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定价包园”保证荔枝销路和品质
2015-06-22   来源:遂宁农批网  作者:soso   字体:【 】  浏览:49次   评论:0

阳西果农告别单打独斗提高市场竞争力——

PJPG000060056362

上洋荔枝代收购点。 梁文栋 摄

■ 本报记者/赵 慧

通讯员/苏 伟

端午前后,粽叶飘香,而对于岭南人,这个季节还少不了红荔添彩。去年,粤西荔枝集中上市,受保鲜技术、销路等因素影响,价格惨跌使荔农蒙受损失。今年荔枝市场如何?记者走访发现,今年,荔枝果农纷纷转变销售方式和提升保鲜技术,在荔枝产量增长的情况下,价格相对稳定,销路较为畅通。但值得深思的是,目前我市的荔枝销售主打鲜果市场,且缺少品牌,加工产业发展缓慢,直接影响了市场开拓。

改变传统营销手段增强“抵抗力”

日前,记者来到阳西县西荔王果蔬专业合作社,只见合作社车来车往、人头攒动,工作人员正将从果园新摘的荔枝分拣、包装、降温、装车,一片忙碌景象。“今年荔枝上市比去年早20天左右,成熟前,协会就已帮忙联系客商进园察看挂果量和果的品质,然后定价包园销售,开园时定的价是每斤3.5元左右,后期根据市场情况有所调低。”农户陈伯说,以前每到荔枝上市,自己就开始愁销路,如今在协会帮助下,开园前就已签订销售合同,不用担心滞销,心里踏实多了。

阳西县荔枝龙眼协会成立于2005年,现有5个合作社,230多户果农,以散户为主。“随着近年来荔枝种植的增多,荔枝产量的提升,荔枝已成为平民化产品,对于散农而言,缺少销售信息,如若单打独斗,毫无竞争力。”协会会长补建华说,早在几年前协会就已推出‘定价包园’销售方式,由协会、客商、合作社、果农四方根据果品、市场定价,销路有了保障,果农无需抢摘,从而保证果品品质。

“这已经是我第八年来阳西收购荔枝,通过消费者的反馈,阳西荔枝的品质已得到大家认可,虽然有些地方开出的价格比这边低,但有品质差别。”来自天津的收购商高强告诉记者,他每天发货8到10万斤,持续十几天,主要发往浙江、天津、北京的超市和市场。

打造品牌提升品质拓展影响力

品质不等于品牌。记者走访多个收购点发现,收购商多以“妃子笑”“桂味”“糯米糍”等品种来定价,甚少考虑品牌因素,且除“西荔王”在市场稍有一定知名度外,甚少有其他品牌。“好像没什么品牌,没怎么听说注册的荔枝品牌。”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现在荔枝的销售很少统一包装或统一品牌,基本是粗放的销售方式。

记者在收购点看到,一些外地收购商带来了印有自家品牌的包装盒,直接将阳西荔枝变成了其自有品牌。来自顺德的收购商卢先生告诉记者,阳西荔枝品质好,有助于自己品牌在市场的拓展。

既然有了品质保证,为何少品牌?阳西县荔枝龙眼协会相关负责人说,以前大家缺乏品牌意识,更多地注重了技术和品质,而忽略了品牌的树立。如今,协会逐渐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通过举办荔枝旅游文化节等方式,着力提升阳西荔枝的知名度,虽然被统称为“阳西荔枝”,唯有地域品牌先得到提升,才有助于个体品牌的市场开拓。

荔枝深加工亟待零的突破

“我市目前没有荔枝加工厂,均是鲜果销售。”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我市荔枝产业链并不完善,加工方面尚属空白,然而,对于我市年约9万吨的荔枝产量而言,纯鲜果销售必然会面临一定风险,虽然荔枝保鲜技术在不断改进,但相对于它的采摘期而言,保鲜水平还未完全满足产量要求。

全市有120家荔枝专业合作社,但为何均未涉足荔枝加工业?部分合作社负责人坦言,荔枝属于季节性水果且不易保鲜,如果专做荔枝加工,企业每年开工的时间可能只有一两个月,很难维持。荔枝加工还需要技术,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技术支撑,而随着交通运输的日益便捷,消费者更愿意品尝鲜果,存在市场接受度的问题。

Tags:包园 路和品 责任编辑:soso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国务院印发指导意见积极推进“互.. [下一篇]阳江5年累计投入3.62亿元改善民生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