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区深入开展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

区委书记陈经勇到那西调研。

区长冯富基调研“三级联动”工作。
在如今的江城区,常有居民家中会迎来一些特殊的客人,他们和村民坐在一起拉家常、谈村事、讲政策,走时还会留下联系方式叮嘱一句“有问题常联系常反映”,而这只是江城区区、镇(街道)和村(社区)“三级联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到今年3月31日止,全区各驻点团队已走访群众36943户,108991人次,听取群众意见建议2208条,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1130 个,化解矛盾纠纷334件。

“情暖阳江健康行”珠海医疗专家队进农村万人义诊活动(双捷镇站)。
领导率先垂范
科学安排驻点
领导干部是驻点联系群众的主体,是主要责任人。在“三级联动”中,江城区委高度重视,坚持领导干部一定要到位,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加强督促指导、按需对接,从而形成了强大合力,精心组织、推动活动顺利有序开展。
区领导的重视和率先垂范为全区各级领导干部作出了表率。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经勇把“三级联动”活动作为“书记项目”,不仅亲自审定工作方案、经常过问工作开展情况,还多次深入他挂点的白沙街道,“面对面”走访接待群众。区委副书记、区长冯富基,区政协主席冯国芳,区委副书记戴锐心等区四套班子党员领导同志也深入所挂点的镇(街道)和村(社区)督促指导工作,积极走访联系群众。目前,区领导到挂点镇(街道)接访群众已达109人次,接访和走访群众达 397人次。
在区领导的带动下,各项工作的落实得到了积极推动。区委结合实际,把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扩大到区四套班子领导成员和区直各单位,形成了区、镇(街道)和村(社区)“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根据区委组织部制定的有关活动方案,区直单位包点村(社区)与所在部门特点、行业优势紧密结合,坚持党委部门到难村(社区),经济部门到穷村(社区),政法部门到乱村(社区),农业部门到专业村(社区),实现了科学安排、按需对接,大大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江城区深入开展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

区委书记陈经勇到那西调研。

区长冯富基调研“三级联动”工作。
在如今的江城区,常有居民家中会迎来一些特殊的客人,他们和村民坐在一起拉家常、谈村事、讲政策,走时还会留下联系方式叮嘱一句“有问题常联系常反映”,而这只是江城区区、镇(街道)和村(社区)“三级联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到今年3月31日止,全区各驻点团队已走访群众36943户,108991人次,听取群众意见建议2208条,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1130 个,化解矛盾纠纷334件。

“情暖阳江健康行”珠海医疗专家队进农村万人义诊活动(双捷镇站)。
领导率先垂范
科学安排驻点
领导干部是驻点联系群众的主体,是主要责任人。在“三级联动”中,江城区委高度重视,坚持领导干部一定要到位,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加强督促指导、按需对接,从而形成了强大合力,精心组织、推动活动顺利有序开展。
区领导的重视和率先垂范为全区各级领导干部作出了表率。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经勇把“三级联动”活动作为“书记项目”,不仅亲自审定工作方案、经常过问工作开展情况,还多次深入他挂点的白沙街道,“面对面”走访接待群众。区委副书记、区长冯富基,区政协主席冯国芳,区委副书记戴锐心等区四套班子党员领导同志也深入所挂点的镇(街道)和村(社区)督促指导工作,积极走访联系群众。目前,区领导到挂点镇(街道)接访群众已达109人次,接访和走访群众达 397人次。
在区领导的带动下,各项工作的落实得到了积极推动。区委结合实际,把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扩大到区四套班子领导成员和区直各单位,形成了区、镇(街道)和村(社区)“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根据区委组织部制定的有关活动方案,区直单位包点村(社区)与所在部门特点、行业优势紧密结合,坚持党委部门到难村(社区),经济部门到穷村(社区),政法部门到乱村(社区),农业部门到专业村(社区),实现了科学安排、按需对接,大大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陈丹开展普遍驻点直接联系群众活动。
密切联系群众
掌握社情民意
为了确保群众的“诉求有人听、困难有人帮、事情有人办”,区级领导挂点不仅分头10个镇(街道),督促指导镇(街道)活动的开展,还于每月15日定时到镇(街道)“面对面”接访群众。69个区直单位派出 114名党员干部作为联系员包点全区114个村(社区),参与走访接待群众,并落实“派出干部当代表,单位作后盾”要求,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和优势,为群众办事。此外,江城区还选派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为责任人,组成驻点团队到村(社区)当面接待、分片走访、上门慰问,为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与此同时,村(社)“两委”干部则组成辅助团队,做好各项工作的联系承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在此基础上,区委组织部还联合各地各单位建立完善了学习制度、工作记录制度等6项制度,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任务,并成立了工作检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到各村(社区)进行督促检查,确保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的党员干部及时到点到位。
具体工作方案和规范管理制度使得江城区的领导干部真正沉下身子走近了群众,与群众谈心交朋友,做到了“一个都不能少”:每一户村(居)民、每一个驻村(社区)单位都要全部联系。各驻点团队科学安排走访计划、走访路线,自觉增加走访接待群众时间,确保每年每户村(居)民、个体工商户和每个驻村(社区)单位至少走访1遍。

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化解基层矛盾。
解决热点问题 化解基层矛盾
热心走访群众的最终目的是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在工作中,各驻点团队既当“流动调解团”,又当“群众诉求代理员”,“驻”进了民心也“帮”出了实效。
“村里的水渠年久失修”“村道没有路灯晚上出门不方便”“村里的自来水水压不够”……在接访、走访群众的过程中,各驻点团队采用台账式的管理办法,将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都记录在册,做到联系工作做到有制度规范,有工作日志、有日常监督、有年终总结。
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驻点团队及时依法依规解决,需要其他部门协调解决或属于其他部门职能的,则商有关部门按程序办理;同时还积极为群众调解矛盾纠纷,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和程序反映诉求、维护权益。在驻点团队的努力下,江城区“三级联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亮点纷呈:城西街道拥有了硬底化进村道路,城南街道形成以公共服务中心为依托的“一刻钟”公共服务网络,城北街道采用“一信一卡二本子”与群众面对面心交心。
到3月31日止,全区各驻点团队走访群众36943户,108991人次,听取群众意见建议2208条,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1130个,化解矛盾纠纷334件。
基层亮点
双捷镇:问需于民解决民生热点问题
5 月底天气已经逐渐开始炎热起来,但对于乐安村3000余村民来说,炎热的天气并没有影响他们焦急期盼的心情,因为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和农贸市场很快就要建成了。“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接下来就是绿化、照明和一些细节工作,预计7月份村民就可以尽情在这里休闲娱乐了。”在文化广场的建设工地上,一位村干部兴奋地告诉记者,很快村民就将告别露天摆摊的历史,业余文化活动也有了去处。
配强团队、严格监督、多办实事……自开展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以来,双捷镇领导干部主动走到群众中,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为群众办实事、解决民生热点问题,从而成功营造出了“干部作风扎实,干群关系密切,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通过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热点问题,不断巩固扩大活动成果。
“在驻村团队的不断努力下,我们在驻点联系群众活动中收集到了不少建议和意见。”双捷镇镇委组织委员许基岑告诉记者,他们采取分类分步实施的办法解决了多件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针对群众反映的灌溉难问题,双捷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已经顺利完成了清冲村高标准农田2475亩、机耕桥1座、碑头3座及关塘山水库池险加固等民生项目;针对群众反映的行路难问题,双捷镇投资255万元启动了县道X753线双捷圩至阳春交界段三级公路改造工程。
“此外,驻点团队坚持在每周二主动进村入户,为群众排忧解难,自开展驻点联系群众活动以来实现了零越级上访。”许基岑说,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驻点团队还充分掌握了困难家庭的具体情况,关怀帮扶弱势群体,营造了互助友爱的社会氛围。
白沙街道:“1+5”工作法成功化解难题
走进白沙街道大岗村委会办公楼,投资15万元的公共服务站十分醒目,该站设有两个服务窗口,在这里大岗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办理包括村一级可直接审批以及受理代办的82项事务:公租房申请、计划生育核实、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个体工商户变更登记、野外生产性用火审批等。从去年7月30日揭幕至今,大岗村公共服务站共受理审批事项186件,已办结186件,办结率达100%,其中45件事项代办,余下均为即办事项。
“大岗村公共服务站还只是我们开展普遍驻点联系群众工作的一项成效。”白沙街道党工委书记曾练豪告诉记者,在不断深入推进“三级联动”驻点直接联系群众活动的过程中,白沙街道创建了“1+5”工作法,取得了显著工作成效。“‘1’是指成立了群众问题化解领导小组,负责整合资源、统筹人力物力;‘5’是指区直部门联络员、街道驻点团队、村辅助团队、村民小组信息员、微信互动平台。”曾练豪介绍,通过“1+5”联动,白沙街道形成了全天候、全方位收集、解决群众问题及回复回访一条龙服务网络,迄今为止已走访群众5200多户15000多人次,收到意见和建议432条,解决群众难题72个。
说起“1+5”的工作成效,曾练豪如数家珍:六村竹围村污水浸村问题、岗华西岗村土地产权纠纷等6起多年信访积案被成功化解;大岗等5个村行政服务平台建设使群众足不出村便可享受“一站式”服务;华陈村等 3个村文体休闲广场建设让群众休闲娱乐从此有了去处;岗新等7个村(社区)自来水管网建设给5000多户群众送来了安全用水;大岗、麻桥等村共4.6公里村道硬底化建设让8000多人从此告别“出行难”;南洋支渠、西干支渠共13公里清淤作业使白沙等8个村委会1.6万亩田地不再为水发愁……
记者手记
深入基层赢来群众交口称赞
全区三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听民声、知民情、办民事、解民忧已经成了江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与以往没有规范管理制度的干部走访基层不同,“三级联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结合地区实际,做到了有制度规范、有工作日志、有日常监督、有年终总结,让过去“群众委托的事情可干可不干、下乡走访可去可不去”的现象大为改观。干部们真正在群众中走动起来,得到群众的关注和认可,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
在走访中,驻点团队了解到的问题可谓五花八门,既有涉及百余户居民的农田灌溉难、行路难,也有拖延了多年的信访积案。驻点团队时而化身流动调解团就地化解矛盾纠纷,时而充当群众诉求代理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把工作落到了实处。用水、出行等难题一一迎刃而解,随之而来的是群众的交口称赞。
不过,江城区并未打算止步于目前的成绩。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江城区还将多措并举加大工作力度,确保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继续取得实效。实地暗访、群众回访和查看台账等督查方式将陆续“上线”,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也将被列入镇(街道)党(工)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主要内容,同时加大对包点村(社区)的帮扶力度,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解决基层工作资源不足的困难。
撰文/岳峥雪 许志光
图片/江城区委办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