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农业部正式发布关于对《2015-2017年全国通用类农业机械中央财政资金最高补贴额一览表》,对农机购买补贴政策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补贴方式和以往有不少差别!!! 
补贴范围缩小 2016年全国通用类机具为23个品目232档次,与2015年的83个品目487个档次相比减少了60个品目255个档次。 同时,农业部规定对于那些需求量小、价格低、农民买得起,监管难度大、经常出问题的机具,不再列入补贴范围。目前,我国在一些低端大众化产品上,其保有量已经接近饱和,少数产品的企业产能已经过剩。适当降低补贴标准,可以减少对市场的干预。淘汰一些低端产品,使农机销售市场将不会成为补贴市场。 
最高补贴有所下降 “降定额”成为2016年补贴额调整的主旋律。仔细比对2016年与2015年全国通用类最高补贴额,232档次补贴额全部降低,降幅高达10%。 以前,个别省份出现了“价补倒挂”现象,直接诱导因素就是补得太高。国补、省补、市补,高累加补贴让有些用户“弃旧购新”或“倒卖机器”,只要有指标就购机。这次随着补贴范围的缩减和补贴金额的降低,今后这种现象将会逐渐被杜绝。 那么,适当降低定额标准,享受的人多了,共享的范围也就大了,有助于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政策的实惠性。 很多省份将吸取2015年的教训。可以预见的是,在2016年,非通用类和省级财政单台套农机补贴额都将减少,单台套补贴比例很可能会低于多年一直保持的30%。 
市场购机意愿或将降低 农机补贴额10%的降幅,或将直接影响农机购买者的购机欲望,很可能会推迟购机时间。 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连年增长确实给广大购机用户带来了不少实惠,通常来说,20%-30%的购机补贴比例在帮助农民分担购机资金困难压力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然而,“只看涨不看跌”是中国人的普遍心理,范围扩大,资金上涨,农民就“喜闻乐见”;一旦反其道行之,则实在难以接受。2016年,在经历农机购置补贴“缩范围、降定额”后,农民用户的持币观望情绪会更加明显。 即便如此,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市场化改革的推动,在补贴范围适当控制、补贴标准适当降低的前提下,利用有限的资金,做到最大限度的敞开,即“促敞开”方针也将逐渐实现,农民用户也将逐渐适应并慢慢接受这种政策变化。 2016年单台套农机补贴额普遍下降,或将影响农机终端用户、农机流通企业和农机生产企业的购买、备货和生产。但是从另一方面考虑,政府在逐步将“简政放权”落到实处,市场或将进一步回归理性,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或将让中国农机行业发展回归理性。 
为您推荐↓↓↓ 
资料来源:农视网、中国农机网 编辑:李雨楠 版权声明:本文已注明来源,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