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正值春耕农忙季节,中央接连发布几条有关农产品价格的政策信息,引人关注。 今天,小编为农民朋友们整理了有关农产品价格新政的相关消息。 
大豆、棉花目标价格新政政策链接: 今年,国家继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开展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目标价格水平为每吨4800元,与去年持平。 同时,国家继续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目标价格水平为每吨18600元,较上一年下调500元。 目标价格改革解读: 目标价格政策是在市场形成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释放价格信号引导市场预期,通过差价补贴保护生产者利益的一项农业支持政策。 
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主要内容 1在全国范围内取消棉花、大豆临时收储政策政府不干预市场价格,价格由市场决定,生产者按市场价格出售棉花、大豆。 2对新疆棉花、东北内蒙古大豆实行价格补贴种植前公布棉花、大豆目标价格。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对试点地区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不发放补贴。 3完善补贴方式目标价格补贴额与种植面积、产量或销售量挂钩。 玉米价补分离政策链接: 2016年,东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将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 所谓“市场化收购”+“补贴”,一方面指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另一方面中央将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 
玉米实行价补分离,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对于种植玉米的农民来说:目前,玉米价格新政策的目标价格和补贴的相关细节还不清楚,但可以预计,玉米价格市场化后,价格会大幅下跌。 对于养殖户来说:玉米价格下跌,饲料的成本会跟着下降,养殖成本降低,对生猪养殖恢复有一定作用。 对于玉米市场来说:养殖户加速消耗玉米,会让玉米市场更活跃,这就有可能带来一些积极的消息。 调减玉米种植, 玉米主产区该怎么做? 取消玉米临储,可以说是意料之中。我们应当看到,无论是市场信号还是政策信号都很明确,玉米种植结构已到了非调不可的时候。对于那些玉米主产区来说,该怎样做好结构调整的“加减法”呢? 
1 黑龙江粮豆轮作试点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和土地的耕作质量,农业部在东北推行了“粮豆轮作”项目。所谓“轮作”,就是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粮豆轮作”,在东北就是指轮流种植玉米和大豆。 
图为国产大豆年产量(单位:万吨) 当地农民表示,他们也知道轮作的好处。但玉米卖价高,一亩地能赚900元,大豆则只能卖到650元左右,没有补贴不合适。有了补贴,再考虑到轮作有利于肥田,减少病虫害,就大大增加了农民“粮豆轮作”的积极性。 
图为大豆主产区现货价(单位:元/吨) 同时,轮作大豆还为整地提供了便利。东北冷,上冻早,种大豆收割早,就可以早点深松土壤,为明年玉米丰收打基础。 2 镰刀弯地区的新对策“镰刀弯”地区包括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及西南石漠化区,在地形版图中呈现由东北向华北-西南-西北镰刀弯状分布,常年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3左右,是玉米结构调整的重点地区。 
图为镰刀弯地区示意图 农业部明确提出,到2020年“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减少5000万亩以上,由过去主要种植玉米改为重点发展青贮玉米、大豆、优质饲草、杂粮杂豆、春小麦、经济林果和生态功能型植物等。 自2014年启动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到去年玉米最低收购价首次下调,再到如今建立玉米“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我国农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正逐步推进。只有国家持续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才能增强农民的信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为你 推荐 本文来源:中国乡村之声《致富帮》 编辑:张程 王婉媚 中国乡村之声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乡村之声”,并保持转载内容的单独完整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