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新型渔业政策保险成渔民护身符
2014-09-01   来源:吉安农批网  作者:蝴子   字体:【 】  浏览:51次   评论:0

财政补贴支持 船东积极参与

PJPG000029606622

渔业保险关系渔区的安全和稳定。 梁文栋 摄(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今年的伏季休渔已经结束,全市1000多艘渔船早已踏上了远洋耕海的征途。在这些渔船扬帆破浪前行的背后,有一只无形的保障之手——去年以来,我市不断扩大新型渔业政策保险的覆盖面,越来越多的渔船加入到互助保险的队伍中来,政策性保险,已成为渔民的护身符。

1 政策给力保险覆盖面提高

“省今年下达阳东的渔业政策性保险已基本完成,随着渔民保险意识的增强,和各地推进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今年全市渔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将有大的突破。”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广东新型政策性渔业保险从2012年底开始实施,是当前全省推广的5个政策性涉农保险基本项目之一。据介绍,根据《广东省政策性渔业保险实施方案(试行)》,对符合条件参加渔民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渔船财产保险的渔民,省市县三级财政将进行保费补贴。阳江的具体情况是,省财政补贴比例为25%,市、县补贴比例分别为5%、5%。经初步测算,政策性渔业保险方案实施后,阳江市级财政每年将投入逾200万元对参保的渔民及船东给予补贴。加上省级、县级的配套资金,全市渔民可减轻人保保费负担870多万元,减少船保保费负担560万元。

阳东县是全市新型渔业政策性保险工作进度最快的县区。去年以来,阳东不断加大宣传、提高服务、调动各级积极性,强制执行船保和人保工作,推动全县渔业政策性保险“全覆盖”。从去年8月至今,全县渔业互助保险协会收到会费867万元,同比增加76%,其中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补贴资金达181万元;其中人员投保4784人占应买的100%,会费509万元;全县20匹以上机动渔船共673艘,已投保620艘,占应投保渔船的92%,会费358万元,已保财产价值达2.4亿元。

2 政策性保险为商业险种所不能

阳江市船东渔业互助保险协会办事处是在市海洋与渔业局管理指导下开展工作的专门机构,负责全市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业务。办事处负责人吴海明和一些工作人员都是我市渔业系统的退休人员,业务熟悉、经验丰富,对开展渔业政策性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会深刻。

吴海明认为,渔业互助保险是以共济为目的的非商业活动,可以为渔民、渔业提供保险公司所不能开展的服务,如涉外互助保险;港澳流动渔民、渔船互助保险;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承办渔民安全技能培训及为渔船安全设备配备予以补贴;对渔民海难救助给予补助支持;为会员提供生产性急需的小额贷款等公益性服务等,更能贴近渔业和渔民实际需要。

渔民出海作业,生产生活与风险为伴,碰上极端灾害和事故,遭受的损失几乎是毁灭性的。“由于风险太高,渔船的商业保险发展不起来,早期在政府部门的发动下曾经有商业保险公司尝试过,但最终亏本后不敢再做。”吴海明说。捕捞重镇阳西县溪头镇渔委会原支部书记关纪芬告诉记者,在商业公司不敢承保的情况下,渔民自发形成了船东担保互保的抵御风险机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国家和省惠渔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从去年起,我市原来“民间版本”的船东互补也升级为有政府托底、财政支持的政策性渔业保险。

对渔业生产来说,政策性保险是商业保险无法比拟的。吴海明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条造价为100万元的船为例,折扣之后投保额度为60万,按1.2‰的费率算保费为7200元,渔民负担65%,只须缴纳4000多元的保费。4000多元的费用,对一条长年出海作业的大马力渔船来说,只是生产成本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可以为船东和渔民带来极大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再者,负责政策性保险的一班人都是“老渔业”,其定损合理到位、赔付速度快,对渔民来说,能以最快速度解决燃眉之急。

3 需把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

对渔业部门来说,省、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由上而下力推政策性保险,是要将其办成实实在在的民生实事。在推动民生工程的落实中,提高渔民的保险意识、让政策性保险成为民心工程是关键所在。

据统计,全市目前符合参保条件的渔船有2000多条,但只有少部分购买了渔业政策性保险,拓展的空间还很大,而今年省下达我市的任务明显加码,达到1600条。“以前的互助保险,由船东自愿参与,现在作为一项政策性保险来推,体现出更多的强制性。”吴海明说。

新形势下工作如何推进?阳东的经验是,让政策性保险深入民心。阳东县海洋渔业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该县通过对发生在我市和周边地区典型海难事故进行通报分析,利用各种形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警示教育,使越来越多的渔民认识到:没落实人保和船保发生事故后,无论对遇难者家属、船东和渔业基层组织,还是当地政府,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甚至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而落实了保险的案例,对群众纠纷解决、船东的复产、渔区的稳定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反面案例的警示教育,使渔民群众认识到保险是转移风险、保护财产的重要手段,提高自主参保意识。

“这需要海洋渔业部门工作更加主动,要抓住发放渔船油价补贴的有利时机,结合渔船检验、产权登记、进出港签证和安全检查等常规工作来抓,采取动员和强制并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确保渔业政策性保险全覆盖。”吴海明说。

4 渔民期待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政策性渔业保险推广的障碍,一来因为不少渔民和船东抱有侥幸心理,认为事故不会发生到自己头上,费用能省则省,二者目前的保障水平离渔民的期望值仍有差距,理赔标准有待提高。”阳西县沙扒镇一位船主林先生对记者说。

来自市渔业互助保险协会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市渔民自负和各级财政缴交投入的保费共1963万元,实际理赔金额不到400万元。如何看待这样一笔账?吴海明解释说,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不同,是一种风险基金的积累,以应付极端灾害的发生。它放在全省的盘子里统筹考虑和安排,不能单纯地理解成今年收入多少保费,就要赔付出去多少。比方某一个地区,去年遭受的灾害较少,赔付额自然就低,保费扣除工作费用,会节余的钱又放回省统筹的盘子里去,用以支付其他受灾严重地区的赔付,或者留待明年再用。

政策性渔业保险本身就是一个新事物,也在不断探索完善。据介绍,2013和2014年两年里,保险还处于试行阶段,目前渔民和省市两级财政负担保费的比例还维持在65%和35%的比例,暂时不会变化。吴海明指出,我市被定为省的政策性渔业保险工作试点,通过不断的收集信息和积累经验,也是为将来省的政策调整打下基础,预计到2015年实施满3年后,渔船补偿标准会进一步提高,渔民自负的比例也会下调。

记者手记

“最不坏”的保障机制

目前的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之所以被贴上“新型”的标签,是因为与以往商业运作、渔民自发的方式不同,它是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协会运作、互助共济、财政补贴支持、渔民广泛参与的制度安排,套用时髦的名词,多少有点“混合制”的性质。但正是这种与时俱进的探索,使得其慢慢演变成为一项重要的渔业产业政策,在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渔区社会稳定,推动“现代渔业、平安渔业、和谐渔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和众多的政策性保险一样,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体现着政府维护稳定平安的意志,因此也带来了更多强制的意味。在推广普及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政府的有形之手在发挥着影响力。但必须看到,渔业互助保险事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职能在渔业保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渔业保险可以充分发挥行业管理优势,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道德风险,特别是渔业系统有一支强大的行政执法、技术服务、科学研究和专业协会队伍,是渔业互助保险开展工作的强有力支撑。渔业互助保险和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工作的开展,也使得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将渔业保险工作纳入渔船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延伸了渔业服务领域,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管理和建设长效机制,使农业部渔业工作、渔业系统的职能进一步完善。

渔业平安关系千家万户,渔业保险的问题也许未能真正破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能继续扮演包办一切的角色,渔民希望大幅减少政策性保险的负担或者取得靠政府以单一受灾补贴的方式化解生产风险的想法,并不切合实际。在商业保险缺席,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政策性互助渔业保险或许是一个“最不坏”的选择,而如何继续优化其运行机制,则是这个大选项下的自选题。

本报记者/许晓峰

Tags:成渔民 责任编辑:蝴子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海陵岛成立首个村级便民服务站 [下一篇]茂名四胞胎收到5万爱心钱 一个电..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