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作 物 病 虫 情 报
第16期
广东省高州市农作物病虫测报站 2013年7月23日
2013年下半年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根据病虫源基数,农作物布局以及病虫历史资料,结合天气预报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3年下半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中等偏重。
(一)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
1、水稻病虫
预计晚稻主要病虫发生程度偏重,发生的主要病虫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稻瘿蚊、纹枯病、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瘤矮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病虫并重,种类多,发生分布不平衡,中后期重于前期,迁飞性害虫突出,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病毒病重于去年。此外,橙叶病、稻蝽象、稻叶蝉、稻曲病、稻象甲等病虫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稻飞虱: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0万亩次。
稻纵卷叶螟: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5万亩次。
三化螟:预计轻发生,发生面积1.3万亩(次)。
纹枯病: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5万亩。
稻瘟病:预计叶瘟和穗瘟为偏轻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0.6万亩和0.8万亩。
细菌性条斑病:预计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面积8.5万亩。
白叶枯病:预计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面积2.5万亩。
瘤矮病:预计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面积3万亩。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5万亩。
稻瘿蚊:预计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万亩。
2、荔枝、龙眼病虫
荔枝瘿螨: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2万亩次。
荔枝叶瘿蚊: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次。
龙眼角颊木虱: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2万亩次。
此外,茶材小蠹、尺蠖、卷叶蛾、介壳虫、炭疽病等病虫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3、香蕉病虫
叶斑病: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0万亩。
象甲: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8万亩次。
香蕉弄蝶:预计偏轻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
此外,蚜虫、炭疽病、黑星病、束顶病等病虫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4、蔬菜病虫
黄曲条跳甲、霜霉病、斜纹夜蛾: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2万亩次、2.5万亩和1.5万亩次。
小菜蛾、蚜虫、白粉病、病毒病、枯萎病: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1.2万亩次、1.5万亩次、2万亩、3.5万亩和1.2万亩。
此外,豆荚螟、锈病、软腐病等病虫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5、花生病虫
叶斑病、锈病: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2.5万亩和2万亩。
蚜虫、斜纹夜蛾: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次和3万亩次。
此外,花生青枯病、果腐病、蛴螬等病虫亦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6、玉米病虫
玉米螟、蚜虫: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1.3万亩次和1万亩次。
大、小斑病: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8万亩。
锈病: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8万亩。
此外,粗缩病、纹枯病等病虫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7、甘蔗病虫
蔗螟: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6万亩次。
绵蚜、风梨病、赤斑病:预计偏轻发生,发生面积共0.8万亩次。
8、田鼠
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万亩。
(二)预测依据
1、病虫源基数
水稻病虫源:早稻纹枯病偏重发生,病株率一般40.3%,高的80%,菌源充足;早造穗瘟的病穗率一般7.2%,高的15%,菌源存在;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早造一般病科率0.4%,最高的病科率5.6%,早造瘤矮病的病科率一般0.18%,最高病科率1.9%;早造细菌性条斑病病叶率一般17.8%,最高的38.9%,后期白叶枯病突发为害,菌源充足;灯测第三代三化螟总蛾量610头,最高峰晚103头,蛾量有所回升;早稻无效分蘖稻瘿蚊的标葱率一般0.35%,最高的1.8%,虫源存在。
荔枝、龙眼病虫源: 7月15日调查,荔枝瘿螨为害叶率5.9%,荔枝叶瘿蚊为害叶率一般为2.1—5%,龙眼角颊木虱为害叶率一般为7.4%。
蔬菜病虫源:7月19日调查宝光街道办红西垌菜区,黄曲条跳甲百株虫量一般为27头,菜心小菜蛾百株虫量一般11头,高的50头,黄瓜枯萎病病株率一般为6.2%,瓜类霜霉病病叶率一般14.5%,美洲斑潜蝇为害叶率一般为5.1%。
香蕉病虫源:7月19日调查宝光街道办丰门垌香蕉,香蕉象甲百株虫量一般37头,叶斑病病叶率一般为28.6%,高的42.5%,弄蝶百株虫量一般50头。
2、品种布局及栽培条件
(1)感病品种面积大:晚稻以杂交稻为主,多数杂交稻品种(组合)容易感染细菌性条斑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瘤矮病,百叶枯病、稻瘟病的感病品种比例较大,部分水稻品种经过连续多年种植,抗瘟性下降的现象依然存在。
(2)苗情、农情复杂:我市晚稻的秧田多数是设在早稻本田,晚稻秧田成为晚造本田病虫桥梁田现象突出,早造本田的叶蝉、稻飞虱直接转移到晚造秧田为害,非常有利晚稻病毒病的发生为害。同时,早稻迟插田和晚稻早插田有一定的面积,桥梁田多,有利于病虫的辗转繁殖。
(3)荔枝、龙眼秋梢期抽出大量新梢、嫩叶,食料丰富,有利荔枝、龙眼梢期病虫的繁殖为害。
(4)蔬菜主产区,常年种植蔬菜,复种指数高,残留病虫源多,周年连作,品种及种植、采收期参差不一,有利蔬菜病虫转移为害。
3、气候条件
(1)7月份气温高,有利晚造水稻病毒病的发生为害。
(2)晚造的台风雨较多,有利“两迁”害虫的迁入和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