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岛8宗水库年久失修威胁群众生命财产

图:海陵山屋水库,钩机在施工作业。谭文强 摄
■ 来源阳江日报 记者/张 敏
通讯员/陈发辉
5日下午,烈日当空,海陵岛试验区闸坡镇北极村党支部书记戴炳宁和几个村民焦急地守在村南侧山屋水库的改造工地旁,期盼着水库改造早日完成。连日干旱,该村三个自然村的农田灌溉都靠着这个用了40多年的水库,随着抽水机源源不断地将水抽向农田,水库的储水量逐日下降。“今年灌溉用水还有点紧张,但是水库改造完成后我们就不担心洪涝干旱了。”戴炳宁满怀期盼地说。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海陵岛试验区委书记陈家礼下基层、听民意、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陈书记多次来我们村调研,我就向他反映农村农田水利灌溉最重要,村中水库年久失修,村民们种粮用水得不到保障,陈书记当场拍板要解决这个难题。”戴炳宁回忆说。
水库年久失修,农民种粮风险大
北极村位于海陵岛的中部,该村下辖4个自然村,其中山屋村、北极村、里灶村3个自然村的2000亩农田灌溉都依赖于山屋水库,但该水库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年久失修,防洪抗洪能力和储水能力都较弱,暴雨季节是威胁村民生命安全的重大隐患,干旱季节又不能彻底解决农田灌溉。对水库进行升级加固成为该村村民的期盼。
种了40多年农田的村民戴松喜告诉记者,水就是农民的命。十多年前就碰到过一次特干旱天气,当时水库的水都快抽干了。他希望水库能够尽快改造完成,以后种田就不用这么担心了。
除了北极村,在海陵岛,还有10多个需要改善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建设的村。该区水利部门曾组织对全区山塘水库、堤围进行一次地毯式的大检查,确定了8宗急需改造升级的水库堤围。
检查显示,海陵区现有农田水利设施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工程建设标准低,老化失修严重;特别是灌溉渠道不少仍为土渠,渠系老化,淤积、崩垮、渗漏、滑坡现象突出,通水渠道越来越短,灌溉效益日趋下降。既达不到农业生产取水用水要求,也达不到防汛的要求,并且存在安全隐患。
投资2000多万元,升级改造8宗水库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后,陈家礼多次到村(社区)开展调研,掌握了农民群众最殷切盼望解决的问题。陈家礼在调研时说,当前海陵区经济发展了,要切实把经济重心转向改善民生。水利建设是关系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根本保障。农渔部门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对山塘水库进行全面清淤、修复、加固,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田用水问题,切实增强村民种粮信心。
在拿到全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调研报告后,陈家礼内心沉重。他在“转作风、抓落实”工作会议上说:“转作风、抓落实必须从我做起。今天我主动向区委请缨,负责解决全区有关农民征地的预留地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两大难题。”
说干就干。通过各方努力,全区投入2000多万元对草王山水库、牛坟水库、山屋水库等8宗水库堤围进行维修改造。5月初,北极村下路涌排灌渠清淤修复、山屋水库至砖窖灌渠工程开工建设。其他维修水库堤围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加紧抢修,预计本月底将全部完工,在汛期来临之际让农民吃下“定心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