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视书诗为生命的九旬老人
2015-10-09   来源:萍乡农批网  作者:mhmee   字体:【 】  浏览:34次   评论:0

PJPG000063865922

罗运庸在写左笔正反书。

罗运庸左右手都能挥毫,擅长左笔正反书

文/图 李柳枝

“爱书如命命如书,苦难不离浴墨池。岁寒三友常依傍,喜见春花第一枝。”这首诗是我市江城区市民罗运庸所作。他原是阳江高新区平冈镇人,现随后辈居住在江城区登峰三街。“如命”是老先生自取的别号,从其所撰诗歌不难看出其寓意所在。1925年出生的罗运庸,今年已至鲐背之年,一生酷爱书法和作诗,左右手都会挥毫,尤其擅长左笔正反书。老伴去世后,罗运庸常以这视如生命的爱好冲淡心中的悲痛和思念之情。

始终不忘父亲临终叮嘱

中国诗书画出版社会同相关政府部门、艺术机构、高校、协会、学会,在全球范围内评选出10名最负盛名的华人艺术人才,两人一组,分别授予“中国艺圣”、“中国艺神”、“中国艺仙”、“中国艺杰”、“中国艺魂”荣誉称号。在罗运庸练习书法的书桌上方,就挂着一块“中国艺圣”的牌匾,罗运庸与启功一同入选“中国艺圣”。罗运庸的书法作品还与沈鹏、欧阳中石、刘大为、黄永玉等多位书画名家共同入编《中国书法传世十家》、《当代诗书画五大家》、《中国艺术十大领军人物》等36部辞书。罗运庸如今担任多个艺术机构的会长、院长、顾问等,获得的其他荣誉也很多。

也许是天赋,罗运庸并没有经过特别的训练,但左手和右手都能轻松写书法。优于常人的能力让罗运庸自小就有一股自豪感,也是他写书法的动力所在。此外,罗运庸对书法的执着还受到父亲的影响。罗运庸的父亲八岁时,父母就去世了,他一直奋发图强,自学成才,对书法颇有心得。父亲在艰苦环境下的坚持,深深地勉励了罗运庸。父亲在83岁临终时,曾语重心长地叮嘱罗运庸:“你的笔墨一定不能丢,将来会很有用。”父亲去世后,罗运庸一直没有忘记父亲的嘱托,并用行动践行当初对父亲的承诺。

如许多文艺工作者一样,罗运庸偏爱夜晚创作,深夜时分家人都入睡了,而他房间的灯都还亮着,灯光下有他在书桌前忙碌的身影。在写书法和作诗前,他常反复思考,然后才慎重落笔。完成后,又多次校对,并拿来跟自己过往的创作相比、跟历代书法名家相比,看自己有没有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罗运庸还会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的诗意、笔意和个性特征。长期研习书法,罗运庸领悟到,书法是一种“法”,需要讲究气势和韵味等多方面,无论是执笔还是用墨都有章法可循,而且不能急于求成,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台阶。

几十年如一日潜心书诗

罗运庸八岁上私塾时开始练习书法,中学时得益于勤奋好学,从此打下良好书法功底。1948年,罗运庸从两阳中学高中毕业,随后当过普通教师,也做过校长,1951年考到中国农业银行阳江分行工作,一做就是30年。在这段很艰难的时期,罗运庸把所得工资大部分寄回平冈老家,只留下一点仅能维持生活的钱,拮据的他还是省衣缩食购置纸张笔墨坚持练字。文革期间,罗运庸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字报”写手,被称为“大笔手”。上世纪70年代,书法在社会上普遍得到重视,在中山公园经常会举办各种类型的书法比赛,罗运庸经常获奖,中山公园的书法墙上也就常出现他的作品。

现在的罗运庸每天坚持晨运,闲时看体育新闻,听粤剧,尽管荣誉加身,90高龄的他仍坚持每天练习书法。每当拿起笔墨,罗运庸就会完全沉浸其中,全然忘我,更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常常是写着写着,几个小时就过去了。罗运庸的卧室入眼就是成捆的纸张和各种大小的毛笔,还有几盆黑漆漆的墨汁,书香墨香四溢。人生得意须尽欢,对罗运庸来说,得意之时并非拿起金樽,而是磨墨铺纸执笔。罗运庸不仅在家里创作书诗,出外参加单位活动、团拜会、旅游时,都会带上纸笔,逢场作兴,即席挥毫作诗,以抒发即时情怀。

在过去的10年里,经常有人上门找罗运庸写书法作品,他也会主动赠送书法作品给熟悉的亲朋好友,送出作品1000多幅。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罗运庸给51枚金牌的获得者各写了诗联一幅,最后还在北京奥运冠军题赠活动获诗联作品一等奖。

作诗缅怀老伴潸然落泪

罗运庸家里的客厅里挂着的书法作品中,有“志存高远”和“福寿康宁”,大字下面各相应有一首嵌字诗。除普通的诗作外,罗运庸还擅长写嵌诗。“运筹帷幄越雄关,庸碌有位志不凡。秀色满园花似锦,坤德昭昭熟可弹。”这是罗运庸给自己和妻子梁秀坤所作的嵌名诗。

罗运庸与妻子梁秀坤1949年结婚,直至妻子2014年去世,他们携手一起走过65年的岁月。罗运庸知道,老伴生前对他的工作生活和书诗成就都有极大帮助。因为,在最艰难的岁月里,罗运庸在外工作,是妻子一人撑起养儿育女照料农事的担子。不仅如此,梁秀坤还会唱小曲,也懂书法,会鉴赏,因了罗运庸写书法的缘故,她还学会了装裱技术,近20年来,经妻子装裱的书法作品就有200多幅。罗运庸一直把妻子视作精神和生活的伴侣,对其怀有深深的感激和爱意。老伴去世后,罗运庸每每忆起与老伴生活的点点滴滴,便情不自禁悲从中来,常常看着老伴的遗像潸然泪下。

“良时吉日到坟前,贤妻今已变神仙。一对恩人重会面,阴阳此后永安然。”罗运庸在老伴去世不久后写下这首《坟前吊唁》。除此之外,罗运庸还写下《挽爱妻梁秀坤联》、《挽爱妻梁秀坤诗》,《爱妻梁秀坤祭文》、《怀念爱妻梁秀坤》两篇文章、长诗《追念贤妻梁秀坤》、《贤妻梁秀坤逝世周年祭(二首)》及其他追思悼念诗作多首,以此怀念老伴,表达如今孤独惆怅的心境。

今年6月份,在亲属和友人的劝勉和支持下,罗运庸继2005年在北京出版《罗运庸书法作品集》后,又开始筹备出版《如命书诗》,该书共收入书法作品70幅、诗106首、联78幅、民歌23首。罗运庸在自序中写道:“最悲老伴遭魔劫,形单休想梦期颐”,可见他目前心态,还特意提到老伴在他生命中的重要意义,再读其相关缅怀老伴的诗文,让人动容之余,更叹其情深。

Tags: 责任编辑:mhmee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国庆“双”车展 53家车商29个品牌.. [下一篇]魏宏广丘志勇到县区检查指导救灾..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