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新型城镇化应让农村繁荣起来
2015-03-30   来源:克拉玛依农批网  作者:xiaoma哥   字体:【 】  浏览:61次   评论:0

■ 摘自3月27日中国青年报

作者:彭真怀

青壮年陆续走出去寻找新的生活,留守老人一一被时光消磨。这样的村庄早已不是个案。我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城镇化规模,更有着世界上最快的城镇化速度,这对于正在推动的大国治理无疑是个艰巨的智慧考验。

尽管离开农村的人口并没有实际获得所在城市的市民身份,也没有享受到各方面的市民待遇,但他们就是不愿意回到农村。农村空了,城里满了,一空一满之间影响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细微末节。

笔者呼吁,城镇化率的真正意义,是为农民创造增加收入的机会,是让农村聚居点繁荣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农民受损、农业衰败和农村凋敝。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中,要采取就地城镇化和就近城镇化的谋略,让农民在家门口享有同市民相当的生活品质和公共服务,走出一条农民生活现代化、农业生产企业化和农村生态田园化的新路子,实现城乡共同进步,提升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村庄,是中华农耕文明自伏羲、神农以来延续七千多年的根。从这个意义上说,读懂农民才能读懂中国,村庄是国家治理的一个浓重缩影。所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都是源自于此展开的大历史叙事。

当国家治理翻开新的一页时,58.8万个行政村、250多万个自然村正走在一个转折关口。笔者认为,国家与农村、市场与农村、城市与农村三组基本关系需要重新作出制度安排。这个安排里有阵痛,有迷茫,更孕育着希望。

【评中评】

如果建设出一个几乎看不到青壮年的新农村,其建设的本意就被消解了:一个空置着或者老年化的农村没有活力和生机,变得“失魂落魄”。城乡均等化,旨在让城乡居民在生产生活资源的配置上,逐渐平齐。在未打破现有的城乡公共资源差距前,“人往高处走”的硬道理不会变。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为农村找到繁荣的着力点,而不是仅仅意图用道德或者乡愁把农村人口捆绑在土地上。

Tags:应让农 荣起来 责任编辑:xiaoma哥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土地流转催生众多农业“大户” [下一篇]9家5A景区被警告:五台山致歉 夫..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