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岁的张兴峰退伍之后,靠在山上养起了土鸡发家致富。他养的土鸡吃着山里的美味,听着轻快的音乐,住着窑洞,相互之间打斗嬉戏,那生活看起来安逸得很。 山上自然条件好,但是硬件设施不行,比如水电供应、取暖照明,还有黄鼠狼、狐狸等天敌问题,怎么解决?一起看看张兴峰的金点子。 
创业之初遇到困难 25岁那年,张兴峰退伍回到山西老家,便萌生了养殖土鸡的想法。用他的话来说,回乡创业是自己的追求。然而“万事开头难”,养殖土鸡对于毫无经验的他来说着实不易。在创业之初,为坚持高山林地生态散养土鸡,张兴峰便决定将养殖场搬到村里的一片荒山林地上。 但是,第一个问题来了——山里环境虽好,但设施不行,缺水少电让他伤透了脑筋。四处奔走打听,张兴峰才找到了解决办法。 
引进太阳能,水电问题解决了 太阳能,有阳光就有能源,既对环境条件要求低,又环保耐用。引进太阳能设备以后,基本上能解决日常生活。有了场地和水电,张兴峰就迅速买来了鸡苗。 
冬天冷,为了让鸡苗有好的生长环境,张兴峰又专门为鸡苗腾出了两间土窑。以为可以踏踏实实养鸡,没成想,张兴峰发现,因为窑洞里没有热源,晚上太冷了,小鸡们挤作一团,每天都能踩死或者挤死几只小鸡。这种“非战斗性减员”,张兴峰再度受挫。 
张兴峰 
小鸡入窑后挤死不少,后来没办法,就专门从城里买了炉子,每天加温度,这才缓过来。 张兴峰像妈妈照顾孩子一样,辛勤照料着这些鸡苗。他天天去窑洞里检查情况,冷了就把炉子温度调高,热了就关上炉子,有时候甚至通宵都待在窑洞里,和小鸡们同宿同眠。可是问题来了,鸡都在山上散养着,安全怎么保障?怎么才能避免被天敌吃掉呢? 
为防天敌请“保镖” 张兴峰 为了不让黄鼠狼祸害鸡群,我专门买了几只大鹅和狗,来给我们的鸡群当保镖。从这以后,鸡群就安全多了。 就这样,张兴峰靠灵活的头脑与勤劳,一步步走了过来。这些鸡苗都已长成,付出也终有回报。仅仅一年时间,他的鸡苗养成率越来越高,养殖场的土鸡蛋也是供不应求。有了这样一个好的开头,张兴峰很是自豪,对未来更是十分憧憬。张兴峰打算先把鸡场规模扩大,打出土鸡品牌。等鸡养成了,再带领村里老百姓一起致富。 小编总结:张兴峰的成功经验 ①注重细节。林地散养听上去很简单,鸡在山上野长着就行了,但冬天取暖、预防天敌这些细节问题都要考虑到。 ②遇到困不放弃。比如缺水少电让他伤透了脑筋,但他请教有经验的人,逐一解决问题。小编觉得,遇到困难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而且别蛮干,要学会利用别人的智慧,群策群力。 为你 推荐 图文来源:中国乡村之声《致富青年帮》 中国乡村之声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乡村之声”,并保持转载内容的单独完整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