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江港码头建设现场。

改建中的高新区一小。

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周村。

笔直宽阔的道路直通珠海(阳江)共建产业园。
——阳江高新区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一日疾驰万里程,嘶风啸月远闻声。
2014年,骏马奔腾的一年。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引擎,阳江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呢?取得哪些成效?
该区交出了完美答卷。一年来,阳江高新区以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产业转移园和临港工业的发展,打造园区发展载体,努力提高园区竞争力,各项经济指标平稳较快增长。
一组组鲜活的数据见证了跨越发展的成就——2014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65.1亿元,增长26%;工业增加值完成78.56亿元,同比增长27%;地方公共财政完成4.3亿元,同比增长30.2%;合同利用外资14761万美元,完成年度任务101.8%。

阳江港码头建设现场。

改建中的高新区一小。

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周村。

笔直宽阔的道路直通珠海(阳江)共建产业园。
——阳江高新区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一日疾驰万里程,嘶风啸月远闻声。
2014年,骏马奔腾的一年。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引擎,阳江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呢?取得哪些成效?
该区交出了完美答卷。一年来,阳江高新区以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产业转移园和临港工业的发展,打造园区发展载体,努力提高园区竞争力,各项经济指标平稳较快增长。
一组组鲜活的数据见证了跨越发展的成就——2014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65.1亿元,增长26%;工业增加值完成78.56亿元,同比增长27%;地方公共财政完成4.3亿元,同比增长30.2%;合同利用外资14761万美元,完成年度任务101.8%。
■2014年回顾
该区坚持以重大项目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为抓手,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大力推动产业转移园和临港工业的发展。
项目建设:去年新引进项目10个投资超23亿元
重点工业项目阳江翌川镍合金项目首期两条生产线、明轩低辐射镀膜(LOW-E)玻璃项目正式投产,其他重点项目顺利推进;高端不锈钢产业基地、保税物流、太平洋油气等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开展预可研、环评、勘察等前期工作,各项工作目前正在有序推进。同时,各工业园区还有约30个工业项目正在建设和筹建。
2014年阳江港在建码头有4#、13#、14#、18#和19#泊位,其中4#泊位已完成主体工程沉箱预制,13#、14#泊位已完成主体工程沉箱预制29个,占总数的88%;18#泊位已完成吹填土工程,19#泊位已完成总吹填土方量的70%。筹建码头项目有5#~7#、15#、16#、17#、20#、21#、22#和24#共10个泊位。
按照市专业招商行动的工作部署,围绕引进重点产业项目,紧盯国际国内行业领军企业,成功引进明阳风电海上风机制造、中国物流阳江保税库综合物流园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新引进项目10个,其中合同项目9个,总投资约23.4亿元。在谈项目约15个,其中粤电热电联供、广青不锈钢金属压延等重大项目正在抓紧做好前期筹备工作。
全区招商引资项目累计165个,总投资额321.6亿元。其中已建成项目89个,投资额141.13亿元;在建项目20个,投资额43.68亿元;筹建项目56个,投资额136.79亿元。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工业产值超1000亿元,新增税收超过25亿元,创造就业岗位约5万个。
园区建设:珠海(阳江)产业园再评优秀
在市经信局指导和支持下,珠海(阳江)园2013年度在省考核中排名第5位,继2012年再次取得优秀等级,获得相应资金和土地指标奖励。此外,还获得省扩能增效扶持资金4.3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扶持资金1.5亿元、产业集聚发展扶持资金1亿元、招商选资奖励资金0.7亿元、示范园建设资金1亿元、考核优秀奖励1000万元。
在园区建设方面,该区紧紧抓住珠海对口帮扶、合作共建契机,全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年”工作部署,做了大量工作。去年纳入珠海(阳江)合作共建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共有18个,投资估算约11.2亿元。其中,港口片区进港大道道路改造工程、港口片区闸口工程、临港污水处理厂首期建设项目和港口地块首期填土工程等6个项目已相继完成。环镍合金道路海港纵二路段、海港三横路段、海港大道段已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土建及设备工程施工队已进场开展基础建设工作。
目前,园区内各种配套设施逐步完善。疏港大道已全面动工,云阳高速至省道277线连接线、220KV登高站及220KV登高站至翌川供电线路工程、800MM供水管网等项目已全部完成,华润燃气天然气福冈至港口管网已完成,正式向园区企业供气。港口污水处理厂、环镍合金道路等工程正在开工建设及港口铁路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
此外,还积极争取市国土部门的支持配合,完善用地指标,多渠道筹集征地资金,围绕重大建设项目,集中力量开展征地工作,确保满足入园企业的用地需求,加快各园区的发展。
深化改革:十大专项改革有序推进
去年以来,按照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工作部署,结合实际,全力推进深化改革工作任务,确定了2014年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政经分离改革、拓展与完善网络办事大厅、美丽乡村行动计划、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人事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创新区域合作机制、社会组织改革发展等十大专项改革选题。各专项改革牵头区领导和责任部门积极开展工作,精心组织,认真负责,使改革工作层层落实,并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一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作中,已建成4个粮食生产基地,2个花木生产基地,正在积极推进2个湿地公园的建设工作;二是美丽乡村建设已完成3条自然村,村内建成文化广场,实现道路硬底化,完成绿化、亮化和垃圾处理配套,明年计划再打造5个示范村。三是农村政经分离改革在2个试点工作经验带动下,去年完成了6个村委会的改革工作。四是社会组织改革发展工作中,积极推进“平安细胞”建设,通过打造平安村居、平安校园、平安市场、平安医院、平安企业、平安山林、平安工地、平安餐饮、平安电网、平安家庭十大平安细胞示范点,以点带面,产生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其他各项改革工作也按计划有序推进。
民生事业:垃圾收集池覆盖158条自然村
在做好园区建设的同时,高新区在财力上注重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切实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一是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扶贫开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改造、整村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和村道建设。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工作目标,全区两条省定贫困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已全部脱贫。2014年投入360万元建设周村、洋边等村委会主道路灯830盏;投入140万元建设村中公厕14座;投入260万元安装松中、平东自来水主管道;投入1160多万元建设、完善平冈青年运河、麻鹤潭等16宗水利设施。
二是抓好宜居村镇建设。4个区级宜居示范村,目前已全部完成建设。绿化、亮化、美化等镇村改造工程正按规划逐步实施,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基本实现了村道硬底化,村村通自来水。加大了镇村生活垃圾处理力度,至目前为止建有垃圾收集池235个,基本覆盖158条自然村,生活垃圾由区环卫所组织车辆定期收集处理,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三是加大教育建设投入。漠南中学顺利按时竣工并通过验收,2014年2月17日,平西、平北中学师生整体顺利撤并到漠南中学;区二小建设工作已完工,目前正准备验收;区一小建设正在加紧推进,整个工程预计今年4月竣工。
四是抓好文化体育惠民。目前平冈文化站大楼主体建筑工程、敖昌骙烈士纪念园工程已经全部完成,灯光球场和文化广场已免费投入开放;全面完成了23个村(居)委会文化室建设工作,同时对已建设好的文化室的软件设施进行完善、升级;完成了吉树、海丰、高厚三个自然村农家书屋建设;共送戏下乡10场到各村委会,全年共放映影片264场。
五是社会保障体制不断完善。职工五险基本完成市下达的扩面征缴任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和社会保障卡资料采集工作全面完成市下达任务,社会保障卡推广应用工作按市布置和要求稳步推进,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发放。
六是全力做好救灾、救济工作。城乡低保、五保户供养和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受灾群众临时救济等各项工作全面落实。
七是加强综合整治,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工作成效。持续深入开展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管、米面制品、肉及肉制品、保健食品打“四非”、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等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去年共出动监管人员和执法人员580人次,检查餐饮、食品生产、流通、保健食品经营单位135家,确保了2014年全区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为零。
■2015年展望
2015年,高新区将继续加速发展,不断做大经济总量,切实抓好项目动工、招商引资、征地、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深化改革,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加快做大经济总量
切实抓好企业服务工作,促进骨干企业达产增效和其他项目的投产,继续保持各项经济主要指标平稳增长,做大经济总量。同时,积极做好产业转移园考核工作,力争继续取得优秀。
推动项目建设进度
继续落实挂点企业服务制度,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全力督导在建、筹建的入园项目尽快动工、投产,加快产业聚集,增强发展后劲。继续抓好重大项目、港口码头项目建设和入园项目动工建设。
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贯彻市委市政府“1+10”的招商模式,围绕重大装备制造业、不锈钢产业、临港工业、玻璃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加快产业集群的形成。充分利用珠海(阳江)产业园合作共建契机,对接好与珠海市共建产业转移园和经济合作区工作,进一步推进产业转移,实现合作共赢。
抓好深化改革和“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实际推进深化改革工作,成为全市的体制创新的先行区。认真掌握了解国家“十三五”期间的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全面摸清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全区“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布局,确定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出重大建设工程和重点项目布局,提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政策、工作措施等。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认真研究省对园区投融资体制的新办法,提前谋划,力争取得省各项资金支持。充分运用好发债资金、省转移园奖励资金,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同时,紧抓珠海对口帮扶阳江机遇,继续加快完善港口园区基础设施。
推进民生事业发展
扎实推进十件民生实事。按计划推动宜居村镇、示范村(社区)建设。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医疗保险体系,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全面推进创建教育强镇工作,确保教育强镇验收顺利通过。加强社会综合管理和治理,全面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努力建设平安高新区。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切实加强和改进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行力和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目标。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落实区党委提出的“勤政廉政创大业、能干善干为人民”的宗旨,树立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切实提高机关效能建设。
撰文/黄美效 唐莉莉 黄娟娟
图片/李向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