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以法治思维破解拆迁难题
2015-05-20   来源:临沂农批网 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作者:萌哒哒   字体:【 】  浏览:44次   评论:0

施维

不应该片面强调个人权利而无视公共利益,也不应该因为公共利益而牺牲个人权益。破解拆迁这一世界性难题,关键在于积极以法治的观念和手段予以化解。要谨守法律底线,理性表达、良性互动,用最小的社会成本取得各方都能接受的治理效果。

又见“最牛钉子户”!近期,有媒体报道,在河南洛阳洛龙区龙门大道旁一条即将开通行车的道路上,一栋3层的住宅正位于道路的两个快车道正中间,拦腰截断了路的东西走向。据了解,该房屋主人疑因不满意拆迁赔付款问题,而在该地段已有两年多时间之久,现在工期临近,问题凸显。

在笔者印象中,“最牛钉子户”这一称呼最早见诸报端,应该是在2007年关于重庆九龙坡片区旧城改造中,当地280多户居民已搬迁,只剩下一户两层小楼一直伫立在工地上。当时正值《物权法》出台背景下,这一事件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各大媒体纷纷聚焦。在北京朝阳区曙光西路上,曾有几栋房屋占道数年之久,使市政干道在此处被迫“瘦身”;在湖北宜昌市夷陵区郭家湾,一栋房子2012年初因拆迁补偿问题与当地村委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被断水断电两年至今,房屋由原来的最高处变成现在的锅底景观……当媒体逐渐越来越平和地面对这些钉子户事件时,舆论也由早期近乎一边倒地“挺钉”,开始出现两极分化情况,有人认为这是钉子户的权利;也有人认为,不能任由个人权利无限膨胀伤害公众利益,甚至质疑政府不作为,要求必须采取强制措施。

舆论的变化,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心理诱因。一旦个体百姓和拆迁方发生矛盾,虽然很多人都会天然地站在弱者一方,但是如果他也曾经体验过北京早高峰曙光西路那令人窒息的拥堵,他对这些问题的判断就不由会发生变化,这是人之常情。尤其当前,当许多人因为拆迁一夜暴富,而我们看到的一些钉子户问题,都或多或少存在对公众利益的影响,这也促成大众对钉子户的质疑。

具体来看,钉子户有两种,一种是所给予的补偿,相对于被拆迁群众所投入的财力物力而言显然不够,对于此种情况的钉子户,公众基本支持;另一种则是被拆迁方漫天要价,希望靠“拖延战术”获得比早拆迁更大的利益,此为舆论普遍质疑。但事实上,无论哪一种,其共性的原因都在于缺乏公正合理公开透明且合作协商产生的拆迁秩序及法律环境。漫天要价固然是利益之争,但是拆迁前不听取被拆迁人的意见,拆迁事宜完全由政府甚至开发商说了算,被拆迁人知情权缺失,拆迁裁决程序不公开,裁决内容不具体,缺乏公正性,这些因素都为钉子户索取更大补偿提供了心理支撑。

责任编辑:雍敏
Tags:解拆迁 责任编辑:萌哒哒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农业信息不对称不是小问题 [下一篇]传统农区如何创新发展电商?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