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创新农业补贴方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2015-02-12   来源:迁安农批网 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作者:防闺蜜   字体:【 】  浏览:68次   评论:0

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专家解读⑥

创新农业补贴方式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程国强

新世纪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采取粮食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价格支持政策,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与农机具购置补贴等直接补贴方式,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研与推广等农业综合支持补贴措施,形成综合补贴和专项补贴相结合的农业补贴支持政策体系,对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但是,在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资源环境压力日益趋紧的新形势下,一些补贴政策已经难以适应农业发展的新挑战新要求。如临时收储等价格支持政策,市场扭曲效应日益明显,导致主要农产品国内价格超过国际价格,使今后提价面临“天花板”约束;对部分农产品的补贴已经接近WTO微量允许承诺上限,增加补贴也将遇到黄箱“天花板”限制。还有一些直接补贴措施,没有与农产品生产挂钩,缺乏“谁种补谁”、“多种多补”的导向机制,政策针对性不强,效能趋于弱化,难以真正发挥提高农民种粮务农积极性的作用。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要“健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保持农业补贴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逐步扩大‘绿箱’支持政策实施规模和范围,调整改进‘黄箱’支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惠农增收效应”,并要求“提高补贴的导向性和效能”。

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必须创新补贴方式,改革农业支持政策机制,建立健全既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农情、又适应国际规则的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首先,要坚持市场定价原则,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稳妥推动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政策逐步向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转变,减少价格支持政策对市场的扭曲影响,切实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形成农产品生产的消费导向、市场引领机制。在总结大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经验基础上,适时启动重要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改革。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农业经营特征的套期保值、价格保险等市场风险管理工具,有效管控农产品市场波动风险。

责任编辑:雍敏
Tags:文件解 农业补 方式加 支持力 责任编辑:防闺蜜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李克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加快推.. [下一篇]2200吨经检验合格后出口韩国被退..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