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105条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
2014-07-04   来源:眉山农批网  作者:manmee   字体:【 】  浏览:29次   评论:0

扶贫济困善款改善村容村貌,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

PJPG000025864162

成片种植的发财树郁郁葱葱,那龙镇西就村村民在认真打理树苗。

■核心提示

2013年,我市募集到的扶贫济困善款中,部分善款被迅速投入到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成为建设贫困村扶贫项目、改善贫困人口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资金来源。

扶贫济困善款的快速投入和各级财政资金及社会资金投入,为贫困村摘掉“穷帽子”提供了资金支持。其中,用于泥砖房改造363万元,用于贫困村村容村貌整治219万元,用于贫困村文化卫生设施建设105万元,用于贫困村农业生产项目、工业生产项目和商贸旅游项目建设108万元,用于贫困户种植生产496万元,用于贫困户养殖生产459万元。我市105条受帮扶的贫困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脚步越走越快。

贫困户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启动一年多来,通过持续投入和帮扶,实施产业扶贫,帮扶发展生产等“脱贫工程”和培训转移就业等帮扶措施,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纯收入明显提高。2013年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比帮扶前的2012年增长近1倍,增幅高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

贫困村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安居工程进展顺利,落后面貌得到显著改变,新农村建设呈现活力。截止今年6月底,全市重点帮扶村已建设硬底化道路302.25公里,兴建农田三面光水渠160宗247.74公里,受益农户25851户,已动工兴建的饮水工程28宗、受益农户5812户。同时办公楼、文化广场、文化室、学校、篮球场、公厕、垃圾池、污水处理、巷道硬底化、自来水、路灯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正在动工建设。3340户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的危房得到改造,其中重点帮扶村内完成泥砖危房改造任务1122户。一批整村推进“幸福安居”示范村已进入紧张施工当中,其中阳西县财政局牵头帮扶的织镇星光村等年内可建成。


扶贫济困善款改善村容村貌,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

PJPG000025864162

成片种植的发财树郁郁葱葱,那龙镇西就村村民在认真打理树苗。

■核心提示

2013年,我市募集到的扶贫济困善款中,部分善款被迅速投入到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成为建设贫困村扶贫项目、改善贫困人口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资金来源。

扶贫济困善款的快速投入和各级财政资金及社会资金投入,为贫困村摘掉“穷帽子”提供了资金支持。其中,用于泥砖房改造363万元,用于贫困村村容村貌整治219万元,用于贫困村文化卫生设施建设105万元,用于贫困村农业生产项目、工业生产项目和商贸旅游项目建设108万元,用于贫困户种植生产496万元,用于贫困户养殖生产459万元。我市105条受帮扶的贫困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脚步越走越快。

贫困户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启动一年多来,通过持续投入和帮扶,实施产业扶贫,帮扶发展生产等“脱贫工程”和培训转移就业等帮扶措施,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纯收入明显提高。2013年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比帮扶前的2012年增长近1倍,增幅高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

贫困村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安居工程进展顺利,落后面貌得到显著改变,新农村建设呈现活力。截止今年6月底,全市重点帮扶村已建设硬底化道路302.25公里,兴建农田三面光水渠160宗247.74公里,受益农户25851户,已动工兴建的饮水工程28宗、受益农户5812户。同时办公楼、文化广场、文化室、学校、篮球场、公厕、垃圾池、污水处理、巷道硬底化、自来水、路灯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正在动工建设。3340户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的危房得到改造,其中重点帮扶村内完成泥砖危房改造任务1122户。一批整村推进“幸福安居”示范村已进入紧张施工当中,其中阳西县财政局牵头帮扶的织镇星光村等年内可建成。


产业化扶贫开发呈现活力

我市在扶贫善款中拨出专项资金发展贫困村农业生产项目、工业生产项目、商贸旅游项目共18个;帮助贫困户发展种植业8401亩,受益贫困户2722户;帮助贫困户发展养殖面积325亩,养殖数量17286头(只),受益户数2187户。

产业扶贫成为我市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又一着力点。我市组织召开了全市农业龙头企业与贫困村产业对接动员会,各县(市、区)和各帮扶单位迅速行动,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实施龙头带动战略。通过 “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农户”的产业化扶贫模式,带动农户发展特色种养业,促进帮扶村的特色主导产业形成。同时,建立冬种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冬种生产,增加贫困户务农收入。

一年来,全市共组织和引入农业龙头企业46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98家,建立了订单收购种养项目71个、企业租地经营项目40个、种养大户租地经营项目60个及农户产业化经营项目70个,带动农户14263户,其中带动贫困户3789户。如阳东县新洲镇龙潭村引进广东丰多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带动村民发展果蔬种植产业,已形成了1000亩的蔬菜种植产业带,将持续带动农户种菜增收致富。

■现场走访

双捷镇清冲村:

产业扶贫盘活土地和劳动力

“清冲村丢荒土地多、水浸地多,想脱贫致富一直拿不准方向,过去村里尝试过种植香蕉、甘蔗,但是收益不好。在扶贫资金的投入和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如今,清冲村走出了一条种植南药的产业化扶贫路子。”提起帮扶单位驻村一年来的变化,清冲村党支部书记刘昌利欣喜地说。

“种植南药不仅给村民带来了土地租金收益,还解决了本地村民200多人的就近务工问题。”市府办驻村干部罗超益说。驻村工作组积极引进和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入了江门市一家公司种植南药,并与村“两委”一起协助该公司进行土地流转。罗超益说,2013年村里种植了500多亩山坡地,今年又新增流转土地约1300亩,并全部种上了南药。预计到今年年底,南药种植面积将增至2000多亩,项目每年的土地租金及务工总收入将达到约100万元。

记者来到清冲村南药种植示范基地采访时,连片的南药长势喜人,村民莲姐正在地里施肥。去年起,她选择了回村务工,“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还能顾家”。如今,村里36户贫困户家家都有人从事南药种植,今年将全部实现脱贫。

那龙镇西就村:

造血式帮扶壮大村集体经济

以前进村的主路是条坑坑洼洼的泥水路,下雨时小车都开不进来,现在路修好了,村民再也不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阳东县交通局驻村干部黄秋伟指着脚下一条崭新笔直的沥青路说。

开展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以来,西就村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显著。各方投入资金100万元,修建了3.4公里三面光引水渠,解决了600亩地“望天收”的灌溉问题。投入250万元,铺设那田路西就段的沥青路面。投入资金45万元修整村委会,新建了文化长廊、文化广场、篮球场、候车亭。

为村集体经济“输血又造血”是西就村扶贫“双到”工作的又一亮点。去年6月,村集体承包25亩丢荒地种植发财树,预计2015年可以收获,届时项目将为村集体增加约8万元收入。看到发财树成效快、产出快、价格好,黄秋伟说,今年村集体又新种了30亩地,并带动一批村民加入到种发财树的行列。

西就村集体经济薄弱,2012年村集体收入不足0.2万元,制约着村里各项事业的发展,村干部梁正道说,多亏驻村工作队想到了种发财树的金点子,村集体经济壮大后,村集体为群众办实事才有了可供使用的资金。■ 文字/杨晏彬 李宜天 ■ 摄影/谭文强

 

 

Tags:105 责任编辑:manmee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一批违反八项规定单位被点名 [下一篇]日本农水省4机构被曝偷拿中国稻种..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