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乡村年味做甜酒、“走油”、蒸馒头你的记忆里还有这些乡土年味儿吗?
2016-02-03   来源:朔州农批网  作者:如果有如果的话   字体:【 】  浏览:37次   评论:0

明天就是立春啦!随着气温回升,春意似也渐渐浓了起来。村里的乡亲们这些天正忙碌着迎接春天、迎接春节呐!

前段时间,我们通过网络发出“年味征集令”,号召大家记录下家乡浓浓的年味。网友们的投稿把邮箱都要挤爆啦。小编从中精心挑选,今天咱们一起来看看木子、姜秀俊和印为民都在家里为过年忙些什么吧!

甜酒

木子

甜酒也叫米酒,是农家人家里必备的佳酿。米酒煮汤圆,那绝对是最好的搭配,农忙时节,取点米酒混上水,加糖,便是烈日下最好的饮料。亦或是壮汉,回家累了,舀上点在碗里,解解渴、解解乏。印象中父亲特别喜欢这样。

做酒当在立春前

甜酒好不好,全靠做酒人的手艺。不管是时间、季节的把握,还有每一步细心的过程。

老家有种说法,打春(立春)前做的甜酒最佳。甜酒容易酿成、味甜且放的久,打春之后一则不宜做好,再就是不宜放久,味酸,且越久越酸辣。

选好用料是关键

甜酒的主要材料玉米、糯米、大米等皆可。在过去,大多以玉米为主。精心挑选的米如同做饭一样,蒸熟后放到簸箕或盆里等热气冷却,剩下余温时开始下一步的工序。

然后把买来的酒药均匀的撒在米饭上,均匀搅拌,使每一个地方都能有酒药。之后装到一个盆或毯子里,来个三晚上的发酵。一坛好甜酒就算酿成了。

酒药,这可是很重要的选择。酒药选的好,好甜酒就成了一半。听说过的有什么毛稗酒药之类的(是用酒药花和毛稗等原料做成),都是传统手工土法酒药的代表;而现在用的大多是什么化学酒药、药粉之类的。

发酵过程中,给坛子做好保暖尤为重要,在农村,别人家做酒都是放到炕巴上(炉子顶)。因为这样才能保证温度的稳定;现在,有的人家干脆就套上床电热毯,裹上几床被子。

不留意,还以为里面躺着个孩子呢!

注重细节才能成佳酿

依旧记得,每次妈妈在做甜酒时,还嘱咐坐在旁边的我们不要乱说话(尽管这毫无科学,相比是心理作用吧),通常还会在甜酒的中间放上一块铁片、或者煤块儿。

时刻的把握几乎精确到分,几时开始对应几时开坛,都极为细心。

一般凭温度和酒香便知酒的好坏。开坛前,伸手进去摸摸坛身,如果坛身冰冷,那绝对没错,这是一坛好酒,此外,好的酒揭开后定是酒香满屋。

年前,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忙活儿。不乏有人家在为做一坛好甜酒奔忙。回家,吃上家人做的甜酒,幸福洋溢,甜蜜温暖。这才是年!

“走油”

姜秀俊

小时候过年,家里会“走油”,“走油”就是炸各种好吃的,油是猪大油,豆油根本见不着。

主要是炸面食,还会炸一大盆花花绿绿的虾片,吃起来香脆可口。妈妈还会炸一把粉条,祭祀用。用红绳把粉条扎起来,另一端伸进滚烫的油锅里,唰的一下,粉条开了花儿。

腊月二十八这天烀肉,把冻的猪肉提前解冻,那时候没有冰箱,家家户户都把肉放到院子里自然冻。烀肉是技术活儿,那是我爸的专长,火候掌握不好,猪肝就会烀老,嚼不动。

现在物质丰富了,什么豆油、花生油随便炸,可就是没有小时候的味道,留在记忆里的才是最美的年味。

蒸馒头

印为民

记得小时候过年蒸馒头是过了腊月二十四,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刚进入腊月就开始蒸馒头了。

我的家乡江苏泰兴馒头是包馅儿的,馒头蒸得好不好预示着来年的运气。所以从我们记事起大人就千叮咛万嘱咐,蒸馒头时不得胡言乱语,特别是不能说面疙瘩、汤圆一类的话,说是如果说了这些话面就不发了,馒头自然也就蒸不好。

蒸馒头时蒸笼上要放桃树枝或一把刀,据说发过酵的馒头容易招来鬼神抢吃,放刀或桃树枝可以辟邪,当然现在年轻人有点不信了,但老人还是坚持着这些风俗。

过年蒸馒头一般都是左右邻居在一起蒸,一年之中蒸馒头是女人们最团结的时候,大家心往一处使,目的只有一个,蒸好馒头来年大发。

现在每个村都有加工馒头的加工点,包馒头的时候女人们照例凑在一起包馒头,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来稿作者:网友木子、辽宁大连姜秀俊、江苏泰兴印为民

您对年味有什么样的记忆?您老家村里是怎样扫房、写春联、办年货的呢?拿起您手中的手机或相机,留下精彩经典的瞬间。把您眼中有过年味道的记忆发给我们,让我们共同寻找中国乡村那浓浓的真正年味!

参与方式点击↓↓

中国乡村之声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乡村之声”,并保持转载内容的单独完整呈现。

Tags:走油 责任编辑:如果有如果的话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猴年春节陪你玩:除夕到初六,天.. [下一篇]中国乡村之声主持人要陪咱过猴年..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