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跟妈妈打电话,妈妈说28号我家有个什么亲戚家的闺女要结婚,又要去随礼。至于什么亲戚,好久不在家的我已经反应不过来。 但是这个月,已经是我妈去随的第三次了! 每次都是500,一个月就随礼随出去1500。虽然说结婚是好事,但是我妈一想到随礼这事也犯愁,她在镇上帮人卖东西,一个月才赚1000块钱。这一个月就要随出去1500。 而且接下来的暑假,这个村的,邻村的,平时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又会冒出好多家孩子考大学,办升学宴。然后又要随礼。 结婚要随礼,谁家办丧事随礼,孩子满月要随礼,老人过寿要随礼,孩子升学要随礼,盖房子要随礼,谁家在镇上开个店开业大吉要随礼,谁家买了楼房乔迁之喜要随礼……去年,一个远方亲戚已经在沈阳生活了好几年,终于在沈阳买了楼房,结果居然回到村里又办了个宴席,庆祝在沈阳买的房子 …… 工资没涨,邻里关系也没更近,这随礼的份子钱却是窜的快,我记得我小时候,50元,100元,慢慢到现在少于500元却都拿不出手。500元对我家乡的人来说,都不是小数目,但是大部分愿意打肿脸充胖子。 为了随礼的份子钱发愁,被份子钱压的影响了生活。我妈有的时候跟我说,你什么时候赶紧结婚,让我也收一把钱,回个本。然而我结婚是无望了,连个女朋友都没有。 有些亲戚平时都不来往,不随份子钱不行吗? 但这却是没办法,一是,这个亲戚给消息的时候,总是一群人都知道了,他给了你消息,也给了你的姐妹,到时候相约去参加宴席,要是你不去在面子上过不去 免不了被人问,为什么没到场。而不到场往往会被人笑话没人情。 二是,为了有一天把随出去的礼收回来,这家人以前孩子办升学宴你已经随过一次了,这次结婚你不随礼,下次你家有什么事,怎么还意思叫人家来啊。虽然说想着是礼尚往来,但是想想随出去那么多礼金也是肉疼。而且,有些人总能搞出些名堂,来请你去送礼。我一个远房亲戚,家里的儿子初中毕业,学习成绩特别烂,考高中没有希望,就送去当兵了,结果他接着去当兵的名义也摆了几桌。 随份子钱真的好吗? 随礼是一直留下来的传统,但是随礼这个事除了给农民的经济上造成了负担,也有可能引发一些矛盾,让人情交往变的更功利性。 三年前,老王给老李随了200块钱,三年后,老王办事,老李也随回来200块钱,这老王心里就不舒服了,这三年物价都上涨多少了?别人都随300元,你还随200元,这心里就有隔阂了。 还有一家人挺有钱的,在镇上开了个饭店,摆了宴席,有的比较远家里比较穷的的亲戚就没给信儿,不想让他们来花钱。但是结果就变成了这家有钱人看不起他们。 不过,来回随礼的过程中,酒杯交错之间,人情确实也变近了几分。在农村,是熟人社会,人们的生活都依赖着自己的关系圈,不随份子也很难立足,人们一方面感到随礼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一方面却都随大流的去随礼。 如何改变随礼的风气? 很难,要想根治,只能是村干部带头管一管,制定规则,约定份子钱随多少,这样可能会有点效果。 更多精彩内容,应用市场下载社员汇, 当梦想遇见土地,开出最美妙的花。 
转载须征得本头条号作者同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