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014-12-19   来源:阿坝农批网  作者:后会无期   字体:【 】  浏览:46次   评论:0

PJPG000038908842

警方查获制作有毒有害食品的化工原料。

今年我市警方侦破涉食药假案件128宗,抓犯罪嫌疑人 220名

近年来,市公安局高度重视打假工作,继去年打掉一批假鱼胶、假海参等食品药品案件及打响制造销售假冒凌霄牌水泵、假冒“十八子”刀具等全国集群战役后,今年“六大专项”行动中,市公安局成立由副市长、市公安局长林春生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集中火力,对涉食药假违法犯罪活动发起猛烈打击,屡破一批大小案件,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餐桌安全、用药安全。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破获涉食药假案件128宗,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81人,涉案总金额约1.9亿元。

严打有毒食品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乃民生大事,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活动的主要职能部门,我市公安机关又是如何打击的?

为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市公安局主动出击,加强案件线索摸排力度,组织警力对辖区生产经营食品药品、酒类、婴儿乳粉、猪肉及其制品、保健品、农产品企业开展地毯式排查,对以合法外衣掩盖违法犯罪行为的“黑作坊”跟踪调查,动员群众检举揭发各类线索。同时积极主动与质检、工商、食药监等行政执法部门联系,认真进行梳理研判,从中确定一批打击整治对象,深度经营,果断查处。行动以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打掉生产销售毒豆芽、病死猪等案件23宗,抓获犯罪嫌疑人52名。

3月17日,市公安局办案民警侦查发现,制贩豆芽人员李某为牟取私利,提高豆芽产量和外观,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添加剂来制作豆芽出售。掌握线索后,民警迅速出击,于当天中午将犯罪嫌疑人李某抓获,当场从其作坊查获“无根水”等生产有毒有害食品添加剂一批,缴获有毒有害豆芽菜一批。11月22日,我市警方发起“钟某等人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猪肉案”集群战役,组织警力分赴云浮、中山、江门等地开展收网行动,成功打掉一个销售病死猪肉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缴获病死猪肉5吨多、涉案车辆2辆及涉案工具一大批。

PJPG000038908702

警方缴获部分毒豆芽。

严查假劣药品

药品的作用本为治病救人,与使用者的生命息息相关。而假药不仅不能治好病,反而会贻误治疗,甚至起到反作用危及生命安全。对于假药品案件,我市各级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严打方针,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做到“早发现、早检测、早查处”,防止造成更大的现实危害。

制造销售假药犯罪具有很强的流动性、隐蔽性和分散性,犯罪分子多是游走于圩镇、农贸市场等地,侦查非常艰难。在打击上,警方坚持大小案兼打,单个案件由各辖区分头打击,跨地区重大复杂案件由市公安局统一指挥,组织警力联合打击整治,彻底查清产、供、销链条,对违法者依法从严从重惩处。行动期间,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共打掉假药品案件74宗,抓获犯罪嫌疑人76名。

6月17日,阳西警方展开打击行动,一举打掉了3个涉嫌销售假药的摊档,抓获范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现场缴获“领头阳”、“555伟哥”等假药一大批。6月18日,海陵警方对生产、销售假药品开展打击整治行动,发现洪某涉嫌销售假药,并依法查扣了其小药店内的虫草鹿鞭丸等疑似假药一批。8月20日,阳东警方联合阳东食药监部门展开联合清查行动,发现阳东县东平镇一成人用品店在未取得进口许可证的情况下,销售美国产伟哥等7种药品,经食药监局鉴定为假药。民警立即对犯罪嫌疑人展开抓捕,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阮某,查获美国产伟哥等7种假药一批。

PJPG000038908862

警方打掉毒海参加工窝点。

严控假冒产品

除了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对人体健康和生命造成危害之外,其他的假冒伪劣产品不仅给消费者造成精神和物质上的损失、给工农业生产造成破坏,同时还极大地损害了名优企业声誉、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2013年我市公安机关成功发起并收网多起全国集群战役,先后打掉制售假冒凌霄牌水泵犯罪团伙、制售假冒“十八子”刀具等犯罪团伙,有效维护消费者、知名品配产品的合法权益,赢得各方的赞许。

今年“六大专项”行动开展后,我市各级公安机关继续秉持着“打击非法,保护合法”的理念,对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的制售假犯罪活动,分波次重点开展打击攻坚。行动期间,全市公安机关主动发起集群战役13起(其中全国3起,省内10起),参与配合集群战役15起,打掉团伙17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04名,捣毁生产、销售、仓储窝点56个,查获假冒伪劣产品约19万件,涉案金额逾1.6亿元。其中,成功组织收网我市首起假冒注册商标服饰案全国集群战役。

今年5月份,市公安局经侦部门发现潘某夫妇涉嫌生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服装,涉案金额巨大。获悉该情况后,副市长、市公安局长林春生高度重视,要求迅速成立专案组开展破案工作。专案组经缜密侦查发现,潘某夫妇大量生产“LACOSTE”(鳄鱼)、“JEEP”(吉普)等著名外国品牌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服饰,形成生产、水洗、包装等分工合作的造假产业链条,并通过物流向全国多个省市大量批发。6月17日,我市警方利用集群战役指挥调度平台对该案提请发起全国集群战役。同时,加强与公安部、省公安厅以及参战地警方的沟通联系,全面查清了该犯罪网络的组织架构、运作模式、货物资金结算方式等犯罪事实。

11月7日,收网时机成熟,在公安部、省厅经侦局的协调下,我市警方联合内蒙古、山东、北京、浙江、福建、陕西、江苏等省(市)公安机关成功对潘某夫妇假冒注册商标服饰案集群战役开展统一收网,成功抓获潘某某等15犯罪嫌疑人名,捣毁制售假冒注册商标服饰窝点14个,查获假冒“LACOSTE”(鳄鱼)、“JEEP”(吉普)等外国著名品牌服饰10万多件、加工服饰机器1000多台,涉案总价值约1.2亿多元,彻底摧毁了这一横跨多省(市)的假冒注册商标服饰的犯罪网络。

PJPG000038908762

警方查获一批病死猪肉。

案例1

夫妻售卖病死猪肉齐落网

今年1月,市公安局成功打掉一个公安部督办制售病死猪肉案,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20名,查扣猪肉3.5吨,缴获4台涉案车辆及记账本、收款收据、送货单、杀猪刀、电子秤、杆秤等屠宰、销售工具一批。

今年初,市公安局接到群众举报,称专门从事贩卖猪肉生意的梁某等人涉嫌制售病死猪肉。掌握信息后,副市长、市公安局长林春生立即组织市公安局有关部门部署侦查破案工作,要求快速将该团伙一网打尽。

专案组民警侦查发现,犯罪嫌疑人梁某夫妇为牟取暴利,专门从养猪场购买病、残、死(死因不明)猪,雇人用小货车分别运送至位于江城区岗列沙格村、合壁社平房的2个屠宰点屠宰,然后每天将其生产的瘦肉、猪舌、排骨、猪肚、猪脚等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价格销售。 而犯罪嫌疑人陈某的病死猪,除了一部分是来自己经营的猪场外,还从梁某等人处收购病、残、死(死因不明)猪,运回其位于江城区双捷街道岗元村果园鱼塘边屠宰点,雇人屠宰后,在其妻的协助下,采取摆摊贩卖及电话预约送货上门等方式,每天将其生产的瘦肉、排骨、腩肉等销售出去。犯罪嫌疑人林某某则主要向梁某、许某及一些农户处购进病、残、死(死因不明)猪,在位于江城区玉沙、城西下华龙村的2个屠宰点屠宰后,将其生产的瘦肉、肥肉、排骨等运至市场外路边摊档销售。经检验,上述猪肉均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1月10日早上7点,市公安局组织120多名警力,分成19个行动组,对该团伙展开收网行动。行动中,警方在各屠宰点、销售点、嫌疑人住所等10余处地点抓获梁某夫妇、陈某夫妇等犯罪嫌疑人20名,查获记账本、收款收据、送货单一批、车辆4台、猪肉3.5吨、杀猪刀、电子秤、杆秤等屠宰、销售工具一批。

案例2

美女推销假保健药品被捕

经过四个多月的连续艰苦侦查,7月23日,市公安局成功侦破一宗批发、销售假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9名,破案15宗,缴获“虫草鹿鞭丸、五蜈蚣标止咳丸”等假药一大批。

今年3月,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茂名籍女子车某涉嫌在我市批发售卖“虫草鹿鞭丸、五蜈蚣标止咳丸”等假药的违法犯罪行为。经进一步调查发现,车某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以阳东县东城镇激情成人用品商店等处为批发点,打着成本价售卖的幌子,长期将“虫草鹿鞭丸、五蜈蚣标止咳丸”等假药大量批发至我市的江城区、阳东县等6个县(市、区)。为将该制售假团伙一网打尽,市公安局以点带面,深挖扩线,采取逐个击破侦查手段,把涉及到的下家经销点逐一收网,先后共抓获犯罪涉嫌人在我市的阳西县抓获销售假药嫌疑人14名。7月23日,警方对犯罪嫌疑人车某的3个批发点开展统一收网行动。行动中,抓获车某等涉案人员3名,捣毁仓储窝点2个、销售窝点3个,缴获“虫草鹿鞭丸、五蜈蚣标止咳丸”等假药一批。

PJPG000038908802

警方查获假冒品牌牛仔裤。

案例3

黄某制售毒海参获刑十年

2013年12月2日,市公安局一举捣毁加工生产毒海参窝点3个、销售窝点3个、储存化工原料仓库2个,缴获有毒海参约8.7吨,刑拘犯罪嫌疑人10名,彻底摧毁两条生产加工销售“毒海参”犯罪链条。

警方调查发现,2012年黄某与梁某合伙成立加工海参的海产店。同年4月,黄某注册成立一海产品店, 租赁城区潭塘洲一工棚作为加工海参的场所,并先后聘请人员从事海参加工。为牟取暴利,黄某等人从茂名市电白县等处,购进大量的茄子参、乌虫参等海参产品后,再购买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等化工原料加工海参后售卖。同年6月,黄某安排其妻薛某在阳东县东城镇自家住宅以同样方式加工“虎皮”、“尖嘴”等海参,并将加工好的海参交给叶某销售。

2013年1 2月2日凌晨5点,市公安局展开收网行动,先后抓获黄某、陈某、高某、甘某、黄某等10多名犯罪嫌疑人,缴获已加工完毕的有毒海参3300斤、半成品2092斤、海参原材料7366斤,化工原料一大批。经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检验,过氧化氢属于非食用物质,不得作为食品添加剂或食品加工助剂在食品中使用。在食品生产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如过氧化氢,工业磷酸等,长期食用可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如呼吸困难、结膜和皮肤出血等。

2014年11月12日,江城区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判决:黄某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9850000元,其他团伙成员也分别被判三年以下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撰文/刘空 陈明秀 谭国色

■ 摄影/阳公宣

Tags:全力保 安全 责任编辑:后会无期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连州“菜心王”:40万元 [下一篇]阳春合水镇涌现出4位妇女创业致富..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