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流水席在四川地区也叫做坝坝宴,农村家有喜事都会办一场坝坝宴来招待相邻,记忆中的农村坝坝宴全村的人都会来,上百上千人一块吃席,那场面真的很壮观。很多农村已经都并入城市里面了,但坝坝宴的这个习俗保留了下来。城里面虽然有很多的酒店,但是还是会请村里面的大师傅做的。原来坝坝宴都是主家自己准备食材,杀猪宰牛热热闹闹,吃着自己家种的菜很巴适,跟过年一样。 农村的大师傅准备好各种食材已经准备好了,辣椒是绝对的主角,无辣不欢的,基本上各种菜都会放上辣椒。刀法精湛的厨娘,她们是农闲时来帮忙挣钱的,农村的妇女都能干,会过日子。 
农村人很实在,各种材料都准备的足够多,看着这些食材,仿佛就闻到了做好时候的香味。终于又能吃到坝坝宴了,这是怀念的味道。 
农村的大师傅,那手艺绝对的没话说,十里八村的人有事都请他,一年都会做上千桌的席。这种临时的灶台,专门为坝坝宴准备的,因为在城市里面烧的是无烟煤。在农村都是烧的劈材,感觉烧火的灶味道更好一些,或许是一种怀念。 
这边的土话叫团鱼,其实就是甲鱼。都已经洗好了,等会儿就要拿去清蒸了。在原来的农村山清水秀的,这些团鱼都是野生。 
在农村坝坝宴里面蒸碗是必备的,坝坝宴讲究九大碗,原来可是农村招待人最好的饭菜了,现在菜比原来多多了。甜烧白是爱吃的一道菜,坝坝宴的都是最爱,等蒸好了在扣在别的碗里面,色香味俱全。 
烧白是最喜欢的一道菜了,上面放的是盐菜。农村里面每家必备的菜,入了一年的盐菜,金黄色的,味道自然差不了。烧白肥而不腻,大师傅做的跟嫩豆腐一样。烧白在其他的地方也叫扣肉,除了菜做饭都一样,都是用上好带皮的五花肉做的。 
农村大师傅做菜很快一些办成本菜都装盆了,自己人吃的宴席做的必须实在,必须够量。 
农村的土话叫猪利子,这个就是猪舌头,也是猪身上最贵的一块了。利子要切的薄,要切的片大,切好的利子特别有感觉,等着上桌先尝下这个菜,这个个可是下酒的好菜。 
鸡肉已经煮好了,煮这个鸡需要讲究火候,刚一熟就要起锅,煮老了做红油麻辣鸡块就不好吃了,煮的不到位见了红也不行的。 
农村腊肉是必不可少的,亮晶晶的猪头腊肉看着就实在,做好的腊肉能保存很长时间不坏,等有事的话会切来吃。看到这腊肉就流口水了,这也是下酒的好多东西,酒鬼们最懂了。 
小时候在农村很穷,一般是吃不到肉的。现在看到这肥肠烧肥肠表面有一层红红的辣椒油,看着就香,用来下饭,喝酒特别的巴适。 
烧什锦算一个大锅菜了,各种菜放到一块来炒,融入了各种滋味,想着想着都饿了。 
在农村各种肉都是现杀,现在都是现成的。已经调好作料的牛肉块,已经都码成了小山一样,可以直接上桌了。虽然看着不起眼,味道那是没有话说的。 
农村宴席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酥肉了,现在很多宴席都不做啦,终于又能吃到这个菜了。酥肉要选上好的猪上身的肉,这样的肉最嫩了。然后用鸡蛋跟淀粉加上各种调料,包着腌好肉,用油炸。在用大火蒸熟,做法很麻烦确实很好吃。 
蒸熟的川味香肠已经切好了,辣的要命,北方的乡亲一般都是吃不惯的。七分瘦三分肥的香肠是最好吃的,太瘦了也不好容易塞牙,刚蒸好的香肠最好吃了。 
客人陆陆续续的来了,虽然在闹市却有农村的亲切感觉,熟悉不熟悉的都做在一块。不熟的聊着聊着就熟起来了,各自讲着自己的所见所闻,不时的就传出一阵哄笑,好不热闹。 
大师傅已经把各种菜都陆续的做好了,厨娘们把在给白斩鸡浇着辣椒油,红花的辣椒看着就喜庆,让人有食欲。 
农村的泡菜绝对是一大特色,泡菜是水密封状态下泡出来的,俗话说的不能走气。水的盐度要掌握好,时间也要掌握好,泡出来的香,脆,鲜。没得泡菜就没得吃饭的味道,坐席泡菜还有一种含义,那就是乡亲们菜都上齐了,搂实整! 
菜已经陆陆续续的端上桌了,忙活了半天的大师傅,终于可以松懈下来抽一根烟,看着人们吃的香,心理也是高兴的。 
农村的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不然会更热闹,农村吃席跟过年一样。人们边吃边闲聊着,丰盛的菜家乡的味道,让人陶醉。最喜欢的坝坝宴,比城市里面的席子要好吃,也多了浓浓的人情味! 
(文章由乡下小土著整理,谢谢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