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暑假打工挣学费 阳江贫困生自强自立大学梦圆
2015-08-24   来源:七台河农批网  作者:瞎子   字体:【 】  浏览:67次   评论:0

编者按

9月临近,许多高中毕业学子即将进入大学深造,但一些家境困难的学子仍在为学费发愁。本报与市红十字会联合推出的“圆梦有我”公益项目,继去年对16名贫困大学新生进行资助后,今年在市人民医院继续参与支持下,资助名额将增加到40余名,每名学生一次性资助3000元。目前,“圆梦有我”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正在对报名申请资助的学生进行走访。今日起,本报将陆续刊发三期《自强自立 大学梦圆》系列报道,共选取24名经走访核实的贫困大学新生,讲述他们寒窗苦读、自立自强的感人故事,敬请读者关注。

PJPG000061854162

唐开振

继续沿着艺术道路走下去

考取大学:广州大学市政学院

再次见到记者和“圆梦有我”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熟悉的面孔,唐开振脸上满是笑容,用手语热情地邀请我们一行人进屋坐,还体贴地搬来风扇帮我们解热。

颇具绘画天赋的唐开振,是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聋哑学生,家住阳春市春城街道新云村。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不负众望于今年考取了广州大学市政学院艺术设计专业。

去年3月14日,在“圆梦有我”公益项目和社会各界的爱心帮助下,唐开振圆了多年来的一个梦想,在市美术馆举办了为期5天的画展,他的绘画作品以及他同学的绘画、手工作品,受到了各界的关注和好评。

唐开振的父亲告诉记者,成功举办画展后,唐开振继续潜心学习,对绘画的兴趣更加浓厚,全力备战高考。他原本想考广州美术学院,但遗憾分数差一点,最终被广州大学市政学院录取。

唐开振通过纸板写字与记者交流,他表示自己很高兴考上了大学,而且是与绘画相关的艺术设计专业,这样他就能继续沿着艺术道路走下去。

得知自己已被纳入“圆梦有我”资助计划后,唐开振用手语表示“很感谢”。为了筹集唐开振上大学第一年的学费加住宿费所需的1万余元,他的父亲也一直没敢闲着,在春城四处找零工挣钱。

PJPG000061854142

蔡尚敏

乐观女孩暑期打工挣学费

考取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走进蔡尚敏和母亲居住的出租屋,记者和“圆梦有我”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心情顿时有些沉重:一张床,一张矮小的桌子,两段破旧的沙发,就已塞满了整个屋子。

虽然每月租金只需200元,但对尚敏的母亲来说,仍然是不小的负担。因为就在去年,尚敏的父亲因肺癌医治无效去世,家里的顶梁柱倒了,还欠下了8万多元的债,让尚敏的母亲不堪重负。说起家里的情况,她禁不住掉眼泪。

父亲去世时,尚敏正在读高三。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尚敏依然以501分的成绩,考取了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英语专业。“按照平时考试的成绩,至少都能上二A学校,但这次高考没发挥好,可能是心理压力太大。”尚敏说。

由于考上的是二本B类院校,每年单是学费就高达20000余元,懂事而又乐观的尚敏,高考结束后就在春城一家商场找了一份推销饮料的工作,两个月下来预计能挣4000多元。

在暑期打工中,由于尚敏的出色表现和业绩,受到饮料代理商的肯定,代理商决定在尚敏读大学的地方,帮尚敏联系同一品牌的饮料销售商,继续让尚敏兼职推销工作。

尚敏告诉记者,她打算去学校申请助学贷款,大学期间的生活费她决定通过自己兼职和勤工俭学挣,尽量不给母亲增加负担。

PJPG000061854102

曾 慧

努力学习报答姑姑的恩情

考取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虽然家在阳春市马水镇,但在曾慧记忆中,已经好多年没有回去过了。曾慧的父母早在她3岁时就已离婚,母亲后来重组家庭,父亲又常年不管她,好心的姑姑把她当女儿养,因此她从小就与姑姑一起生活。

早些年,生母还每月给曾慧150元生活费,但去年,生母不幸在一场车祸中去世了。曾慧读书、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姑姑身上。好在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文静而又聪慧的曾慧没有辜负姑姑的培养,今年以581分的好成绩,考取了华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而她姑姑的女儿,也于今年考上了上海海关学院。

曾慧的姑姑是一名老师,家里的经济并不宽裕,每月是靠工资维持生计。曾慧和她姑姑的女儿同时考上大学,第一年的各种费用加起来,需要近20000元,这让她姑姑感觉到空前的压力。

曾慧告诉记者,为了减轻姑姑家的经济压力,她决定到学校去申请助学贷款。至于在学校期间的生活费,她会尽量通过勤工俭学去挣。在大学期间,她会努力学习,学到过硬的知识,将来工作后好好报答姑姑的养育之恩。一旁的姑姑听了,忍不住留下眼泪。

PJPG000061854182

张小玉

到工厂打工挣大学生活费

考取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在这个暑假,不少准大学生或出去旅游一番,或与好友聚会,来纪念这美好的青春岁月。而家住江城区双捷镇茶水村的张小玉却在为大学费用发愁,在暑假的第一天,她就去了离家较远的阳东区一家工厂打工,希望趁着暑假多挣些钱。

得知记者和志愿者要去走访,小玉特向工厂请假半天,与记者一同前去双捷镇。在路途中,她告诉记者,母亲一早便出去做工了,因读高中的妹妹没有找到合适的暑假工,只能独自在家看屋和做家务。

谈到母亲,张小玉眼眶变得湿润,因几年前父亲患病去世,生活变得十分艰难。虽然在政府和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张小玉家重新修建了房屋,且有了低保,但因有两个小孩读书,经济压力仍很大,家中的重担全压在母亲一个人身上。

在生产流水线上重复着一样的动作,张小玉却不觉得工作枯燥。“因为是按小时计费的,我都不敢松懈,多挣一点就为妈妈减轻了一点负担。”小玉说,尽管所挣的钱不多,但对她来说,多一分钱,上大学就会轻松一点。

谈话间,小玉悄悄递上几杯水给记者一行人喝。生活的磨练让她有了一股迎难而上的冲劲和一份乐观的心态。“妈妈为这个家庭付出太多,我一定要学有所成,来改变这个家的状况。”小玉说。

PJPG000061854202

阮圣钧

靠亲朋资助完成高中学业

考取大学:广东警官学院

帅气,活泼,乐观,这是记者见到家住江城区富康小区的阮圣钧的第一印象。让人很难想象,他是生活在一个家庭贫困、读书全靠亲朋好友资助的学子。

阮圣钧的母亲患有小儿麻痹症,虽生活尚能自理,但身体已无法抗住工作的劳累,只能在家做些简单的家务。父亲以前在外做工,但每月收入微薄,一家人又无固定住处,父亲所挣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2010年,对于阮圣钧一家人来说,无疑是最痛苦的一年。作为家里的支柱,阮圣钧的父亲患了癌症,几经治疗欠下了不少外债,但家人的期盼并没有挽留住阮圣钧的父亲。父亲去世后,阮圣钧和母亲的生活过得越发艰难。

社区居委会知晓情况后,除了给他们家办理了低保,还为其申请到了廉租房。读书期间,阮圣钧每年的学费、生活费等全靠亲戚资助,就连他身上穿的衣服,有些都是亲戚出钱买的。面对贫寒的家境,阮圣钧都没有放弃学习,并以较好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上大学首年的学费、住宿费等需要近6000元,虽亲戚帮扶一些,但入学的费用还差了部分。阮圣钧说,他打算申请助学贷款,上大学后将一边努力学习,一边兼职打工挣生活费。

PJPG000061854222

钟子超

想早点挣钱改善家里生活

考取大学: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考完高考后的假期,本该是一名学生最“解放”的时光,而家住江城区一栋老屋的钟子超一家,心情却异常沉重。见到记者,钟子超时常低着头,言语甚少。“他以前是个开朗的孩子,喜欢打篮球。”钟子超的父亲说道。

就在今年高考前3个月,钟子超的母亲在照常上班的途中遭遇车祸,在ICU治疗了4个月之后去世了。“医生一开始就通知我可以准备后事了,但我不想放弃,还有一线希望都要努力。”钟子超的父亲说,妻子的住院费用高达35万元,其中有10万元还是向亲戚朋友借的,现在依然欠着医院20万元。

家庭突遭变故,而赔偿金仍有漫长的司法程序要走,为了打官司,钟子超的父亲辞去了司机的工作,目前一家4口人就靠着爷爷每月2000多元的退休金生活。“儿子学习很勤奋,要不是因为他母亲的这件事,他会考得更好。”谈及儿子,钟子超的父亲感到愧疚。

入学第一年子超的学费和住宿费所需7000多元,这对于一个正急需用钱的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被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录取的子超告诉记者,他计划在大学辅修会计学,因为毕业后容易就业,可以早点挣钱改善家里的生活。

PJPG000061854262

吴余婉

带着姐姐的梦想去上大学

考取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在前往江城区埠场镇那贡村吴屋自然村的吴余婉家中时,由于没有具体的门牌号,记者和志愿者尝试着向村民问路。“今年考上大学的吴余婉家怎么走?”一听到这个,村民们都热情地带路,“她是我们村的骄傲。”

踏进吴余婉家中,一股浓郁的中药味道扑鼻而来。“妈妈每天都要喝药。”吴余婉告诉记者,2008年母亲突发脑出血,导致半身不遂 ,至今一直卧病在床。父亲一人种着2亩田,但仅够全家人的口粮,农活闲暇时外出打散工,运气好的时候一天能赚100多元,这便是全家的经济来源了,还包括负担着母亲每天50块一剂的中药。

吴余婉有个双胞胎姐姐,可中考后却只有她考上了阳江一中。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姐姐选择能尽早就业的中专,而把家中唯一能读高中的机会让给了余婉。姐姐的懂事让余婉在学习上更努力,今年高考考了606分的好成绩。“姐姐偶尔会和我念叨起这件事,两个人上大学的梦想我都一起实现了。”吴余婉笑着说。

为了凑齐上大学的学费,吴余婉利用暑假去当家教,有空时便在家照顾母亲。也许是机缘巧合,吴余婉大学所学的专业也是中医,她说:“想当白衣天使,学有所成,我就能更好的照顾妈妈了。”

PJPG000061854242

梁晓怡

暑期打工挣得2300元学费

考取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在别人眼中,梁晓怡说话柔声细语,看似弱不禁风。可打从懂事起,晓怡就学会努力打工以减轻家中的负担。

梁晓怡家里5口人,母亲在小刀厂打工,一个月2000多元的收入,父亲收入不稳定。刚上初中的弟弟日常生活和学习费用都开始日益渐增,而年迈的奶奶身体不好,常常需要吃药。

生活的困苦并未结束,梁晓怡的母亲患有乳腺癌,今年4月份,母亲接受了右乳切除术,术后右手连提个水桶都无法做到,更别提做粗重的工作。“医生说如果5年内病情没有明显的好转,可能就没有办法了。”说到母亲的病情,梁晓怡低着头偷偷地抹眼泪。

母亲平日仍需去医院做化疗,累积起来家中已欠了15万元的外债。为了尽早偿还债务,身体一直不太好的父亲仍坚持工作,“他不肯去看医生,怕一看就要用钱。”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梁晓怡就开始为凑齐学费而发愁。懂事的晓怡利用暑假进厂里打暑期工,2个月下来能赚2300元,可这对于一年18000元的学费还是杯水车薪。

还有几天就要开学了,尽管父母四处奔走借钱,但仍未凑齐高额的学费。“感谢‘圆梦有我’这个团队,能帮助到我,等我有能力找到工作赚到钱,一定会回报这些好心人。”晓怡感动地说。

■ 统筹/任绍华 ■ 撰文/任绍华 吴梦媚 杨芳 何朋键

■ 摄影/任绍华 吴梦媚 杨芳

Tags:费阳江 强自立 责任编辑:瞎子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省名特优新农产品阳江推介会昨在.. [下一篇]胶庠村200亩蔬菜受灾严重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