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好技艺 · 最后的手工制秤人
2016-03-19   来源:咸宁农批网  作者:茂名网站建设   字体:【 】  浏览:43次   评论:0

杆秤,是中国最古老也是现今人们仍然在使用的衡量工具。目前,禹州市唯一一家手工杆秤店位于影剧院广场与洪山庙街交叉口,老板叫做贾全喜。

在贾师傅的店里悬挂着大小不一的各种杆秤,最大的长1.9米,能够称300斤重的物品,最小的仅11厘米(又称“戥子”,用来称金、银、药品等分量小的东西),称重范围5克以下。

贾师傅介绍,杆秤主体以楝木为主,贵重的会用檀木,这杆“戥子”的主体则是用骆驼腿骨打磨而成。

贾师傅说,他的手艺传自父亲,已在这里经营了二十多年。由于传统手工制秤的工序十分繁杂,现在没人愿意学习这门手艺,杆秤制作技艺在禹州面临失传的境地。

据贾师傅介绍,手工制秤的工序有100多道工序。现在虽然工序比以前有所简化,但一般仍要经过选料、刨杆、定“叼口”、安“叼子”、套铜皮、校称定星、钉星花、打磨、抛光等工序。

不管那一道工序,贾师傅都会精雕细琢。开篇提到的那杆大秤和微型杆秤制作起来比较花费时间,需要2-3天。普通的秤杆,一天能做2-3把。

工作累了,他会和街坊邻居抽根烟,聊会儿天,介绍一下自己的得意之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使用杆秤的人越来越少。对于每一个来店里修秤和买秤的人,贾师傅总是全心对待,保证质量。一杆秤的价格并不高,从二十多元到上百元不等。如果是简单的维修,贾师傅仅仅象征性的收取几块钱维修费。

贾师傅最大的心愿就是这门技艺能够传承下去,可是这个希望似乎有些渺茫。

注:本文作者:孙帅,经同意发表。作者公众号:闲来偶记(ID: xianlaiouji)

Tags:后的手 责任编辑:茂名网站建设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乡村里的手艺 · 扎笤帚 [下一篇]老家味道 | 三国军粮 · 钝刀砍不..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