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秸秆要禁烧 政策不能少
2015-10-27   来源:鞍山农批网 经济日报 作者:陈健   字体:【 】  浏览:64次   评论:0

当前有必要针对秸秆综合利用出台系统性普惠性扶持政策——

秸秆要禁烧 政策不能少

本报记者 乔金亮

上图:10月4日,山东省鱼台县李阁镇四联村村民开展玉米秸秆还田作业。 乔志宇摄 (新华社发)

右图:9月24日,河北省永清县北辛溜乡鑫昊奶牛场工人在给奶牛喂食粉碎的玉米秸秆。 李晓果摄 (新华社发)

编者按 每到收获季节,焚烧秸秆带来的空气污染总会成为关注焦点。如何才能对宝贵的生物质资源进行综合利用,避免一烧了之形成雾霾源头呢?《经济日报》记者寻访专家学者,走进田间地头,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产业、技术等多方面进行调研,探讨如何破解这个老大难问题——

又到秋粮收获的时节,河北省永清县刘其营乡东麻村,村民们已不再为秸秆如何处理而烦恼。“村里大多是胶泥地,如果不把秸秆还田就容易板结”,不少村民告诉记者,前些年大家也有秸秆还田的需求,但农机跟不上。如今,依靠村里孙景贵、孙景瑞两兄弟的旋耕机和秸秆打捆机,他们在收获粮食的同时,就能把秸秆还田或打捆,省了很多时间。

农机补贴促进秸秆还田

在东麻村,村民大多种植一茬小麦和一茬玉米,小麦秸秆全部粉碎后就地还田。机收玉米一亩要70元,直接把玉米棒子收到家里,还能同时把玉米秸秆粉碎。“秸秆还田能肥田,我们提供服务,大家看到方便和效益,不管是小麦还是玉米,村里多数就地还田。”孙景贵说。

孙景贵向记者描述了农机刚到手后、首次麦收时的情景。收割机先作业,成片的小麦瞬间被一分为二,籽粒部分汇集到粮仓、秸秆部分被粉碎后平铺在麦地中间。随后,中置式秸秆打捆机将粉碎的秸秆捡拾、打捆,原本散落的秸秆变成了结实的麦秸捆。免耕播种机再把玉米种播下。整个过程结束后,原来的麦田就变成了玉米地。

秸秆遍布我国农村,由于秸秆密度小、占用空间大且易腐烂,收集、运输和储存较困难,秸秆原料收集难、成本高成为产业化发展瓶颈。让人欣喜的是,近年来,国家将秸秆还田、青贮等相关机具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去年中央财政专门拿出7亿元,对主产区的秸秆能源化利用企业给予补贴,要求每个项目补贴不超过总建设额度的10%,且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区。当前,部分地区对机械化还田作业有少量补贴。随着农机化水平的提高,作物收割后利用灭茬机直接粉碎还田的比例在快速提高,秸秆打捆机也在一些地方开始推广应用。

责任编辑:雍敏
Tags:能少 责任编辑:陈健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甘肃省静宁县扶真贫、真扶贫调查 [下一篇]浙江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综合改革方..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