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城市人买东西去商场,而农村去赶大集
2016-03-25   来源:唐山农批网  作者:weiwei   字体:【 】  浏览:46次   评论:0

赶集从古至今都没有中断的一个习俗,同时也是乡下人的生活用品来源方式之一。在老家还保留着赶集的传统,每逢四或九会开集。其他的地方大致相同,三五七天不等。现在多了农贸市场,菜市场,购物渠道多了,商场,网购的兴起,对传统的文化冲击相当大,赶集文化依然没有消逝,还是喜欢赶集的,有一些小民意识但赶集的氛围好,人来人往,各种叫卖声,讨价还价,也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

赶集,没有门槛性,都可以去参加。卖家早早就要去占摊位了,这些卖家都是自己家种的农产品,吃不完的去集市去卖。或者是自己做的一些工艺品,自己养的花,贩买外地进的衣物。赶集已经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习惯了,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且提高了周边的文化融合。

人声鼎沸,人山人海。卖家卖家都是周围十里八村的人。都自己约束,没有人卖假货,靠的是口碑吃饭,农村人都是比较重视名声的。赶集最重要的还是便宜,人多卖家多货比三家。一定希望买到便宜好的物品。

记得小时候,每逢赶集妈妈都会算计要安置一些家当。我自然会吵嚷着跟着,集市上很多正宗的小吃,是平常难得看见的。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荞麦做的趴糕,这个是传统的汉族小吃了,配甜醋,蒜泥,香油,想想都会留口水。现在已经不多见了。

原来生活条件差,问最喜欢吃的东西是什么,火烧裹肉。这个也是一般在集市上才能吃到的。

赶集的各种手艺人,手工制作的东西,现在城市难得一件的工艺品,如这个手工编织的竹篮箩筐。恐怕很多城里人都补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了。

手工做的扫把结实耐用,城市大部分也都用这个了,也成了塑料制品。现在提倡纯天然,殊不知这养的才是天然制品。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赶集对周边的经济有促进作用,是中国的文化传承。如果有兴趣不妨去看看,去见识下那热闹的情景,那质朴的乡下人。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不知道这些民俗还能坚持多久。

欢迎大家关注:乡下小土著的头条

Tags:东西去 农村去 责任编辑:weiwei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一片惊呼!这些人都是河北走出去的 [下一篇]生猴子,生羊崽子都一样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