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移民搬迁让古嶂村变了样:山里到山外 迎来新生活
2015-12-13   来源:萍乡农批网 人民日报 作者:weiwei   字体:【 】  浏览:41次   评论:0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移民搬迁让古嶂村变了样

山里到山外 迎来新生活(打赢脱贫攻坚战·住村调查)

本报记者 朱 隽 顾仲阳 吴齐强 常 钦

图①:老村贫困户下点青菜面条就是一餐。

图②:新村房顶正安装光伏发电板。

图③:老村贫困户住的土坯危房。

图④:新村白墙蓝顶的新楼。

本报记者 常 钦摄

制图:蔡华伟

贫困现实——

困在山里的老村,只剩老人和孩子,想搞产业不容易

古嶂村位于江西省于都县罗坳镇,村子和县城的直线距离并不远,往县城西北方向,车行20多分钟就到了古嶂山脚下。

但如屏的大山将古嶂村藏了起来。海拔500多米的山坳里,非沟即坡,村民的房子大多切坡而建。进出村只有一条盘山路,弯多路险,至今没有交通车愿意上来。山上到山下,脚力好的也要花上1个小时。所以当地一直流传着“好牛不耕古嶂田,有女不嫁古嶂人”的说法。

初冬的冷雨下个不停,村口的树上,柚子青绿、柿子火红,最后一茬山茶花也尚未落完。除了雨声淅沥,村子里听不到一点声音。

温道友的家在村口,通村的水泥路在他家门口到了头。这位78岁的老人开着村里唯一一家小卖部,小店见证了小山村的变迁。

村里本来有133户、656人。可田土太少,人均不到2分地,收成都不够口粮。困在山里,找钱门路不多,多的时候年人均收入也超不过2000元。有点手艺、有把子力气的,都出去打工了。村里的常住人口渐渐减少。2003年,古嶂并入大桥村。

村民之困,还不只是收入太少。“我们吃的用的都是山上接下来的泉水,每遇下雨,水就变成红色。电压也不稳,一打雷家里就停电。做饭烧水只能烧柴,灰大又呛人。”温道友的老伴张灶秀接过话头。

不过,作为一位教了40多年语文的退休教师,最让温道友难过的,还是村里没有幼儿园、小学,也没有医疗点。古嶂村的孩子读书要到下坪小学,一个多小时的路上要翻一座大山,过6条小河。“有的河上没有桥,下大雨河里涨水,很危险。”这也就难怪,即便是父母边打工边租房,村里的孩子也被送到县里或镇上去读书。

责任编辑:雍敏
Tags:古嶂村 责任编辑:weiwei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农业发展方式仍需转型升级 [下一篇]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