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记忆乡愁传承:河南浚县“万福虎”传承人黄贵莲
2016-01-12   来源:烟台农批网  作者:水路飞   字体:【 】  浏览:180次   评论:0

文化传承 记忆乡愁

山歌首首,山水千里

曲艺幕幕,人间百态

画卷幅幅,天地万物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从去年6月起,面向社会征集:有地域特色或群体记忆的文化遗产故事。

现在,中国乡村之声精心选取部分作品,向您展示我国民间文化和其传承人,望与您一同分享中华文化的美好记忆。

河南浚县“万福虎”

年过七旬的河南省浚县农妇黄贵莲,是鹤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万福虎”的代表性传承人。几十年来,她继承家传、巧手缝制的上百个品种、数千个形态各异的布老虎,被河南省民俗协会授予为“万福虎”。

“万福虎”最吉祥,成为世间虎中王。取大可成定国宝,取小可以定家邦。

“虎王”黄贵莲

黄贵莲被乡邻亲切地称为“虎王”。在她家不大的屋子里,柜子里、窗台上、冰箱上摆满了一只只形态各异的布老虎。

出生于贫困农家的黄贵莲,自小跟随母亲学家传手艺,缝制布老虎贴补家用。她做的“布老虎”,生动传神,形态各异,近百个样式,造型却无一雷同。

黄贵莲在做“万福虎”

“它为啥非常吉祥成为‘万福虎’呢,三八二十四块就是八八八发嘛……“

一只万福虎一共需要24块布,象征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寓意平安吉祥。做好一只“万福虎”要经过画虎、剪贴虎、绣虎、绣虎等十多道手工工序,要花上几天甚至一个星期的时间。黄贵莲缝制“万福虎”,传承的同时又注意创新。她将原来的手工画“布老虎”图案,改进为手工绣图案。

最大的心愿

现在,黄贵莲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办一个民间艺术品制作加工厂,好让这项民间工艺后继有人。

“这个老虎不但我做,还叫这下代的儿女都叫他学会做。叫咱这村里的闲人,能工巧匠想学的,咱必须都得来做。以后能从这上致富、受益。”

联系我们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

如果您的身边也有濒临消失的民间艺术和其传承人,也可以把他们写下来、拍下来、录下来,发给我们。我们将通过中国乡村之声广播节目和新媒体平台与天南海北的朋友分享。

来信来稿请寄

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社教节目中心策划部

邮编:100866

电话:010 86090353

电子邮箱:xiangchou@cnr.cn

文化薪火 世代相传

记忆乡愁

作者:河南省鹤壁市广播电视台外宣部主任 武俊叶

编辑:樊三霞

中国乡村之声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乡村之声”,并保持转载内容的单独完整呈现。

Tags:黄贵莲 责任编辑:水路飞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2016年种植业结构调整将有三大突.. [下一篇]“年味”征集令来啦!说习俗、发..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