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故乡的味道 | 娘煎的槐花鱼
2015-10-31   来源:桂林农批网  作者:barbar   字体:【 】  浏览:25次   评论:0

导读

一大锅热气腾腾的槐花鱼做好了。我烧锅有功,娘总是先给我盛上一碗。咬一口娘刚刚贴好的锅饼,就一口鲜鲜的,酸酸的,香香的,绵绵的,厚厚的,神气十足、得意洋洋的槐花鱼,那个花香四溢的早晨,那个漫长难耐的春天,那个又苦又涩又香又甜又快活的童年,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故乡的味道 | 娘煎的槐花鱼

文 | 吴振海

在豫东大平原,在这片还不算肥沃的土地上,最容易生长的恐怕就是国槐了,老家人都叫它槐树。房前屋后,坑边地头,甚至墙头的裂缝里,甚至屋瓦的空隙间,都生长着粗细不同,歪直不一的槐树。

农历四月初时,柳絮已经变得粗老难咽,榆钱早已捋净,麦子才刚刚上面,地里的扫帚苗,灰灰菜,水萝卜棵等各类野菜也都被眼尖的大人孩子们搜寻了几遍。饥肠辘辘的乡亲们都不约而同地向槐树上张望,期盼着那神灵般的槐树花眨眼之间就能够开遍庄里庄外。

最先萌动的是水坑边的那几棵老槐树,稀稀疏疏的叶子间,竟不约而同地吐出了穗,尔后就是一嘟噜一嘟噜待放的蕾,学校里王老师说她叫槐米。娘一连观望了几天都没有舍得动手,娘说,啥都得讲究个火候,掰早了树太吃亏,来年树不旺发;庄稼人肠胃厚大,也不能吃得太鲜嫩了,太鲜太嫩的东西不养胃,更何况又得多少嫩芽才能把胃填满?

清早,太阳才刚刚爬出来离地面二尺高,槐树叶子上正滴滴答答的滚落着清洌洌的露水,娘就出门掰槐树花了。头一天下午,娘就把镰刀牢牢地绑在了一个桐木杆子上,那桐木杆子长的足够举过每一棵槐树的头顶。此刻,槐米们都已经开炸了,白的蓝的花瓣似开未开,欲绽还羞,密密实实地挂满枝头,在绿叶的护衬中,在晨辉的映照下,美丽如一个俊俏的村姑,多姿多彩,煞是惊艳。

娘仔细地捋下来一串串槐花,用清水稍加冲洗,控净,就忙着给我做槐花鱼了。

娘先抓几把槐花放在瓦盆里,随手抓一把擀面条用的豆杂面,加上适量的水,再加点盐,搅拌成稠糊。娘用锅铲子从盛棉花油的陶罐里带出几铲子油,油热,把槐花糊一锅分一锅地煎成槐花饼。家里人口多,娘足足煎了四五锅,才又加上葱花,姜片,花椒和水一起回锅。

煎槐花鱼,醋是必不可少的。说起来醋,那可是娘自己亲手做的红薯醋。

还是在收了红薯之后,娘就把那些不能入窖的小红薯,破了皮的大红薯,还有粗点的不舍得扔掉的红薯根一起煮了几大锅,把它们放在一个大缸里,搅拌成糊状,再盖上盖子,让它们充分的发酵。待发酵好之后,再和着上好的高粱糠,放在淋醋盆里加上水,中间插一个劈开了的秫秫桔,就可以淋醋了。一遍醋,二遍醋。娘淋的醋可好吃了,甜甜的,酸酸的,还漂散着淡淡的清香味,一直吃了一个冬天又一个春夏,都不会变味。现在市面上卖的什么老陈醋,香醋,米醋,高醋,它们和娘酿制的红薯醋差得太远了。

一大锅热气腾腾的槐花鱼做好了。我烧锅有功,娘总是先给我盛上一碗。咬一口娘刚刚贴好的锅饼,就一口鲜鲜的,酸酸的,香香的,绵绵的,厚厚的,神气十足、得意洋洋的槐花鱼,那个花香四溢的早晨,那个漫长难耐的春天,那个又苦又涩又香又甜又快活的童年,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注:本文经作者授权发表,版权归原作者。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者简介吴振海(醉鱼)。商丘市一高数学教师。河南省首届名师,商丘市首届名班主任50人之一。诗歌,散文作品散见于《诗刊》,《巴山文学》,《大河诗刊》,《河南诗人》,《大河报》,《自然文学》,《郑州晚报》,《中国测绘报》,《教育时报》,《新乡日报》,《拉萨日报》,《商丘日报》,《濮阳日报》,《中国诗歌地理》,《河南经济报》,《京九晚报》。商丘市诗歌学会秘书长,市作协理事。

Tags:花鱼 责任编辑:barbar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郑州 · 1983 | 一位美国女孩儿的.. [下一篇]纪实 | 豫西老人,感知人生沧桑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