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摘登——

总体任务
2020年全市10%以上自然村达标
2014年下半年,全市启动2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并确保年底前见成效,为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015年开始,全市每年创建100个美丽乡村,其中市择优重点扶持50个自然村创建美丽乡村。到2017年,创建320个美丽乡村,带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到2020年,力争全市10%以上的自然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
选点要求
生态文明村省卫生村等优先安排
坚持基础条件和特色优势相结合的原则,从容易形成主导产业、基础设施较好、群众参与积极性较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较强、社会风气文明和谐的村庄中择优选择。生态文明村、省卫生村、历史文化古村落、宜居村庄、名村示范村、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标杆村等有基础和条件的村优先安排。
工作任务
富裕乡村工程
◎关键词:乡村特色产业
突出抓好“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引导农民群众发展蔬菜、南药、水果、花卉苗木等品牌特色农业,推动春砂仁、五彩薯、益智等特色农产品开展市场营销和精深加工,加快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基地建设。
沿海或水产养殖资源丰富的村,积极推广水产良种和渔业科技,发展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养殖、深水网箱养殖等标准化现代渔业。
培育和发展以手工制作为主、继承传统生产方式的风筝、漆艺、根雕、竹器编织等乡土产业。
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游、民俗文化风情游等乡村休闲旅游,培育以历史名村、文化名村和古村落等为特色的乡村文化旅游及以渔家风情为主要内容的滨海旅游。
◎关键词:增加收入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健全农村集体产权管理制度,加强闲置基础设施的整体优化利用,挖潜荒山、荒地、荒滩、荒坡等土地资源,盘活存量资产。
认真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以及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柴油补贴等惠农补贴政策,探索发展政策性涉农保险。
统筹和整合各项涉农专项资金,重点加大对美丽乡村投入,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致富和带领农民致富的作用。完善和落实小额贷款担保、财政贴息等鼓励自主创业政策,进一步优化农民创业转型环境。
◎关键词:扶贫开发
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扶贫资源,全力推进产业化扶贫,确保2015年全市105条重点帮扶村中的1/3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标杆村、1/3成为先进村、1/3成为达标村。
宜居乡村工程
◎关键词:人居环境整治
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大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从2014年起,每年整治10%以上的自然村,到2020年,基本完成村庄整治任务。
整治生活垃圾脏乱现象。探索实施“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处理)、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到2017年,每个镇建有1个以上垃圾中转或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0%以上。
整治生产生活污水乱排放现象。规范合理布局排水系统管网,推广建设“人工湿地”处理池、生物氧化池等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整治村庄及农户厕所卫生设施。村内不应有露天粪坑和简易茅厕,有条件的自然村应至少建设一个卫生公厕,并有专人管理。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
加强城镇与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的对接,加快宽带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电网改造,实施村内主干道路硬底化和公共场所亮化工程,加快村庄自来水(边远山区村庄达到饮水安全)、清洁养殖、农村户用沼气池和太阳能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村庄绿化美化
大力发展乔木和乡土树种,形成道路河道乔木林、房前屋后果木林、公园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的村庄绿化格局,打造“一村一景”,到2017年,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
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载体,整体推进沿路、沿河、沿景区、沿海岸景观带打造,实施红树林湿地、国家地质公园等修复保护。
文化乡村工程
◎关键词:弘扬传统文化
加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和民间传统艺术人才培养力度,弘扬具有地域特色的农耕文化、海洋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农村优秀民间文化。开发农村乡土文化资源,打造“一村一韵”的乡土文化新格局,展示山区、水乡、海滨等不同特点的地域文化。
◎关键词:保护传统村落
重点保护好岗美隆岗村、东平大澳渔村、雅韶十八座、那龙牛根村、织大洲村、程村禾仓村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扶持发展乡村文化旅游。
◎关键词:培育文明乡风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开展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科学技术、生态文明和普法宣传教育,开展法律服务进村(社区)活动,引导农民远离毒品、抵制邪教、反对迷信、破除陋习,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绿色、低碳、环保的消费模式。
和谐乡村工程
◎关键词:公共服务均等化
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养老待遇正常调整机制,进一步简化费用交纳、报销、领取等手续。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政策,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
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及村小教学点标准化建设和管理,逐步提高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标准。
加快标准化卫生站建设,推进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网格化管理。
◎关键词:基层组织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把工作重心转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上来。建立稳定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改进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夯实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基础。
◎关键词:基层管理服务
建立健全村级社会综合服务平台,逐步实行农村社区化管理服务,推行集村务管理和便民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办公。
鼓励建立村民理事会、乡贤理事会,协同参与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和社会管理服务。扶持发展农村社会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社区建设。
广泛开展农村志愿服务活动,关爱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