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两年跑赢GDP
农民工月均收入突破3000元
人民日报记者 白天亮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李姿阅
收入不仅跑赢了CPI,更跑赢了GDP。国家统计局1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这一速度超过了同期GDP增长6.9%的速度。
至此,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已连续两年跑赢GDP。
经济稳步增长,CPI上涨很少,提供增收基础
GDP增速放缓,居民收入增长没有放缓。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928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7%。
“居民收入能否跑赢GDP,是人们一直以来关注的。新常态下,GDP减速、收入提速,要肯定这个好现象。”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说,通常情况下,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是正相关的,经济增长快,居民收入增加也会加快,二者同向变动,当然未必每年度都会同幅度增长。2015年我国GDP增长6.9%,这一速度较前些年有所下降,但放在全球比较、特别是考虑到中国目前的经济体量,仍保持了中高速。经济的稳步增长,加之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很少,为居民收入的实际增长提供了基础。
居民收入主要通过劳动获得。2015年我国就业保持稳定,城镇新增就业提前完成全年目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就业稳、创业热、劳动力市场岗位略多于求职者的状况延续,使企业以更有竞争力的价格招聘合适的员工,带来工资水平的稳定提升。
收入跑赢GDP,也是分配政策调整、改革持续推进的结果。近两年,收入分配改革“提低、扩中、控高”等一系列措施逐步落实。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 21个地区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13.3%。养老待遇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国近8000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十一”连调,调整后的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2200多元。全国1.46亿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在2015年首次上调,从每人每月55元提高至70元,多数省份在全国标准之上增加了基础养老金,提高后的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超过100元。
“经济发展更加强调共享、强调获得感,这些理念和政策的落实,让百姓更多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使得GDP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居民收入增长没有受到太多影响。”苏海南说。
不过,苏海南也强调:“大家都希望居民收入涨得快一点、多一点,但这种增长如果超越一定的界限也是不利的。”收入增长总体上基于经济总量的扩大,最重要的是同步。近两年收入跑赢GDP有“补涨”的因素存在,因为居民收入增速一度长期落后于GDP增速。但如果希望在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居民收入增长都明显快于GDP,那会导致“寅吃卯粮”,经济长期增长的潜力越来越小,居民收入增长也就失去了基础。“关键还是要平衡好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在一个时期内保持同步。”苏海南说。
责任编辑:高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