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他们用平凡书写不平凡的人生之歌
2015-06-26   来源:贺州农批网  作者:噩梦之王   字体:【 】  浏览:41次   评论:0

九位“广东好人”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阳江市民

PJPG000060332462

“广东好人”许小鸣(右一)和95岁抗战老兵施宗宪(右二)在活动现场。

■ 编者按

一个好人就是一个标杆,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旗帜。昨日下午,9位广东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感人故事,通过视频、访谈、情景剧等方式一一展现——他们用平凡义举践行什么是真善美。

质朴的言语,真实的情感,平凡的义举,让会场感动了。这是南粤大地上最普通的一群人,却在最普通的位置上,书写出最不平凡的人生之歌。他们的名字,叫“广东好人”。

◎ 苏光灯

扎根基层文化站33年

自1981年起担任阳东区合山镇文化站站长,苏光灯扎根基层一干就是33年。33年里,他从“孤家寡人”升级为“司令员”,成为合山镇5万人口的文化“总舵主”,将合山镇群众的文化生活搞得有声有色。

每每镇上举办大大小小文体活动,都离不开苏光灯的身影。他当起“导演”指导节目排练,组织活动开展。同时,他还兼做起了“摄影师”,用相机记录着合山镇的发展,更是几尽艰辛两次拍摄合成了镇区全貌图,为当地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影像资料。

空闲时间,苏光灯总喜欢走村串户,从农民手中“淘”到不少宝贝,并把它们集聚起来建立合山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2007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启动。苏光灯为配合做好该项工作,遍访村村寨寨,将合山镇内的李萁故居、碉楼、古村落等一一登记。苏光灯寻访的合山镇20处文物点,后来经上一级文物部门的核实,全部得到确认,合山也成为阳东区文物数量最多的镇。2007年,苏光灯带着助手遍寻乡间、走访老人完善相关资料,组织编写《合山民俗文化》,历时两年完成,成为阳江首部镇级文化典籍。

总结词:立足乡村痴物俗,醉心文化纪春秋。

◎ 马兰

守护死者生命最后的尊严

与遗体打交道,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极其神秘又难以接受的职业。世俗的偏见、工作的压力,常常会让殡仪馆的工作者难以坚持。但在市殡仪馆,已经工作16年的马兰却从来没有退缩辞职,依然守护着死者生命最后的尊严。

马兰负责尸体化妆和遗体告别仪式司仪等工作,16年来处理过的遗体已经超过3000具。工作中,遇到双目不闭、身体变形、甚至张牙咧嘴的遗体,马兰常常亲手给死者按摩肌肤,使之恢复自然状态,然后一针一线细细缝合。若有遗体残缺不全、脸部变形,马兰就用雕塑专用泥、油彩、面粉、棉花、帽子等代用品,弥补死者脸部的缺陷。对于被烧焦或被水泡胀的遗体,马兰则精心调配化妆色彩,尽量为死者恢复原貌,让逝者含笑九泉。

交流活动现场,马兰坦言,对于这份工作,她恐惧过、呕吐过、哭泣过。因为工作性质,她多次与爱情和婚姻擦身而过。但她从没放弃,咬紧牙关克服心理障碍。“任何工作都得有人来做,干一行就得爱一行。我要做的就是让死者走得漂漂亮亮,让逝者家属得到慰藉。”她笑着说。

总结词:愿把青春酬事业,每教逝者显安详。

◎ 李国伟

渔民心中的“珠江守护神”

作为南海救助局广州基地“华英382”救助艇艇长,恶劣天气坚守岗位、24小时全天候等待救助指令、冒生命危险出海救险已成为李国伟的生活常态。自2010年驻守桂山岛以来,李国伟执行救助任务达188起,救助遇险渔船54艘、遇险人员319人,成为渔民心目中的“珠江守护神”。

面对危险,常人避之不及,李国伟却要在第一时间接近危险。去年12月4日凌晨,“东运989”货船在珠江口桂山岛西北约9海里处突遇大风袭击,导致船体进水沉没,船上5人弃船乘救生艇逃生。李国伟接到救助指令后,立即带领艇员们驾驶“华英382”迅速出动,几经努力终于找到了遇险船员,并克服两艇在大风浪中颠簸相碰的极度困难,将遇险船员逐个接上“华英382”,安全到达陆地。渔民不一定记得李国伟和战友的名字,只有简单的一句“谢谢”,但李国伟却说“只要记得南海救助就行,有危险就找它!”

救助任务充满危险,李国伟对家里“报喜不报忧”。家虽近在番禺,但李国伟每隔四五个月才能见一次妻子和儿子。节假日里,他常主动顶替家在外地的职工值班待命,让他们回家与家人团聚,带头为家庭困难的职工捐款捐物。“我们身在岗位,家里的重担都落在家人身上,他们才是最辛苦的人。”为此,在交流活动现场,李国伟向南海救助队的家人们敬礼:“你们辛苦了!”

总结词:救捞抢险驰岭南,敬业爱岗守桂山。

◎ 陈建宇

八年来从来没有休过周末

“陈建宇非常热心,去帮助一位自闭症儿童,也能够用自己的热情和善良感染他。两个人之间完全没有距离感。”现场交流中,陈建宇的同事小谢说出了对她的印象。

陈建宇是赵广军生命热线协会理事及赵广军志愿服务队队长。2007年5月,陈建宇报名成为赵广军生命热线的第一批志愿者。加入志愿服务队后,她多次参加队里的大型赈灾活动,直接去灾区第一线为受灾群众送去急需品。2011年11月,被任命为服务总队副队长后,陈建宇主动积极担起重任,带头策划了多个志愿项目,包括和队员赶赴英德为家庭惨案的受害女学生做心理援助,为白血病志愿者易燕齐全城义演筹款等。

自从加入生命热线,陈建宇不但牺牲了周末时间到工作室进行个案接访工作,下班后她还通过QQ或电话等跟踪个案。8年里她风雨无阻,每个周末都在进行志愿服务,累计时间4700多个小时。而受到陈建宇的影响,她的父亲、儿子、姐姐等亲人都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她工作的公司也成立了志愿服务队。

总结词:笑对人生甘奉献,勤参志愿乐平凡。

◎ 李宗权

守护病妻19载诠释真爱含义

既是沙场猛将,也有铁汉柔情。1996年,在儿子刚刚4岁的时候,李宗权的妻子关冰心被确诊为宫颈癌二期。此后,市公安局民警李宗权坚持照顾病妻十九载。

2001年2月,关冰心体内的癌细胞发生了病变,由于放疗的作用,每天夜里两、三点关冰心全身疼痛,李宗权只能整夜为她按摩,让她好过点;那段时间,李宗权每天晚上安排好孩子睡觉后,就坐9点半的夜班车从阳江赶到广州陪伴妻子。为了不耽误白天的工作,第二天他又搭早上6点钟的早班车从广州赶回阳江。他在阳江和广州之间来回奔跑,没耽误过一天班。

2004年1月26日,跟病魔搏斗了8年的关冰心出院了。李宗权不光牵手爱妻屡闯生死关,困窘岁月里还不忘拉扯一个艰难家庭。1993年初李宗权得知自己的战友老张患上了癌症,他与妻子商量决定从家里积蓄两万元中拿出1万元给老张治病。1995年老张因病逝世,尽管自家的生活已捉襟见肘,但李宗权还是每月从自己不多的工资中挤出200元、300元不等帮助老张这个更艰难的家庭,直到老张的儿子考上大学,10多年间从未间断。

“如果有来生,我还是嫁给你。”颁奖活动现场,李宗权妻子关冰心的深情告白让这个铁汉子听完也红了眼眶。

总结词:出警惟勤亮金盾,爱妻恪力焕新天。

◎ 陈嗣建

22年育种助农民增产增收

扎根农村从事水稻育种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22年,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农科所所长陈嗣建的大半辈子只为写好一个“农”字,他被当地农民誉为瑶山的“袁隆平”。

生于连山一农户家庭,陈嗣建自幼熟悉农事生产。自1993年调到县农科所,从事杂交水稻选育种工作已达22年。22年间,陈嗣建每天不是在跟土地打交道,就是在实验室钻研水稻品种。他笑称自己有“两个办公室”:一个在办公楼,一个在田间地头,而他每天在田里的时间长达五六个小时。

2009年起,作为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水稻创新团队综合与培训站站长,陈嗣建担负起粤西北地区水稻良种良法示范和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工程技术推广应用的任务,累计辐射带动粤西北地区超级稻60多万亩,为农户增收6000万元。他科研成果颇丰,还成功选育出野败型三系不育系“吉田A”,培育出一系列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500多万亩,增产2.5亿公斤,为农户增收6.25亿元,谱写了一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总结词:惠农实业丰瑶寨,育稻先锋誉岭南。

◎ 许小鸣

寻访救助揭阳老兵34人

因撰写地方抗日战争史,揭阳市揭东区图书馆管理员许小鸣与抗战老兵结缘,自此便一直参与寻找、救助揭阳老兵,她帮助过的揭阳老兵达34人。

这群从抗战烽火岁月中挺过来的时代老人,平均年龄90余岁,其中有不少人生活贫困、起居难以自理。2012年,许小鸣开始参与投入到炮台镇孤寡老兵谢茂强的救助与关爱活动中,为他募集看病医药费、生活费、房屋修葺费等,直到谢茂强老兵去世。2012年,揭阳籍远征军老兵黄俞鸣离乡77年,许小鸣得知后,与当地志愿者一起两次往玉林探望老人,根据老兵提供的故乡模样找到了老人家乡仙桥镇田东村及其亲人侄孙们,半年后圆了老人的回乡梦。

3年下来,许小鸣走访了100多位抗战老兵,参与救助的抗战老兵34人,把40多位老兵的人生经历化成文字,见诸报端。在她走访的抗战老兵中,95岁的施宗宪是阳江人,曾参与揭阳保卫战,并在这场战斗中失去听力。许小鸣通过笔纸与施宗宪对话,并把他的抗战故事记录下来。

总结词:关爱老兵存大义,广寻亲属慰乡情。

◎ 姚贝娜

身上闪着道德光芒的明星

生前,她用歌声呼吁大家一起加入公益行列,带动粉丝投入慈善活动;离世后,她的眼角膜被捐献给两位患者,帮助他们重见光明,她就是身上闪着道德光芒的明星——姚贝娜。

2008年,在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的舞台上,姚贝娜获得流行唱法金奖,成为青歌赛历史上首位百分冠军,同年还参加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演唱,成为人气女歌手。

担任爱心大使,拍摄公益广告,义卖私藏物品……作为演艺明星,姚贝娜心里装的还有公益事业。她担任“粉红丝带乳腺健康粉皮书”宣传大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抗癌宣传健康公益大使、广东电台音乐之声“爱的小桔灯·儿童关爱行动” 2014年度爱心大使,拍摄多个公益广告,呼吁带动粉丝参与慈善活动。

今年1月16日,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而病逝,按她的遗愿,一对眼角膜捐给了两位患者。后来,姚贝娜的600余件私人物品被拍卖,所得善款全部捐给新疆塔什库尔干县中学。她的公益慈善义举被世人感怀,第41981号小行星以她的名字命名。

总结词:婉转歌声传大爱,阳光心态耀中华。

◎ 伍娴养

用母爱点亮重病养子生命

伍娴养是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洞庭社区居民,一直靠街边摆地摊卖玉米等为生。二十多年来,对病魔缠身、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养子林明赞,伍娴养对他不离不弃,无私而顽强的母爱,让无数的人深深感动。

1992年5月的一天清晨,伍娴养在一个三岔口的马路边,发现了一个用烂毛巾裹着的小婴儿,心生怜悯,她义无反顾地将婴儿抱回了家,并为婴儿取名明赞。

10岁那年,明赞脸青、打冷颤、流鼻血。伍娴养及丈夫将明赞送到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却一直没查出是什么病因,直到2007年,明赞被查出患上强直性脊柱炎;2009年,又查出患上遗传性出血疾病——血友病。然而,她没有表现出一丝难过和遗憾,反而坚定照顾明赞,为明赞树立生活信心的决心。

令伍娴养欣慰的是,经过四年的学习,昨日上午,林明赞收到华南师范大学的毕业证书,顺利大学毕业。“今后我只希望明赞能顺利工作,结婚生子,让我早日抱孙子!”伍娴养在与主持人的互动时说。

总结词:彰显慈心怀母爱,兼和众力见亲情。

■ 现场采访

用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标杆

活动过程中,“广东好人”的壮举、善举、孝举和义举,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深深打动了阳江各界人士。活动结束后,记者采访了现场观众。

学生李绮婷:一直以为社会上坏人多,今天听到这么多好人故事,发现原来社会上每个角落都有好人。有了他们,就不会有“扶不扶”之类的道德事件发生,社会才会充满爱、更和谐。

公务员冯先生:家庭和事业,每个人都需要作权衡,而往往却顾了这头掉了那头。李国伟能做到24小时待命、几个月才回家一次,他们一心想着群众,不容易。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我们应时刻想着为群众办实事,一言一行要对得起群众。

志愿者阿恒:如今很多年轻人缺失社会责任感,“广东好人”用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标杆。我作为一名新生代志愿者,最初目的仅是让自己的空闲时间变得有意义,以后我将以“广东好人”为榜样,竭尽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谭老师:今天的交流活动如同一场丰盛的道德盛宴,让人很受鼓舞和启发。教育不仅是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做人。作为老师,我以后会将“广东好人”的案例带入课堂,影响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家庭生活,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撰文/陶明霞 刘文婷 摄影/梁文栋

Tags:平凡书 平凡的 责任编辑:噩梦之王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辟谣:网传端午节是祭祀节日不能.. [下一篇]男子在银行门口接触运钞车 被押钞..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