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着力建立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
■ 来源/阳江日报 首席记者/陶明霞
实施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规范市场秩序、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明确要求:“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推进综合执法,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
早在2012年底,我市以阳东县、海陵岛试验区和高新区为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到目前为止,4个县(市、区)和2个经济功能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全部挂牌成立,县镇两级全面铺开行政执法体系改革,部分地区已初步建立“权责一致、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
26大项行政处罚权下放县区
十多顶“大盖帽”,管不住一顶“大草帽”,群众曾以此调侃相关执法部门的尴尬。城市管理应该管什么、谁来管、怎么管?2012年12月29日,市编委出台文件,海陵岛试验区和高新区率先开展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筹建,探索执法重心下移,实行宽领域、多职能综合行政执法。
长期以来,“以条为主”的分段型专业执法体制,导致执法部门职能交叉、相互推诿、多头执法等现象长期存在。而行政执法力量分散、基层执法力量薄弱等问题也时常困扰着执法部门。“十几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这在县(市、区)、乡镇更为明显。”市编办负责人举例说,涉及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有工商、质监、卫生、农业、药监、商务等将近10个部门,难以联合起来不定期深入基层执法。
去年3月底,高新区和海陵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先后挂牌成立,其职责有国土、建设、环境保护、农林业、生猪屠宰管理、饮食服务业排污、建筑工地噪声、市容环境卫生等26大项行政处罚权。“城市管理和市场监管必须与时俱进。我们把原来分属10多个行政执法机关,涉及城市管理、安全生产、食品药监、土地管理等执法领域的100多项行政处罚事项,集中‘划转’到综合行政执法局,将执法范围由城市社区向农村基层延伸。”市编办负责人介绍。
县(市、区)承接的执法权,市局执法格局将作如何改变?如何根治“九龙治水”的问题,需要配套思路。去年3月5日我市出台的《关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积极推动执法重心向县、镇两级下移,对市场行为的监管,同一职能部门各个基层部门都有执法权的,一律下放到具有法定执法权的最低一级执法部门执行。”即综合执法机构集中行使的执法权,原职能部门不再行使。
县区乡镇执法监管“无缝覆盖”
“以前,县(市、区)虽然有相关职能,但一直苦于没有执法权,只能由市里有关部门下来执法。如海陵岛餐饮业,每到旅游旺季投诉很多,缺斤少两、食品变质、市容市貌、乱摆乱卖等,群众意见很大。”海陵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林旭军感慨地说,该局成立后,经过集中整治、全天候巡查等方式,海陵岛旅游环境变化很大。
每年7至9月是海陵岛游客最多的时间段。去年,由海陵岛试验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组织了为期100天的旅游环境“百日整治”行动,并联合区旅游、工商、物价、市政、联防、公安、安监等职能部门,重点对游客较为集中的区域进行整治和管理,规范商铺、大排档经营等。
据介绍,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还建立以网格化巡查和错峰上班相结合的无缝隙管理方式,定人定点地强化市容市貌管控力度,工作时间扩宽为早上8时至次日凌晨2时。该局现有外勤执法人员50余人,分为四个执法大队,分别负责全区巡查监管、驻守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周边、闸坡农贸市场区域及海滨路步行街一带。“可以说,原来市级部门‘管得了、看不见’、县区乡镇‘看得见、管不了’的现象在海陵岛正逐渐杜绝。”林旭军说。
改革后的执法工作,对队员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去年底,高新区执法局对所有新招录的公务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等。一名执法队员告诉记者,为了做到执法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他每周末还有“家庭作业”,学习划转的行政处罚权如何行使。
高新区执法局局长刘星介绍,该局已制定或出台了《阳江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八项禁令》、《办案责任制度》和《日常行为规范》等20余项规章制度,对该局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执法行为等均作了严格的明确规定,为该局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和依法办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如今,在高新区,每天都有近20名工作人员到市场、圩镇、港口等一线巡逻,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配备专业设备。据统计,去年该区执法局共出动执法人员2860人次,发现和整改行政违法行为109起,群众基本上对执法效果较为满意。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将全面深化
“建立新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有利克服多头执法、权责分割、执法效率不高等弊端,进一步推进城乡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去年11月13日,阳东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正式开展工作,该局负责人表示,不到半年时间,实施综合行政执法的效果已经显现。
随后,阳东县北惯镇、合山镇等10个乡镇陆续成立综合行政执法分局。北惯镇分管综合行政执法分局的党委委员梁举健表示,县执法局放权到乡镇一级,北惯镇综合行政执法分局作为县执法局的派出机构,也具有11项行政执法权,使镇级政府具备了更加完善的社会管理职能。县镇联动,在治理乱搭乱建、违章建筑、工厂偷排、乱摆乱卖、食品监管等方面效果明显。
一边扩大改革范围,一边继续探索改革路子、总结各地经验,今年,我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将全面深化、进一步完善。市编办负责人介绍,目前江城、阳春、阳西都已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局,全市14个中心镇要求全部成立执法分局,其他乡镇鼓励成立。
今年3月,省编办出台文件,指出“各级要积极做好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准备工作”。这进一步坚定了我市继续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县(市、区)和乡镇执法机构反映,仍然存在部分执法人员业务知识和执法经验尚浅、与其他部门配合不太顺畅、执法力量不足等问题。
“下一步,要继续理顺权责关系,明确执法重点,适度确定综合执法的领域和范围;要创新运行模式,规范编制管理,合理确定和优化人员结构,对执法机构中的岗位结构进行梳理和划分,保障一线执法需要;要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制度体系,录用、调任一批精通法律、善于管理的高素质人员充实执法队伍,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业务素质。”市编办负责人表示,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这是深化改革的硬任务,也是时代给出的必答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