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期,局部产地苹果出现同比库存偏高,销售困难,成为行业焦点,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苹果电商销售月行动。山西、云南等地多个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向本刊反映,合作社生产的优质苹果还没销完,急需找到买家。日前,本刊组织了沙龙活动,邀请了农业部评选出的百家合作社品牌当中的6家苹果品牌合作社理事长,以及4位业内有关专家、渠道商等共同研讨,期待给读者带来启发。
邀请嘉宾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流通促进处处长 张国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品牌营销专家 安玉发
北京达邦食品安全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杨 明升
菜先森(北京)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刘进成
山西省吉县吉昌镇绿之源苹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崔凯
云南昭通市昭阳区顺顺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郭世顺
甘肃庆阳恒丰源苹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高成
辽宁瓦房店东马屯水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孙成道
陕西洛川民丰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王延平
山西临猗县忠定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吴中定
品质要稳 故事要讲 数据要有
孙成道
国内苹果和进口苹果相比在包装、标准化上有差距。我们合作社收购苹果是按照一、二、三级果标准,择优选果,并且实时测量果实硬度、糖度,实时入库保鲜,分出口时间分批做。如春节前上市的礼品果,要在库里放一段时间,等果糖转换、口感变好后,冷链运输到超市和电商大库。
归根结底是稳定恒一的供货质量。合作社的优势在产地的标准化生产,包装的国际化,品质的恒一性。不然渠道有了,货品质量不稳定很难让渠道商信任国产农产品的品质,进而选择省心、高价的进口果。
刘进成
应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产地还是做好产品,保证品质和稳定供应。营销应该是由渠道来主导。我的平台预售了几次国内的原产地水果,最大的问题还是每批的品质不稳定,同一批不同箱口感也不一样,影响了口碑。比如山东栖霞的苹果年前我们先卖了一批礼盒,第二批过来包装没有弄好,很多压坏的,又来不及调换,损失很大。年后第二次推的时候口感又变了,很多老客户都来反映,直接影响了下一次水果的预售。但我们年前同样做了新西兰皇后镇的车厘子,连续三批品质非常稳定,预售爆量,这其实就是一个品牌建立的过程,产品自己会说话。
杨明升
同样是苹果,在卖场会看到很多,如何让你的苹果在同类苹果中一眼被发现?就体现在产品的差异化上。现在一个共性问题是,故事都讲得不是太好。营销关键一是要找对人,谁能帮你卖好,要深挖传统渠道+B端电商;二是要讲好故事,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来讲,重点是安全、口感、产品文化;三是要有数据,能实现全程追溯,并且通过追溯把品牌故事向消费者直接传播。受众是否、以及如何知道苹果品牌,并且如何得到他们认可,这需要一套互联网的系统手段来实现。
责任编辑:高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