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向环境污染宣战?记者采访市民环卫工和环保部门——

上图:昨日,市区马南河部分河段漂浮垃圾。宋福亮 摄
■来源/阳江日报 记者/吴翠翠 实习记者/张影
今天是第43个世界环境日,今年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市民对污染的认识如何?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怎样?又该怎样向污染宣战?昨日,记者就这些问题走访了部分市民、一线环卫工人和市环保部门。
市民:清楚污染危害,但仍有不良习惯
多年来,环境污染始终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日常生活中,也许一个不留意的举动就造成了污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市民对于污染的理解虽然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清楚地知道污染的害处。然而,他们却时常有意无意地制造污染。
“看!汽车排放出的尾气就是污染!”市民黄先生指着一辆小汽车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小汽车越来越多,空气质量不如以前了。他说,谁都知道汽车尾气是污染,但极少人会因为尾气污染而停止用车。
说起污染,市民梁女士就深受其害。她所住的小区附近有一家食品加工厂,每天都有大量废水排出,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然而,她也表示,自己家的生活污水、垃圾有时也会乱排、乱丢。
“走在马路上手握垃圾,不由地就会随手一丢。”冯先生说,明明知道乱丢垃圾污染环境,但看到路上很少有垃圾桶,随手丢了也不会有尴尬的感觉。
环卫工人:每天扫的垃圾是三年前的两倍
乱丢果皮、纸屑、烟头,随地吐痰,乱倒、乱放生活垃圾……这些都是让城市变脏的‘元凶’。在阳江街头坚守16年环卫岗的邓群英说,不少市民环保意识不强,对垃圾桶视而不见,乱丢乱倒垃圾现象时常发生。
“每次看到刚打扫完的街道又被弄脏,心里很不是滋味。”邓群英告诉记者,每当见到乱丢、乱放垃圾的市民,她也会上前劝阻,但大部分市民都不予理会。她希望,市民加强环保意识,将垃圾送到指定的地方统一进行处理。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垃圾也成倍增加。”工作了14年的环卫工人卢珍说,如今每天清理的垃圾比两三年前增加了近一倍。据统计,2011年市区每天处理的生活垃圾在280吨左右,而现在每天达到400多吨。
环保部门:树立减排、节能环保意识
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向污染宣战,要减少排污、节约资源。一人一小步,环保一大步,保护阳江良好环境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该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环境质量总体优良。第一季度,PM2.5作为首要污染物占73.8%,而其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工业生产燃气、建筑扬尘等。下一步,要加快黄标车的淘汰和扩大黄标车现行范围。目前,全市约有8000辆黄标车,今年将淘汰1900余辆。
在环境质量中,水环境是其中重要一项。该负责人说,全市水污染主要来源包括生活污水、农业污水和工业污水。其中城镇生活污水年排放量达7700多万吨,占总量的七成。对此,我市加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市区新建城南、城北污水处理厂,修建12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在较小的镇则建生态污水处理设施。
该负责人说,向污染宣战不只是环保部门的职责,全社会也应该行动起来,树立环保意识,减少排污,倡导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