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种植要因地制宜?他用智慧创造条件
2017-06-06   来源:西宁农批网  作者:明星猪   字体:【 】  浏览:2629次   评论:0

要把作物种好,最基础的不是种植技术,而是气候、地形、土壤这些自然条件,因为一旦这些条件不适合作物生长,最后很可能会失败。

而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却是反其道而行之,最后大获成功。

时志军,是安徽省凤阳县很多人都佩服的创业榜样。他靠借来的100万元起家,经过3年打拼公司年销售额达到了2600万元,还创下一天收入近50万元的奇迹。

种植要因地制宜?他用智慧创造条件

改变土地酸碱度,开始种蓝莓

几年前,时志军因为石材运输生意欠下外债,落入人生低谷。

2009年,时志军经人介绍到凤阳县政府当了一名司机。而正是这份工作,带给他人生得以华丽转身的机会。

2011年底,凤阳县政府请专家到当地考察蓝莓种植条件,时志军是这些专家的专职司机。专家说,只要解决土壤酸碱度问题,凤阳就能种出好蓝莓。这让时志军眼前一亮。

2012年,时志军突然辞职,东拼西凑借了100万元决定种植蓝莓。听到消息的人都来劝阻时志军,因为有人也尝试种过蓝莓,都以失败告终。

在拜访了大连的教授和很多蓝莓界的人士后,时志军决定把土地改良过之后,先种一小块地做实验。

时志军按照专家指导,从东北购买了森林草炭土,又在本地收购了牛粪等有机肥,对土壤进行改良。

因为当地四季分界清晰,气候适合种植中蓝莓,只是土壤的PH值跟种植的要求有一点差别,通过技术改良之后种出来的蓝莓品质和口感都很好,酸甜适度。

一年过去了,原本空旷的基地花朵盛开,时志军也成了种蓝莓的行家。2013年6月,时志军的100多亩蓝莓结出了果实,虽然还没到盛果期,产量只有每亩200斤,但是品质很好,个大果甜。

种植要因地制宜?他用智慧创造条件

养殖项目启动,合作社成立

种植蓝莓有了成效,时志军又开始盘算着搞养殖了。

因为坚决按照绿色食品的操作规程,除草成了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养鸡养鹅在林下,他们既能把虫子和草给吃掉,又不需要打农药,它们的粪便还能够增加有机质含量,种养结合。

2013年,时志军成立了合作社,发动农户跟他一起种蓝莓,他来收购销售。而他增加养殖鸡鹅等项目,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过来,这样不光蓝莓被采摘了,其它产品也很好卖。比如,土鸡蛋一个能卖到1.5元,还供不应求。

合作社现在有了餐饮、住宿等服务,然后还有锦鲤的参观池,喂养还有放生,拣鸡蛋啦、抓土鸡啦这些活动。产品通过旅游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一个翻倍的利润。

种植要因地制宜?他用智慧创造条件

深度加工,结合新技术

游客多了,也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有经销商主动找到时志军,帮他把蓝莓卖到了合肥、北京等大城市。2014年,时志军的销售额达到2600万元。

沿着成功的道路,时志军越走越快。2014年,他参加了当地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安徽科技学院的王丽教授为时志军指明了事业发展的一条新路。在王丽教授的帮助下,时志军尝试做蓝莓酒、蓝莓点心等深加工产品。今年10月,时志军的蓝莓加工厂就要建成投产。

最近时志军开始和中国科技大学合作,新开发了一个APP。通过手机下载客户端过后(像我们在电脑上一样,自己操作自己的农场一样的客户端),可以认养合作社的土地,直接在手机上操作,而实际的浇水采摘都由工作人员完成,客户只需要在手机上点一点就可以了。

种植要因地制宜?他用智慧创造条件

时志军能够成功的必备要素有很多,包括种养结合的农家乐、深加工、成立合作社、利用媒体宣传等。

而其中最重要的两点:

一、种养结合发展农家乐最有用的地方就是扩大了蓝莓的销路。农家乐是近几年喜闻乐见的一种旅游方式,可以吸引很多游客到来。种养结合的另一个优点就是用生态的方法解决了除草问题,一举两得。

二、产品的深加工就是不单纯卖蓝莓,而是做和蓝莓有关的下游产品,比如蓝莓饼干等等,大大提高了蓝莓的附加值。

从种植到产品深加工,从生产到销售,时志军的例子里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希望今天的致富故事能给您带来启发。

实习编辑:胡佳

编辑:孟然

责任编辑:张磊

找到我们: 微博、微信名都叫《致富帮》

《致富青年帮》广播节目收听: 中波收听:AM720(华北、华东部分地区)

网上收听:央广网(www.cnr.cn或country.cnr.cn)

致富帮,助您

打开财富之门,点亮人生梦想!

Tags: 责任编辑:明星猪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一波三折,农业知识产权融资为啥.. [下一篇]扶贫款频成村干部的小金库!村民..

最近访客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