。如此骄绩在全国参评的500多家县级广播电视台中排第三名、在广东所有参评县级台中排列第一名。然而,受人、财、物等的制约,此前,阳东台一直没有自己的电视频道,也影响了群众收看节目的完整性。

频道的开播让外界有了认识阳东、了解阳东、走进阳东的电视窗口,而《印象阳东》的出版发行,则让大众在古色古香间穿梭于阳东的青砖小巷,触摸着一块块墙体,感受着历史脉搏的跳动。

去年8月22日,该书一经问世便成为阳东县乃至阳江市文艺界所津津乐道的一件事,书中收录了白少玉、凤群、孟祥荣等外地名家以及本市作家的作品。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采写、编印、审核和印刷,它通过掠影阳东、历史阳东、山水阳东、传奇阳东、风物阳东、名人阳东、情思阳东、企业阳东八个部分全面反映了阳东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该书还被广东省文联、民协评为“广东省第六届民间文艺著作奖”优秀奖。

此外,阳东县还大力挖掘弘扬传统饮食文化。去年,阳东县积极参予角逐评选“广东十大传统美食之乡”,并成功举办了2013广东(阳东)美食欢乐节,近15万市民游客在品味阳东独具风味的传统美食之余还切身体会了该县浓厚的饮食文化氛围。3月17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该县正式入选“广东十大传统美食之乡”,颇负盛名的风味小吃牛头皮、猪肠碌、鸭脚包入选“广东百种传统特色小吃”。

群众路线

全县掀起学习好人黄丽芬热潮

她是一名普通的妇女,她又是一名不平凡的女性。27年风风雨雨,27个严寒酷暑,她对丈夫不离不弃,共度患难……以实际行动向人们展示了新时期农村妇女虚怀若谷的情怀。她,叫黄丽芬。翻开阳东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读本《广东好人黄丽芬》,黄丽芬的故事缓缓铺开。

黄丽芬为广西人,27年前,她爱上了在广西当兵的阳东县大八镇良爱村的莫纯深。在得知莫纯深患上强直性脊柱炎,生活无法自理后,黄丽芬毅然和莫纯深结为夫妻。20多年来,黄丽芬对丈夫不离不弃,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同时,还承担起照料公婆和两个孩子的重担。黄丽芬的事迹感人至深,先后获评首届“阳东好人”、“阳江好人”,去年,被评为2013年度上半年孝老爱亲类“广东好人”。

去年以来,该县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采取“五个一”的方式,号召全县人民向被评为“阳江好人”和“广东好人”的黄丽芬学习,即举办一场道德讲堂、制作一张视频光碟、创作一首诗歌、创作一首《好人》歌曲和编印一本事迹书籍《广东好人黄丽芬》,掀起学习好人黄丽芬事迹热潮。

泪水、鲜花、掌声……去年7月29日上午,县府机关礼堂,人头涌动。由县委、县政府主办,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承办的阳东县“学习好人黄丽芬,做道德高尚的人”道德讲堂在此隆重举行,700多名观众在现场聆听“广东好人”黄丽芬的感人事迹。心情激动,眼眶红润,泪水涟涟……没有夸大其词的渲染,黄丽芬的事迹视频在这个超乎宁静的氛围中展现,拉开了这场道德讲堂活动的序幕,穿过一个个细微的镜头,她的故事得到还原,700多双眼睛汇聚在这动人的画面上,场面异常宁静。

当黄丽芬和丈夫莫纯深出现在舞台时,当黄丽芬讲述自己和丈夫的故事时,当莫纯深艰难地表达对妻子的感激之情时……台下,掌声迭起,许多观众热泪盈眶。“天还是那一方天,山还是起伏连绵的山,爱人哪,我不知道有没有海枯石烂,为了你,我要把青山踏遍,我不知道有没有妙药灵丹,为了你,我宁愿把铁鞋磨穿……”诗歌《爱的故事》是对黄丽芬20多年来默默坚守、艰辛付出的最好诠释。

去年,该县的学习热潮不仅于此。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寻找革命先烈走过的足迹,寄托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颂扬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去年6月,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团县委、县工商联、县社工委、县委党史办、县电视台、县民政局和新洲镇委等单位共同参与,开展了主题为“继承先烈遗志,弘扬革命传统”的专题教育活动。

古韵盎然

传统民居古村落尽显阳东底蕴

为进一步挖掘、传承、保护和开发疍家文化,在阳东县委宣传部的指导下,东平镇大澳渔村积极申报中国古村落,并于去年9月底申报成功,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古村落(广东传统民居),成为该县首个国家级古村落,也是全国现存为数不多的保护完整的疍家古民居群。同年9月,雅韶镇西元十八座也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评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

如果说建筑物是古村落的“体”,那么文化就是“魂”。在申报古村落过程中,既要保护好村落的各种遗存的古建筑、古井和古树等,还要深入挖掘村落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村落注入文化元素,增添古村落的活力。为此,东平镇大澳渔村在申报中国古村落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史料,向熟悉当地情况的老渔民了解历史,并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渔民乐于助人的精神,特别是大澳的“万人坟”和“疍家船屋”民居等,提炼出大澳渔村的人文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还大力宣传大澳“渔家婚嫁”习俗,邀请广东电视台国际频道前来拍摄《畅行天下——阳东行》电视专题片,向海内外同胞播放,提高大澳渔村的知名度。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乡土》栏目也专赴当地拍摄反映渔家婚嫁、疍家人生活习俗的专题片两期。

除东平大澳渔村、雅韶西元十八座外,阳东县还有一处古韵盎然,见证了一个宗族300余年历史浮沉的村落,它就是那龙镇牛根村。

牛根村始建于康熙三十一年,即公元1692年,距今有322年的悠久历史。该村主体房屋取吉数64建成64座房屋(含八条巷,每条巷有八座房屋),每一座屋含2房1厅2廊1天井,每条巷的八座屋中都按后一座比前一座深5寸、高5寸的规格而建。屋大门入口上方有约5米长的龙凤花鸟图案方木,方木上加花岗岩石条横樑,结构美观牢固。厅前檐下均有木刻雕花窗图案,木质樑头皆雕樑画栋。房廊天井照壁上方也均有龙凤花鸟雕刻图案,具有明、清时代建筑风格,古风古韵,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多少年来,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平民百姓,他们丝毫不隐藏对于坐北朝南的喜爱。在日照充足且紫外线强烈的阳江,坐东朝西更非最爱。但在牛根村,整座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坐东朝西,每座大屋正前方都不设进出的大门,而被一座照壁所替代。村场分别建有宽为5米和12米的大巷。村前有长约120米呈半月形面积约7亩的鱼塘。村背建有高约3米的防贼围墙,围墙外面是一片面积近8亩的果木树林。村的东、南、西、北、中建有5座碉楼,用以防贼、抗匪。

牛根村将教育强国之理念传授于子孙,建有“芹香书室”和“玉树书室”两私塾教育子孙。后该村所在村委会于1970年建成两安小学,村中适龄儿童转入该校读书,使文化教育在村中得到延续,世代受高等教育之士众多,远近闻名。牛根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历代在朝中当官、执教和外出经商的人员众多,牛根村至今流传着“抬头八千租,九代不扶犁”的典故。

文娱盛宴

内外营造全民参与文艺热潮

歌舞齐飞,音律跳动……去年10月12日晚,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提高全县社会文明程度,该县在县城燕山湖广场启动“幸福阳东·周末大广场”活动,坚持每双周周末举办一场,每场参演演员20至100人。该活动是阳东县实施文化惠民,提高群众文化活动水平的重要举措,如今,它已经成为了阳江市影响最广泛的群众文化活动之一。

每双周周末,县城燕山湖广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不同文化、不同技艺在这里交相融汇,各类文艺人才在这里尽情挥洒。自启动以来,该活动的节目主要由群众自编自导,文化管理部门派出专家进行指导编排而成,旨在发掘和培养县内各种文艺人才,使本地文化和外来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一个舒展才华的舞台,充分展示阳东的文化魅力。

该活动自开展以来,已先后举办了20多场,每场演出现场气氛热烈,场场观众高达2000多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周末大广场”现已成为了阳东乃至阳江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著名品牌。

除在形式上丰富群众的文娱活动外,该县还通过加大对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的建设,来提升群众的内在文化水平。近年来,阳东文广新局认真抓好省对该县公共文化设施帮扶资金项目,积极开展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了阳东文化馆、阳东图书馆和北惯、合山、大八、雅韶、大沟、东平、塘坪、新洲、那龙、东城等10个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并且已投入使用,免费对广大群众开放。其中,北惯镇综合文化站还被评为省特级文化站。

北惯镇综合文化站建于1995年,座落在北平大道旁,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走进北惯镇综合文化站,多功能厅、排练演出厅、辅导培训室、陈列展览室、图书阅览室、文体娱乐室、电子阅览室和文化长廊,宣传橱窗等一应俱全,因文化站每天免费对外开放,这里便成为了镇上居民茶余饭后的休憩放松之处。

在合山镇,位于该镇新城区的综合文化站也成为镇上居民最爱去的地方之一,它于2010年初落成使用,2011年被评为省三级文化站。目前,游艺厅、歌舞厅、排练厅、多功能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辅导培训室、文化长廊、办公室等功能室,并配有图书、计算机、音响等一批配套设施,满足了大家的不同爱好。今年,该镇综合文化站计划按照省特级文化站标准进行增资扩建,扩建后建筑面积将由现在的500平方米增至1600平方米。

策划/曾超群

撰文/赵慧 黄君伟 任汝光

图片/钟盛 袁丹心 阳东新闻中心

Tags:东县 2013年 宣传思 文化 责任编辑:电波妹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珠海鸡场检出H7N9 8万多只鸡被扑杀 [下一篇]客机失联13天飞行模拟器成焦点 马..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