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传统蔬菜大省如何逆势启程
2016-05-03   来源:乌海农批网 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作者:ganfei   字体:【 】  浏览:48次   评论:0

河北发展产地初加工提升产业附加值——

传统蔬菜大省逆势启程

 

本报记者 郝凌峰

资料图

4月27日,在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区乐众生态园,两位工作人员正在分装蔬菜。绿色的甘蓝、黄色的南瓜、红色的西红柿被分装到50多个摆放整齐的白色塑料袋内,分外抢眼。园区的技术员周新军介绍说,这是简单处理过的半净菜,客户拿到后只需清洗就可炒制食用,很是方便。

乐众生态园的这种销售方式,属于产地初加工的一种。不仅方便了客户,对园区本身来讲也提高了效益。

2012年,农业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通过“先建后补”的方式,以补助为杠杆撬动民间资本的大力投入,加快提升全国试点省区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技术装备水平。

对于河北这个具备地利优势的传统蔬菜种植大省,在这方面发展情况如何?记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采访。

  反应延迟,地头批发占主流

在栾城区神农福地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杨春英告诉记者,合作社流转了150亩土地,建了35个大棚,主要种植西红柿和草莓。每到蔬菜成熟季节,基本上是商贩来地头直接拉走。

“由于去年天气影响,西红柿产量相对较低,价格自然就高了一点,1斤能卖到1.8到2块钱。”问起初加工方面,杨春英说,因为不愁卖,没怎么考虑这些。今年尝试了给市里的一家超市供应西红柿,最多也就是挑3两往上的、个头均匀的进行简单分装。

“栾城区全县蔬菜种植面积有十几万亩,其中设施蔬菜近5万亩,基本走的是地头批发、产地销售的模式,大都是菜贩整袋、整车地从田间地头直接拉走,像乐众、神农福地这样进行预处理的模式,已经是一种新的探索了。”栾城区农业局副局长王兴利告诉记者。

邯郸市是传统的蔬菜大市,“十二五”期间,我市蔬菜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去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90多万亩,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90多万亩,总产量1200多万吨,实现产值260多亿元。

在永年县南大堡蔬菜批发市场,记者遇到一位来卖菜的村民老张,问起蔬菜初加工的问题,他显得一脸茫然。简单解释后,他有点不屑一顾地说,哪里需要加工,一般都在地头卖光了,连直接送到批发市场的时候都不多。

从农业局领导到普通菜农,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相对一致。这个说法记者也在河北省农业厅得到了印证。蔬菜产业发展局局长张保起说:“由于全省蔬菜的发展过程和传统背景等因素,全省蔬菜初加工目前刚开始起步,规模、水平没有想像中那么大,未来的发展应该在这方面下足功夫。”

责任编辑:高雅
Tags:何逆势 责任编辑:ganfei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十二五”农业科技重大举措有哪.. [下一篇]农民为何不愿农转非:城里门槛多 ..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