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 [切换城市]

TOP

记忆乡愁传承:草原音乐蒙古族长调传承人闹尔再
2016-01-02   来源:绥化农批网  作者:阿婆扶我过马路   字体:【 】  浏览:51次   评论:0

文化传承 记忆乡愁

山歌首首,山水千里

曲艺幕幕,人间百态

画卷幅幅,天地万物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从今年6月起,面向社会征集:有地域特色或群体记忆的文化遗产故事。

现在,中国乡村之声精心选取部分作品,向您展示我国民间文化和其传承人,望与您一同分享中华文化的美好记忆。

草原音乐 蒙古族长调

2:46草原音乐蒙古族长调来自中国乡村之声

蒙古族长调,蒙古语中被称为“乌日图道”,意为长歌。

它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考口头传承。主要讲述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和生活的感悟,被誉为“草原音乐活化石”。

近年来,除了“马背民族”开始走下马背,一些著名长调演唱艺人也相继离世,其诞生的原生自然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长调濒临失传。

闹而再

“难在没有谱子,没有歌词”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蒙古族小学的退休教师,蒙古族老人闹尔再,是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民间长调的传承人。她从小就跟着母亲学唱蒙古长调,如今的她,已年过花甲。

“学起来很难,难在没有谱子,没有歌词。别人唱,我们就跟着学。我7岁开始学长调,放羊、结婚,过年、过节都跟上学。”

现在,闹而再老人可以演唱三十多首民间长调、故事及四十首祝赞词等。

独有的激动与苍凉

“徒弟越多我越高兴!”

蒙古族长调主要靠口头传承,因此很多独特的演唱方法很可能随着传承人的去世而失传。

如今,闹尔再老人正致力于蒙古族长调的整理、传唱与继承。她将会唱长调的老人组织起来,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设立教学点并招徒授课。

“要让蒙古族长调在草原代代传承。不论何时何地,只要蒙古人听到长调,都会体味到其中那份独有的激动与苍凉。”

“给学生教歌。每个月去两次,他们学得很好!徒弟越多我越高兴!”

联系我们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

如果您的身边也有濒临消失的民间艺术和其传承人,也可以把他们写下来、拍下来、录下来,发给我们。我们将通过中国乡村之声广播节目和新媒体平台与天南海北的朋友分享。

来信来稿请寄

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社教节目中心策划部

邮编:100866

电话:010 86090353

电子邮箱:xiangchou@cnr.cn

文化薪火 世代相传

记忆乡愁

作者:巴州台记者 苗美郁

编辑:严隽怡

中国乡村之声原创作品,欢迎转发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乡村之声”,并保持转载内容的单独完整呈现。

Tags:乐蒙古 责任编辑:阿婆扶我过马路
】 【打印繁体】 【投稿】 【修改内容】 【修改栏目】 【关闭】【评论】 【返回顶部
[上一篇]舌尖上的大比拼:世界各国过新年.. [下一篇]油画中的乡愁,太漂亮了!

评论
称呼:
验 证 码: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