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菜价高, 苦的反而是农民?》这篇文章收到很多热心网友的留言。
为什么农民种菜不赚钱,怎么才能让农民赚上钱,又让消费者买的实惠呢? 
小编认真看了网友们的留言,总结出以下三种思路。 一、是如果让农民可以自由进城买菜。那不就可以实现产销直接对接,农民赚点钱,城里的人买也能便宜点。 事实上,很久以前我们就是这样做的。小编找到了一个1997年的公告,《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农民进城卖菜有关事项的通告》:农民持自产证进入我市市区及各乡(镇)集贸市场销售自产蔬菜,除交纳1元卫生费外,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再收取它费用;农民菜车进城卖菜凭自产证免交过轿(路)费;农民菜车进城不受单双号限制,进城卖菜车辆出城时间由早七点延至早七点三十分。对因故延误出城时间的车辆,有关部门要进行批评教育,搞好疏导,不得扣车;各级蔬菜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净菜上市工作力度,教育进城卖菜农民遵章守纪,自觉维护城市交通秩序。 20年后为什么不行了呢? 小编觉得可能是, 一是发现很多农用车占道经营、乱停乱放、危险行驶,好多人没有驾驶证,交通事故频发。 二是,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的规范化,农民可能进不去,在街边卖又影响交通和市容。 但是有一些地方,还是有绿色通道帮助农民进城卖菜,以后应该会有更多相关的举措。


二、运输成本太高,摊位成本太高。确实,这小编也不好说什么,不过我国也要建设一批公益的批发市场,希望能缓解一下摊位贵的问题。 
三、唯利是图的奸商太多了,希望有关部门关关。 

前面的文章:
菜价高, 苦的反而是农民?
高菜价的利润飞哪了?批发市场的收费为啥那么贵?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公共微信号:社员网农家汇 
转载须征得本头条号作者同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