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慧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坚持不懈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深化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给亿万农民带来巨大鼓舞。
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改革是当前最受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之一。2014年以来,国家对粮食价格支持政策进行调整,取消大豆、棉花临储政策,不再提高小麦、水稻最低收购价,下调玉米临储政策,调整了油菜临储政策。这一系列政策调整表明,农产品价格改革要坚持价补分离取向。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中农办主任陈锡文介绍,目前实行的玉米收储制度是2007年制定的,一直到2014年,每一年收储价格都有所提高。这既保障了农民收入,也调动了农民生产玉米的积极性。玉米增产速度也非常快,成为我国5个粮食品种中数量最大的一个。连续多年的提价,导致玉米价格高于国际市场,近年来国外的玉米以及可以替代玉米的一些其他粮食品种大规模进口。
针对大规模进口情况,从前年开始,中央政府已经对一些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改革。2014年新疆的棉花以及东北和内蒙古的大豆实行了目标价格改革,去年夏天在长江流域实行了对油菜籽收储制度的改革,去年9月份明确提出了对玉米临时收储价格的调整,从每斤1.12元降到了每斤1元。陈锡文表示:“今年正在研究怎么让价格的形成回归市场。应当明确的是,价格应由市场决定,同时政府必须保障农民获得合理收益。”
深化农村产权改革是增强农村内生动力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农村集体资产总量不断增加,已成为农村发展和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中,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保护不严格等问题日益突出。
责任编辑:高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