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都市农庄的定位规划 
主题定位 都市农庄 展现区域风貌、塑造独特 都市农庄的设计,首先要以突出的主题展现规划区域风貌,使之与周边旅游风景资源有明显异质性,塑造独特。 ?主题的选择线索主要有: ?最重要、最突出的资源所体现的内涵; ?最多的、体量最大的资源景物所体现的内涵; ?由景区资源引导、延伸出的主题; ?以生态文化为线索重新塑造主题;以传统或现代文化为线索重新塑造主题。 
功能分区定位 都市农庄 主要功能包括5个方面 生产观光功能——主要是进行各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和开展各种农业观光的活动。例如展示果品、花卉、蔬菜、茶叶等的栽培技术和生产过程,同时开放让游客摘果、拔菜、赏花、采茶等。生产观光是农业旅游项目的最基本功能。 农事体验功能——依据农业生产而开发的一些简单轻松的农业劳作活动和民俗活动,为游客提供诸如水稻种植、果蔬采摘、养蜂酿蜜、田园织耕、药圃采药等体验功能,让游客体验具有趣味性的农事活动,满足人们的猎奇心。农事体验功能一般是附加在生产观光项目中所体现的功能。 娱乐休闲功能——农庄为游客提供运动健身、娱乐休憩、修身养性的场所及相关服务。例如透出乡间宁静淡泊生活的河畔下棋、潭边垂钓、竹溪品茗等活动;满足游客渔业旅游乐趣的泛舟、采莲、踏浪等活动。此外还可以提供各类健身器材、游乐设施等。所有旅游项目都具有此类功能。 度假功能——主要指的是农庄为游客提供各种餐饮和住宿服务,让游客吃在农家、住在农家。这也是都市农庄的一项基本功能。 科普教育功能——农庄向游人传递农业和当地民俗知识。游客可以了解各种作物、劳作工具及使用方法,了解到无公害蔬菜的好处、怎样辨别水果或蔬菜是否用了催熟剂、怎样清洗才能减少维生素的流失、如何搭配才有营养等生活常识。 由于项目设置不同,不同农庄中该功能所占比重各不相同。此外,有的都市农庄还具有品尝、购物、疗养或综合等功能。根据农庄的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综合考虑市场需求、人文环境等方面,对其进行主体功能定位,进而再进行功能分区定位。 
市场定位 都市农庄 以客源市场的现实和潜在需求为导向 都市农庄规划要进行准确细化的市场定位,以客源市场的现实和潜在需求为导向,去挖掘和开发旅游资源,规划和组合旅游产品,推向旅游市场进而引导市场、开拓市场。 在国内,都市农庄是以农业为载体,为旅游者提供休闲娱乐等功能,这就决定了它的客源市场是有别于乡村的大中城市,客源是对农村及农村景观不太了解的城市居民。要进一步对客源市场进行细分,如根据客源的成分可分为家庭型、情侣型、聚友型、老幼型等,农庄产品应满足他们高、中、低档游客的不同层次需求,还要加 强对理智型、习惯型、冲动型、经济型、不定型和全面型游客的差异营销。目标人群不同,设计的旅游项目也应该不同。 二、景区项目规划 景区项目定位是通过选择合理的农业产业项目来实现其功能定位。注意以下几点: 
项目的设置 都市农庄 要充分的利用资源 项目的设置首先要根据园区的资源条件和功能定位,来进行农产品和农业景观资源及文化资源等的设计项目。要突显地区特色或旅游吸引力,提供丰富多彩的乡土性旅游项目,以吸引差异化客源,确定核心竞争力。 
项目的规划 都市农庄 要找到结合点 要充分挖掘当地文化,将文化融合灌输到具体项目中去,项目的规划要与农村教育相结合,增加农庄旅游的科技含量;与厚重独特的乡土文化相结合;与差异化的地脉和人脉相结合。 
规划的设计 都市农庄 要展现多样的形式 项目的规划还要满足旅游者回归自然、逃避城市、休闲放松等的需求。除了要着重突出农业和休闲功能外,更要兼顾趣味性浓、参与性强、都市农庄规划设计初探验性足,体现“农”味和“野” 味,以多样的形式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游客的需要。同时还要根据每个时期园区的不同主题或利用各种节日、盛事来进行节庆活动的策划,展现地方民俗风采。 三、旅游设施规划 人们旅游活动的开展必然会涉及到道路、停车场、餐厅、宾馆等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指示牌、垃圾箱等环境景观的设计,这些设施规划可以参照一般风景园林的景观设 计标准,结合实际,设计要求与环境共生,体现生态和自然原理。它们的风格、尺度、轮廓、色彩等都要与农庄的草木、河湖、山体等自然环境结合得贴切、完美。 
|