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我国农业面临很多问题:农业一方面要安置大量的劳动力,一方面要解决重视量而忽视质的问题,大量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已经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比如,由此引起的社保基金负担的加重,引起医疗资源的供应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我国的癌症发病率要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50%左右。这些都和过量的使用农药和化肥有很大关系。 农业政策调整的方向 下一步农业政策调整的方向为由过去的注重量的问题,变成注重质的问题。农资的价格,农药的价格,化肥的价格,可能会上调,那么农业产出的价格会逐步的下调,并且逐步和市场持平,我预计在两到三年的时间内,小麦,玉米,主粮的价格会逐步的和国际市场对接,基本持平,预计小麦的价格可能会下调30%,收储的力度会进一步的降低,调整的主要目的是,让一部分人,让一部分离开土地能生活的人离开土地,把土地集中起来,降低现在农业发展中地租的成本,从而让土地形成一定的集中度,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通过降低补贴,减少粗放型粮食的产量,低质高产量的,重点鼓励发展低单产,高质量,口感好的农产品的生产,更多的注重农业的区域专业化,更多的去注重土地类型和农业生产的品类相匹配。比如说,一个地区适合种大豆,几百平方公里就单种大豆,一个地区适合种玉米,几百平方公里就单种玉米,梯田会逐步的推出农业生产,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农则农。 新的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只是最初的探路,并且食品安全法会进一步的加大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在原粮生产过程中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的量刑力度。这两年频频传出,生产猪头肉放化肥,为了防止苍蝇放敌敌畏的处罚力度,现在是可以直接判刑的。 农业政策调整的机会 同时,在前年年底的时候,国家相关部委成立了一个推动农业产业的智慧农业委员会,基于智慧农业,我们还有很大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要及时关注国家政策的变迁,找到自己所做方向的风口,有效利用政策,确保利益最大化。在中国,很多事情都是政治性的,不要逆着政策风口去做,比如说,现在大面积的种植小麦和玉米 ,大面积的去使用农药和化肥,确保亩产多么高,是没有价值的。 国家质检总局下一步会加大对农残和化残的检测力度,如果查到一批农药或者化肥残留量过高的,可能会直接要求你销毁。不管你前期有多少的投入,都白费了,并且可能会对一些恶意的,恶意添加的判处重刑。大家要注意。 同时,如果大家在种植和生态养殖,要注意是否和国家的相关政策相匹配,当地政府是不是会给你提供一些相应的补贴,这些都需要大家好好思考和了解,尽量能应政策的需求,把自己做的事情和国家的政策导向相匹配,这样你才会得到政府的扶持。 整理自:社员网微课第五期,赵振营老师课程。欲听全部课程,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社员网农家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